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聽,雪落落落落落落落……下的聲音

聽,雪落落落落落落落……下的聲音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身在北京的人們,一早醒來,簡直被外面的冰雪世界驚呆了,走在路上,彷彿置身於畫中一般。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事實上,不止是北京。據中央氣象台消息,自1月4日,今年首輪大範圍雨雪天氣已在多地拉開帷幕,截至6日早晨,內蒙古河套地區、陝西北部、山西、河北西北部和南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5~15毫米,山西東南部和河南北部等局地20~36毫米。

其中昨日(5日),雨雪主要集中在內蒙古中部、陝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北部和西南部、北京、天津等地,上述部分地區出現大雪,局地暴雪;陝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中北部、河北東南部等地降雪、雨或雨夾雪2~10毫米,河北東南部局地16毫米;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共有46個縣市突破當地1月份日降水量歷史極值。

今晨,青海東部、甘肅東南部、內蒙古中東部、陝西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西北部等地積雪深度有2~8厘米,內蒙古中部、山西中部和東南部、河北西北部和南部等部分地區達10~19厘米。

成因:降雪多與氣溫偏高有關

「不是說暖冬嗎,怎麼今年北京雨雪這麼多,這正常嗎?」記者身邊的朋友感慨。確實,自2019年11月29日初雪算起,這已經是北京今冬的第四場雪。

對此,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雨雪多和暖冬並不矛盾。某種程度上講,今年降雪多跟氣溫偏高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講,降雪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冷空氣,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二是充足的水汽,如該冷空氣相當強烈,並帶著濕氣,1℃至10℃的氣溫同樣可以降雪。「氣溫偏高,空氣中容納的水汽越多,水汽充沛,再遇到較強的冷空氣,就形成了降雪。因此,氣溫偏高恰恰是冷血雨雪過程偏多的原因之一。」馬學款說。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注意到,看天氣預報說北京此次是小雪,但事實卻給人們一個大大的驚喜,達到中到大雪級別。那麼,降雪級別是怎麼劃分的,預報究竟難在哪兒呢?

據北京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降雪等級標準通常是指在規定時間段內持續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為等級劃分的標準。該標準一般採用持續時間12小時和24小時兩種標準。以24小時降水量為劃分標準,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為小雪,1.3~3.7毫米為小到中雪,2.5~4.9毫米為中雪,3.8~7.4毫米為中到大雪,達到5.0~9.9毫米為大雪,7.5~14.9毫米為大到暴雪,降水量達到或超過10毫米為暴雪。

以12小時降水量為劃分標準,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為小雪,0.5~1.9毫米為小到中雪,1.0~2.9毫米為中雪,2.0~4.4毫米為中到大雪,達到3.0~5.9毫米為大雪,4.5~7.4毫米為大到暴雪,降水量達到或超過10毫米為暴雪。

「以北京此次降雪為例,一開始降雪量之所以預報的小,主要是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存在偏差。」雷蕾說,氣象預報員預報天氣時一般會採用多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將水汽、溫度、動力等要素輸入,像解數學方程一樣得出數值,再根據人工經驗對其訂正,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

雷蕾表示,此次北京的降雪過程,一周前她們就在追蹤和研判。「但現在分析,數值模式對暖濕氣流中層動力條件,預報偏弱一些,如偏南風風速,實況就比模式預報偏大了4米/秒,再就是模式對降溫的幅度,預計的也比實況偏弱一些。綜合以上因素,導致降雪量比之前預報的更大一些。」雷蕾說。

2020最強降雪尚未結束 多地將迎暴雪

「這輪大範圍雨雪過程還將持續。」馬學款說,預計6日至7日,西南地區東部、西北地區中東部、華北、東北地區、黃淮、江漢、江淮等地仍有大範圍雨雪天氣,華北南部、黃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中央氣象台6日上午升級發布暴雪黃色預警;西南地區東北部、江漢、黃淮南部、江淮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7日夜間,此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未來兩天具體預報如下:6日,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黑龍江西南部、內蒙古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雪,局地暴雪(10~18毫米);山東南部、江蘇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湖北中部、湖南中北部、重慶大部、貴州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大雨。

7日,河北南部、山東中北部和西南部、河南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或雨夾雪(10~16毫米);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等地有中雨。

專家提醒,此次雨雪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累計降水量大,上述地區的公眾需注意防範雨雪導致的道路濕滑、結冰以及低能見度天氣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岳靚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手機里的錢不翼而飛了?原來是它搞的怪!
科技特派員潘洪強:三十載耕耘,他從水塘「撈」出惠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