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白鱘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

▲論文原文截圖

孤獨的白鱘

提到鱘,中華鱘要遠比白鱘出名。實際上,中華鱘的大家族還算熱鬧,它的親友有25種(含亞種),在我國分布的就有7種。

相比而言,白鱘家族就有些冷清。它只有一個「同根同源」的親戚,還遠在北美,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叫匙吻鱘。

匙吻鱘

它倆都屬於硬骨魚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白鱘科。

白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體長可達7米。四川漁民有句話,叫「千斤臘子萬斤象」——「臘子」指中華鱘,「象」,指的就是白鱘。

這是個大傢伙。

實話實說,白鱘其貌不揚。

它的頭、體背部和尾鰭均為青灰色,只有腹部為白色。白鱘光禿禿的,身上沒什麼覆蓋物,只在尾鰭上葉長著一種叫硬鱗的原始鱗片。

它長了一個又長又尖的吻,於是也被古人稱作「象鼻魚」;嘴在頭的腹面,口中只有一排細小的牙齒。儘管如此,白鱘依然兇猛能吃,專吞各種小魚。白鱘的鰓蓋大、嘴大,但是眼睛很小,小到有點滑稽,長在口前方近頭背處。

白鱘的尾巴也很有個性——它是歪的,尾脊骨彎向上方。

如果解剖白鱘,你還能發現,它的脊椎很原始,由圓棒狀的脊索支撐身體,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軟骨。

這些身體結構都在提醒你——它真的很古老。億萬年的光陰在白鱘身上停滯下來。

有化石研究表明,白鱘科種類最早的化石可見於晚侏羅紀。

90年代種群數量已急劇減少

中華鱘在長江產卵,之後會帶著幼魚去往外海;但白鱘不同。它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長江度過,最多到長江口游一游。

白鱘的產卵場分布於金沙江下游和重慶以上的長江幹流,成熟個體在繁殖季節前有上溯洄遊的習性。

「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以後,白鱘的數量就已經明顯減少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成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頒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白鱘的保護級別就被列為「極危」。

圖片來源:楚天都市報

作為一種長得不算出眾的巨大魚類,白鱘是「沉默」的。除了跟長江打交道的漁民,大多數公眾很難見到活體白鱘;它又沒有「中華鱘」那樣響亮的名字。看不到,不了解,對它的命運,也就更少人牽掛。

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白鱘只生活在長江。作為處在長江食物鏈頂層的旗艦物種,它的數量本就不多,更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生態環境惡化,生物資源衰退,高密度航運,水利工程,違規設置的電網和滾鉤……這一切,都讓白鱘的處境日益艱難。

2002年12月11日,有漁民在長江南京下關水域誤捕一尾體長330厘米、體重116公斤的雌性白鱘。這條白鱘傷勢嚴重,身上有數把滾鉤,下齶部還有一條長約22cm的傷口。

這是近10年來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條活體白鱘。當時國家農業部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搶救。

專家正在救治受傷白鱘

然而,2003年1月初,這條白鱘還是宣告死亡。專家們努力了一個月,沒能將其救活。

當時的媒體寫道: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地球上最後的白鱘。

網友感嘆:

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白鱘滅絕」的消息令網友痛心: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今年起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所以實現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迫在眉睫。

長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分布有水生生物4000多種,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在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涉及長江流域魚類9種,分別是一級保護動物白鱘、中華鱘、長江鱘。

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2017年和2018年,農業農村部陸續啟動《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和《長江鱘拯救行動計劃》。

據@人民日報,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這將是長江史上最大規模休養生息。

古人云: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但因過度捕撈,長江已陷「無魚」境地。

魚要放生,人要反思。竭澤而漁則無魚,尊重規律則無虞,魚的興與衰,本質是大自然為發展亮起的指示燈。

給長江十年休整期,長江能還世界一片生機。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部分綜合自澎湃新聞、中國青年報、楚天都市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21世紀過去五分之一,我很懷念它
浙江海寧一公司污水罐體坍塌,已致7死15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