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不適已經有5年,中醫正確辨證治療消化不良,諸症悉除

胃不適已經有5年,中醫正確辨證治療消化不良,諸症悉除

羅某,女,31歲,會計。

患者反覆發作胃脘部痞滿不適近5年,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曾到數家醫院診治,經查B超、胃鏡、肝功能等,胃、肝、膽、胰及腸道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診斷為消化不良。

2個月來胃脘部痞滿不適持續而不休,精神抑鬱,甚以為苦,並伴有五心煩熱,消瘦乏力,納差噯氣,大便乾結。查舌質紅少津,苔薄少,脈細數。迭進疏肝健脾和胃之劑,始終未能奏效。

考慮患者久病,又屢進香燥疏利之劑,是陰越傷而液越亡。觀患者體瘦,舌紅少津、苔薄少而脈細數。

且有五心煩熱、大便乾結,俱屬陰虛之象,不養陰則難復胃降之和,非柔肝則不能涵其橫逆之氣,是當益胃柔肝,稍佐理氣暢中。

方以沙參麥冬湯出入。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9劑後胃脘部痞滿不適明顯減輕,五心煩熱消失,大便轉為順暢,飲食有增,守方加減再服14劑,諸症悉除。

醫案出處:《35種內科病中醫辨治方法與誤治分析》

此為前醫辨病辨證失當,泥於常法,略於辨證,肝胃陰虛誤診為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是消化不良之常見證型之一,疏肝健脾和胃是治療消化不良之常法,然本案實屬肝胃陰虛,前醫囿於常法,投疏肝健脾和胃而致誤診誤治。

疏利之品其性多香燥辛散,用於肝氣犯胃、肝胃不和當是中的,若對肝胃陰虛者用之,勢必傷其陰津。

從其症見體瘦脈細、舌質紅少津以及五心煩熱、大便乾結等,陰虛之證可辨,若臨證時能四診合參,詳辨其證,誤診誤治自可避免。

(部分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微信:tong78578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脾 的精彩文章:

胃不好不用怕,冬天堅持喝這湯,健脾養胃,腸胃越來越好了
山藥這樣做外皮酥脆,香甜軟糯,健脾養胃,比油條簡單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