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油氣上游終於打破壟斷,油價會降?別天真了

油氣上游終於打破壟斷,油價會降?別天真了

本文來自公眾號:非凡油條

作者:老油條

長期以來,油氣上遊資源被「三桶半油」(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和陝西延長石油)壟斷。

1月9日自然資源部出了一個大新聞:全面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市場,允許外資、民間資本進入油氣產業的上游,帶著石油類的股票也大跌了一波。

還有不少人很興奮地在說油價要便宜了,利好運輸業和汽車,連帶著生活成本也要降。

再配合年初的降准,對實體企業可能要構成雙重利好,穩增長的目標就要實現了!

有點天真。

先了解一下石油行業的結構:上游勘探開採-中游儲存運輸-下游煉化銷售。

很多人都以為三桶油和它們的地方分公司、子公司、合資公司完全控制著中國油氣。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下游煉化銷售的部分很早就開放了,在各地都很多具有相當實力的民企參與。

按數量來說,山東省石化民企的數量是最多的。這也不奇怪,當年國企改制的時候山東的儲量有很多國企自己消化不完,就給了這些民企。但是按效益和規模來說,江浙的也並不輸給山東,後期複雜的產業化和多元化能力是江浙後來居上的原因,也算是傳統藝能了。廣東也不差,就是比較特殊。

另外從原則上說,17年開始上游產業也已經開放了。但是過去對資質的審查非常嚴格,事實上還是只有三桶油 陝西延長石油四家有資質,全部都是國企,可以說是石油行業的「四大」。

但是都說了要深化改革,玩家還是只有「四大」是不行的。所以後續的配套政策很多,這一次自然資源部開放開採的風,其實去年年中的時候就已經放出來了。7月發改委和商務部更新了《外資准入管理清單》,把石油天然氣勘探給拿掉了,意思就是允許外資進入這個行業。

目的只有一個,引入競爭壓成本。

前天我們寫了一篇特斯拉,評論區很多朋友在吐槽電動車在高寒地區和充電樁不足的小城市就是廢鐵,該加油還得加油。然而現在舉凡有車的都在抱怨汽油貴,能降價當然是好事。而且運輸業和汽車業只是石油相關的一小部分,原油價格還會影響到化工原料、高分子材料(塑料)、瀝青等等產品的價格,降價對製造業、基建都有幫助。

但從政策下來到產生影響還有很長的等待期,引入競爭的效果其實也沒有看上去那麼清楚直白。

上游勘探長期被「四大」把持不是沒有原因的。

石油勘探開採是一件具有很高負外部性的事。這是一個環境學術語,你可以理解為高污染風險、高安全風險。國企的弱點是效率低,人事成本冗餘,但它也有一個天大的優點——對負外部性極為警惕。真出了什麼傷亡事故、大規模環境損害,在現在全民記者的傳媒環境下,國企領導搞不好就進去了。所以國企的安全生產、環保生產,不說執行得不折不扣,也算是差強人意。

換了狼性民企,或者隨時可以逃國外的外資,你猜那個吃相會有多難看?

而且石油勘探並不是能快速產生利潤的投資。

我看到一個數字,一個礦藏的開採周期是20年,其中10年要用來回本,這還是在能準確定位的情況下。採石油不是造房子,房子造歪了找有工匠精神的老師傅抹抹柱子還能賣,石油井打歪了就徹底歇了。

上游開採的利潤還要看國際原油價格的臉色,伊朗和美國掐起來了就有賺,像兩邊罰酒三杯這種情況,可能還要虧本。所以心疼一下三桶油,看著盤子那麼大,其實遠沒有房地產商活得滋潤。

說到頭來民間資本進軍,誰能頂著十年不盈利的壓力干?搞到後來就能省則省了,安全措施和環保措施一般都是第一個被省掉的。想想山西內蒙的煤老闆出了多少事你就懂了。順便推薦一部有趣的電影《爆裂無聲》,我打賭這不是煤老闆投資的,因為把煤老闆黑太慘了。

因此即使下了通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有了煤老闆的前車之鑒,國家肯定也會加強預審措施,真正有第一個成功案例恐怕還要等上一年半載。而它們也未必真的能在做足措施的情況下把成本快速壓下來。

再說就算源頭壓下來了,我們的石油定價體系有地板價(低於40美元/桶後不變)和高稅費(近40%),便宜又能便宜到哪去?

所以說電動車在中國城市,恐怕還是有點潛力的。

/ / / 熱 文 推 薦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戈恩逃亡被做成遊戲!這遊戲設定的腦洞可以
董揚:建議新能源補貼延續2019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