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最糾結的一部佛經,直指末法佛教的兩難困境——《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最糾結的一部佛經,直指末法佛教的兩難困境——《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1

這部經字裡行間有一絲不易說清的糾結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過去大概很少有人讀,大眾閱藏網輯錄的《短篇佛經彙編》把它排在第一冊第三部。每次去啟動閱藏,我都會帶著大家讀幾部經,因此把此經讀了很多遍。讀多了,慢慢感到這部經字裡行間有一絲不易說清的糾結。

2

經文從佛滅後如何棺斂葬送講起

經文從佛滅後如何棺斂葬送講起,然後預言佛所用缽將輾轉來到極東之國,當時的國王「仁而有明」。國王崩後,繼任者淫荒,廢真從邪,人民覩缽無肅敬之禮,於是天龍迎缽還海供奉。

佛缽遺失,國王憂忿交胸,通告全國,懸賞千斤黃金找缽。全國到處找了很久也未找到。這時有個叫「師」的賤人,偽作沙門,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乘醉帶著兒子來到王宮說:「我知道缽在哪兒。」國王請入問「缽在哪裡?」他說:「先拿金子來。」國王賜他千斤黃金,他說「缽被沙門偷走了。」

於是國王下令拷問沙門,毒刑酷烈,或有致死,百姓看到都有怨言。國王未找到缽又生出民怨,於是又把「師」找來,問他:「你師事誰?」

師答:「我師事佛。」

國王問:「佛有何戒?」

答:「有二百五十戒。」

國王問:「首戒是什麼?」

答:「第一慈悲,視天下群生如己身,護眾生如護己,乃至護育草木。第二清凈無貪,不是自己的東西,細如草芥亦不取,尊榮如王位亦不篡。第三不淫,心無淫念,口無調戲之言,視一切女人如母、如姊、如妹、如女。第四慎言,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前譽後毀、證入無辜、蠱道鬼妖、厭禱呪咀。寧就吞炭,不出毒聲。第五不飲酒,飲酒令君不仁、臣不忠、親不義、子不孝、婦人奢淫。寧飲毒而死,不酒亂而生。」

國王質問:「佛讓人滅於眾惡、興於諸善;清凈為身、淡泊為志。佛戒讓人仁慈,而你讓我拷問打殺沙門;佛戒讓人清凈無貪,而你偷我黃金;佛戒不淫,而你有妻;戒當誠實,而你誣陷沙門盜缽,令我降罪於無辜;佛戒不飲酒,而你是喝醉來的。你就是這樣持戒的嗎?」

國王又問:「別的沙門有持此五戒修行較高的沒有?」

師回答:「他們比我還兇惡污穢!」

國王問主管官員:「沙門以何為業?」

官員回答:「他們到處化緣無度,種種污穢比師更甚。」

國王說:「佛有二百五十戒,仁慈過於仁儀、清凈等同太素、貞齊虛空、誠信若四時、清明超於日月。怎麼能讓這些人篡用法服,偷用應器,偽作沙門,擾亂正真呢?一條戒都不守,還說二百五十!」敕令主管官員:「佛的清凈寺廟,是賢聖所居,不是鳥獸的巢窟。驅逐出穢濁不守戒者,不能讓他們住在廟裡。」

自此以後,國中善信欲興建寺廟,但找不到住寺弘法的僧人,只能含淚而止。佛法在這個國家中日趨衰微。

3

失缽驅僧這段信息量極大

失缽驅僧這段信息量極大!

最初我讀到這裡感覺有點奇怪,國王呵斥破戒僧時正義凜然,但為什麼事情急轉直下,致使「大道陵遲,神化日衰」呢?難道驅逐破戒僧不對?問題出在哪呢?帶著這個疑問再仔細看,發現整個事件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這個國家的佛教曾經很興盛,但到這個時候已經衰落。國王不信佛,僧人不持戒,這是大背景。這種情況下要不要借外部力量整飭僧團、恢復戒律呢?《地藏十輪經》不許,《大般涅槃經》說可以,而這部《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則講了外力介入的後果。僧人戒律如此不堪,國王義正辭嚴,但執行結果卻是佛法加速衰落。為什麼會如此呢?根本原因是國王不信佛法!他並不是為了護持佛法整飭戒律,而是打著戒律的旗號驅逐僧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事情開始先是國王不信佛,百姓也不尊崇佛缽,於是龍天把缽請走。可想而知,失缽後社會上會有議論,說國王無德而失缽。所以國王找缽是為了平息議論,並不是因為尊崇佛法。「憂忿交胸」四字講出了國王的心態。在久找不見的時候出現了師,這個賤人為了騙取賞金竟然誣陷僧人偷缽。開始,國王真信了他,以為佛缽被僧人偷了,及至酷刑拷打仍找不到,國王意識到被騙了。此時已對眾多僧人動用酷刑,有人嚴刑致死,引發民怨,這可讓國王怎麼下台?

為平息民怨,國王把師找來演了一齣戲。國王先故意問他戒律。然後的一段經文借師之口,詳細解釋了比丘戒的五大要點,正好對應於五戒,但比五戒嚴。漢傳佛教主張在家人不能讀戒,而經文此處詳講五大要點,我認為就是說這五個要點可以讓居士知道並監督,因為這些本來就跟五戒差不多。居士不能讀也不能監督的是詳細的比丘戒。還有三皈依,更是對佛弟子的基本要求,居士當然知道並可以監督。另外,對漢傳佛教來說,素食和僧裝也應讓居士監督,這都是漢傳佛教對僧人的基本要求。還有獨身,已包含在五大要點裡不用單提出來了。對三皈依、比丘戒五大要點、素食僧裝這幾點,就不要再以在家人不能讀戒來拒絕監督了。

等師說完,國王臉色一變,質問他:「佛戒如此,你為什麼又讓我拷問打殺沙門,又偷我黃金,又有妻子,又誣陷沙門盜缽,又喝醉?」一番話把師嚇得魂不附體。這時候國王話鋒一轉,問到:「別的僧人有沒有持戒好的?」聽了這話,師肯定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說「他們還不如我呢!」國王要的就是這句話,馬上問有司:「僧人以何為生?」有司自然知道國王的心思,立刻補刀:「他們化緣無度,比師更污穢。」

出現師這樣的破戒僧,肯定是戒律廢弛。但說僧人都比師更污穢,則不可能。因為上一代國王佛教還很興盛,才過不久,怎麼會一個好僧人都沒了?更大可能是像經中說的,這個師就是個「賤人」,是最爛的一個,別的僧人至少不敢跑到國王那裡騙錢吧。說別的僧人比師更污穢,純屬誣陷。但師和有司一唱一和,把誣陷坐實了。於是國王下令把僧人驅逐出寺。國王口上說的是驅逐不守戒的僧人,但在「別的僧人比師更污穢」的前提下,就是驅逐所有僧人。被驅逐出寺後,僧人只能還俗或離開此國。就算不拆毀寺院,但沒有僧人的寺院,破敗也只是時間問題了。所以驅逐所有僧人就等於滅佛。

這就是國王化解危機的辦法。開始只是失缽,找缽過程中酷刑拷問僧人造成民怨,此時國王更不能認錯!只能變本加厲,乾脆徹底驅逐僧人,看還有誰抱怨?驅逐僧團要有理由,師正好是現成的理由,再加上有司附和,國王義正辭嚴的宣判,誰還能反對?

所以,這個故事根本不是國王出手整飭戒律,而是國王打著戒律的旗號驅僧。如果真為護持佛法整飭戒律,他應該只驅逐破戒僧,不應驅逐所有僧人。有僧人破戒是事實,但把有人破戒擴大成所有僧人都破戒,則純屬誣陷。這是一種不易發現的邏輯錯誤,常常被詭辯者利用。國王正是用了這種詭辯伎倆達到驅逐僧人、壓制民怨的目的。

4

國王悍然驅僧是佛法衰落的最後結果

國王悍然驅僧是佛法衰落的最後結果,那佛法又是怎麼衰落呢?為什麼老國王信佛,新國王不信了呢?從師的身上也能看出端倪,就是從僧人不守戒律開始的。

在家人不了解比丘戒,但娶妻、生子、喝酒這些明擺著的破戒大家還是知道的。師帶著兒子跑到王宮門前,說明對這些已經不避諱人了,可見破戒情況已何等嚴重。這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長期衰敗的結果。師只是最後的引爆者。他幹得太過分,不僅騙國王的錢,還令國王陷於民怨,逼得國王悍然驅僧。

經文記事簡單明了,又處處顯得吞吞吐吐;既能看出對破戒僧的批判,比如稱師為賤人,又飽含對驅逐破戒僧導致佛法衰敗的痛惜;既有國王被騙怒而驅僧的表象,又透過行為透露出的令人驚心的權謀。所以說這是「最糾結的一部經」。

05

唯有靠僧團自身努力

《地藏十輪經》不聽許國王、大臣、宰官呵罵、拷打、囚禁、傷害、殺害僧人,又不聽許白衣舉僧過,正是為了避免借故誣陷迫害僧人的現象出現。外人的監督可以起到凈化作用,但也會有很多人以此名義誣陷迫害僧人。兩害相權,還是禁止白衣舉僧過好一些。禁止白衣讀出家戒也是這個意思。

有人會說,南傳佛教在家人可以學戒,也沒出現以此迫害僧人的現象?

答:南傳國家人民普遍信佛,人們學戒是為了護持僧寶。而在大部分人不信佛的地方,肯定會有很多人為挑出家人的錯處而學戒,結果將完全不同。

為什麼《大般涅槃經》又說國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苦治破戒僧呢?

答:經文講的很清楚,應當像父親教導孩子一樣,也就是出於愛護的目的而苦治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是佛弟子,他們當然是為護持佛法,所以無過。同樣,這裡的國王、大臣、宰相也應該是信奉佛法的,也是出於護持佛法的目的,也無過。

兩經說法看似矛盾,是因為此事根本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怎麼規定都有弊端,只能給出大原則,讓人具體判斷。基本原則在於,兩經出發點都是護持佛法,在這個前提下,兩種做法都有道理,也都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口頭上拿佛經說事,內心雜有其它動機,則哪種做法都可能對佛教造成破壞。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按《地藏十輪經》說的,白衣不參與監督戒律,僧團自己保持清凈。而一旦自清機制失靈,事情就會陷入兩難困境。不許白衣監督吧,則破戒現象越來越嚴重,最終佛教難免消亡。允許外力介入吧,則難免有動機不純的人借故誣陷迫害,加速佛教消亡。怎麼避免陷入兩難呢?唯有靠僧團自身努力。

如果僧團無力自清,兩難困境已成,則不管怎麼做都難保萬全。此時,最好按《大般涅槃經》說的,允許外力幫助整飭。僧團主動請國王大臣居士監督反而是好事,如果一直推託延誤,最後難免出現師那樣的人來引爆矛盾,外力強行介入,後果不可收拾。外力介入的風險和弊端當然也很大,可有什麼辦法呢?事已至此,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已。病到一定程度,開刀比繼續拖著好。當保守治療已證明無效時,不如找個好大夫早點開刀。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大眾閱藏|,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三千諸佛雲中現——大足石刻的佛像
敦煌遺珍-大英博物館藏敦煌繪畫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