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秘三星「人造人」計劃,科幻小說要成現實了?

揭秘三星「人造人」計劃,科幻小說要成現實了?

從三星近日宣布的Neon項目看,它似乎希望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將Neon背後的技術實現商業化。如果三星的這項「造人」計劃能在未來實現商業化,社會分工又將產生哪些新的改變?

來源:智東西(ID:zhidxcom)

編輯:韋世瑋

本文首發騰訊科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智東西1月8日消息,據VentureBeat報道,近日,三星宣布其子公司STAR Labs正在開發的一個名為Neon的「人工智人(Artificial Human)」項目,它通過計算創建出虛擬形象——也就是數字人類,它從視覺上看和真實人類毫無差異。

雖然它是一個AI助手,卻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機器人助手毫不相同。簡單地說,虛擬形象的外觀和行為與真實的人類高度相似,具有學習表情、技能、反應以及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

「我們一直夢想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這樣的虛擬人物。」三星電子前高級副總裁、人機交互研究員Pranav Mistry在推文中談到,Neon的虛擬形象將與人們的世界融為一體,成為通往更美好未來的新紐帶。

Neon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測試版。屆時,企業能夠授權或訂閱Neon的服務。三星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讓科幻小說成為現實,為用戶們帶來沉浸式的服務。

▲一些由Neon生成的虛擬形象

具備個性和共情能力的虛擬形象

雖然,Neon不僅擁有真實人類的外觀特徵,聲音也與人類極其相似,但Neon並不能完完全全地複製現有的人類。實際上,Neon生成的每一個虛擬形象都是獨特的,具有自己的個性。

從技術層面看,三星通過捕捉和記錄一些人類的樣貌、表情、聲音和動作等數據,將其導入到Neon中生成虛擬形象的視頻。

生成虛擬形象後,這些形象通過機器學習積累的數據和能力逐漸進化,變得越來越像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同時,虛擬形象還將具有共情能力,能夠真正理解人類的想法。

然而,Neon並不具備類似普通AI助手的能力。

STAR Labs在FAQ(常見問題解答)中指出,Neon的虛擬形象並不是「百科全書」,也不是可以「詢問天氣更新」,或是「播放用戶喜歡的音樂」的網路介面。

相反,它們可以與人交談,去完成用戶下達的目標任務,或是協助一些需要「人性化」的複雜事件。

三星這麼設計的目的在於,讓虛擬形象能更好地適應人類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工作,如財務專家、電影明星、新聞播報員、健身教練、酒店服務員等,甚至是男/女朋友,成為人類的「夥伴」。

Neon背後的核心技術

實際上,Neon生成虛擬形象主要依靠兩項核心技術。

一是Core R3軟體引擎,能夠對電影、AR(增強現實)體驗、網路和移動應用中的逼真頭像進行動畫處理。這項技術賦予了虛擬形象真實、實時和反應的能力,驅動它們迅速地通過逼真行為做出反應。

Pranav Mistry談到,現階段Core R3軟體引擎能夠自主創建與原始捕獲數據完全不同的新表情、動作和對話,甚至可以使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如漢語、英語、日語和西班牙語等,且時延不到幾毫秒。

值得注意的是,STAR Labs在FAQ中還提到,Core R3軟體引擎通過計算創建的逼真現實,是正常感知無法區分的。

除了Core R3之外,Neon的第二項核心技術為Spectra,這一組件將負責Neon虛擬形象的智能、學習、情感和記憶。

據悉,該組件尚在開發中,三星表示它也許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首次亮相。

Neon的隱私與安全問題

與人類極其相似,且有可能在未來廣泛用於人們生活場景中的Neon,其涉及到的隱私和安全問題也難免令人擔憂。

對此,三星強調,研發人員在研發Neon時也進行了人們隱私和信任方面的道德考量。Neon的虛擬形象經過了嚴格的隱私保護,使用「最新安全協議」來保護數據。例如,它未經允許不可共享私人數據。

與此同時,雖然Neon生成的虛擬形象是基於真實人類的外表,但是它背後的技術與Deepfake或其他的換臉技術有著根本上的差別。

因此,人們也無需擔心它對人們的隱私安全產生威脅,或是被惡意利用生成某些人的AI換臉視頻。

三星也談到,Neon的核心技術之一——Core R3軟體引擎並不會操控單個場景、視頻或者序列。與之相反,它能夠實時創建Neon的獨特交互和行為,創造新的現實。

AI虛擬形象的行業現狀

實際上,像Neon一樣,通過AI生成的高逼真虛擬形象並不是新穎的技術。

早在2018年11月,中國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新華社與搜狗聯合發布了首個全模擬智能AI主持人,它通過語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和深度學習等技術,能夠全天候播報頭條新聞,且視頻中的音頻、表情和唇動都可保持自然一致,與真人主播無異。

▲新華社AI主播「邱浩」

美國AI創企Vue.ai通過利用AI分析服裝特徵,並學習生成逼真的姿勢、膚色和其他特徵,進而生成時尚模特的虛擬形象。

此外,還有人曾利用AI和機器學習製作政治候選人的視頻,例如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英國遊戲開發商Lionhead Studios曾經建立一個名為Milo的項目,主要開發「情感AI」體驗。

Milo的特點是具有AI結構,能夠對語音、手勢和一些預定義的動作做出反應。同時,它還擁有一個程序生成系統,可以不斷更新內置詞典,詞典能夠匹配語音對話中相應的單詞。

然而,Milo卻從未面世。

結語:行業逐漸掀起AI虛擬形象研發熱潮

近年來,利用AI技術來創造各種逼真的虛擬形象,逐漸成為各家科技公司的一個研發方向。同時,也有像新華社一樣嘗試利用這項技術真正服務到人們的生活中。

從三星近日宣布的Neon項目看,它似乎希望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將Neon背後的技術實現商業化。

那時,這項技術是否會像手機一樣成為人們生活中難以分割的一部分?還是會廣泛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行各業成為人類的「同事」?它是否又會引出一場關於AI道德的輿論風暴?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文章參考:VentureBea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2020年,互聯網泡沫再度來襲?
通過刷屏的B站,讀懂「這屆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