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教派,最早能夠追溯到秦漢時期,在古代的多個朝代都經歷過輝煌。或許大多數人對於道士的印象還停留在影視劇中,穿著寬大道袍的白眉老人,揮舞著拂塵和桃木寶劍,踏著特定的步伐口中念念有詞。其實道士的步法很有一番講究,這種步法叫鶴步子,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根據天上北斗七星的形狀推演出來。

茅山道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茅山坐落在江蘇句容原名為曲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四大法壇上清壇的所在地,之所以這裡為何改名為茅山也是有一個小故事的。相傳在秦漢時期道教徒逐漸增加,很多人便來此處山中修行,企望能勘破天機獲得長生,後來西漢時期山中來了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這三人道法高超且心腸濟世,功德圓滿之後便飛升而去,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將此處更名為茅山。

到了晉朝茅姓三兄弟受到了天師道的傳授,做出了《上清大洞真經》,於是便在茅山上創立了道教的一個新興派別名為上清派,從此以後修行上清派的道教弟子大多被稱為茅山道士,這也就是茅山道士的由來,道觀中的道士時常會下山給當地百姓做法事或者驅邪等,這就是為何我們一想到茅山道士總是聯想到他們揮舞著桃木劍,捉妖降魔的場景。

上清派的創建最初是為了讓弟子們在身體中儲存天地靈氣,以求能夠得到長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茅山門徒的數量也逐漸增加,很多有了一定修行本領的弟子都選擇下山自立門戶,於是也就有了很多旁支別派。

各種新建立的門派雖然注重點都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上清派主脈為主,因為各個小派別的掌教思想傾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各派的發展方向也千奇百怪,有的循規蹈矩繼承上清思想,有的融合了民間法術甚至有的還和佛教直接交融了,後來上清派逐漸式微,道教為正一和全真兩派為主,上清派走向下坡路時被正一派所兼并,成為正一的旁支。

關於道士這個職業,雖然他們時常是打著降妖伏魔的名號為別人排憂解難,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生計和獲取一定的名望,但是茅山道士在各個不同的時期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在抗戰時期,許多道士便下山參與抗戰,很多便再也沒回來,甚至有很多利用教徒的身份傳遞情報,為抗戰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茅山道術歷史悠久,茅山道士的本職也不僅僅是施法降妖除魔,他們一般在太平年代隱居深山修鍊自我,但是一遇到戰亂時期便下山,扛起救國存亡的大旗,茅山並不單單是一個信仰教徒,他們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的英雄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三次科舉名榜,精英名人輩出,連蘇軾兄弟都考不進前三
此人創造76戰64勝12平的戰績,卻因他鋒芒太露,最後被人車裂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