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的遊說真的改變了魯、齊、吳、晉、越的歷史走向嗎?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不可信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講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嚮往的莫過於「不受命而貨殖焉,億(臆)則屢中」的子貢。作為孔子弟子、一介儒生,子貢還是個算無遺策的商人,以致成為後世儒商的始祖;不僅如此,他還曾擔任過魯、衛兩國的相國。但子貢的傳記甚至整個《仲尼弟子列傳》中,對於他經商和做官的事迹都忽略不提,而重點記錄的是他遊說五國之事。這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齊國大夫田常想在國內獨攬大權,但又懼怕高、國、鮑、晏等家族的勢力,所以想將他們的族兵調走攻打魯國。魯國是孔子的故鄉、父母所葬地,所以孔子就與弟子商量,如何去挽救祖國。子路、子張、子石先後自薦救魯,但均被孔子拒絕;之後子貢請行,孔子才許可。
子貢到了齊國,遊說田常放棄攻打魯國,而應該攻打吳國,為什麼呢?因為魯國難攻,吳國易打。田常非常惱怒,明明吳國比魯國強大,您說這話是何居心呢?子貢對答說,您的憂患在國內,所以要通過進攻強敵來削弱齊國內部的力量,到時候您不就能順利控制齊國了嗎?田常覺得好像是這麼回事,但大軍已經出發了,如果去攻打吳國,不是會讓人懷疑居心?子貢說,您先按兵不動,我去找吳王來援魯攻齊,到時候您迎擊他就行了。田常同意了。
子貢接著到了吳國,開始遊說吳王夫差,說您要施行王道的話,就不能讓其他諸侯滅絕;要施行霸道的話,就不能讓其他強敵出現。現在齊國想吞併魯國,來與吳國爭個高下,您何不去援魯攻齊,這樣既保存危機中的魯國,又阻止擴張中的齊國,不是名利雙收嗎?這話說中了夫差的心坎,不過夫差卻擔心越王勾踐伺機報仇,所以提出先攻打勾踐再說。子貢說,您不要急,不如讓我去讓說服勾踐,讓他派兵支援您,這樣不就威脅不到您了嗎?夫差同意了。
接著子貢到了越國,說大王您危險了,吳王已經窺探到您意圖。勾踐嚇得叩拜在地,連忙問如何是好?子貢說,您必須出兵輔佐吳王,用錢財和言語取悅他,這樣他才會放心去攻打齊國。如果他打輸了,那就是您的福氣;如果他打贏了,就會威脅晉國。到時候他精銳喪失在齊國,重兵又被晉國牽制,大王您不就可以趁虛而入了嗎?勾踐轉憂為喜,贈送給子貢黃金百鎰和寶劍一把、良矛二支,但子貢沒有接受,而是回到了吳國。
子貢又回報吳王夫差,說越王勾踐誠惶誠恐,可不敢有其他打算。過了五天,越國大夫文種也到了,說勾踐請求親自率領三千越軍支援吳國,並以十二件鎧甲和一批斧頭、屈盧矛、步光劍等饋贈吳國。夫差非常高興,認為子貢說得沒錯,接著問子貢是否要接受?這時子貢就說,您要調動人家的所有兵馬,又讓人家國君隨從出征,這是不道義的;您可以接受禮物,也可以接受軍隊,但越王本人還是辭謝了吧。夫差對子貢言聽計從,調動九郡兵力攻齊。
子貢最後一站到達晉國。他對晉定公說,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如果吳國輸了,越國就會偷襲;如果吳國贏了,就會威脅晉國。晉定公嚇了一跳,那寡人該怎麼辦呢?子貢說,您只要整治好兵器,休養好士卒,等著吳軍到來就行了。晉定公也答應了。之後,吳王夫差在艾陵大敗齊軍,消滅了齊人七個軍的兵力,然後果然西進逼近晉國。兩國在黃池相遇,以逸待勞的晉軍成功戰敗跋山涉水的吳軍。
此時越王勾踐聽說吳軍慘敗,馬上渡過錢塘江偷襲吳國,直打到吳國都城姑蘇七里外。夫差聽說國家被襲,只能火速返回,到達五湖與越軍作戰,之後屢戰屢敗,退至王宮。於是夫差與相國都被越軍殺死。三年之後,越王勾踐稱霸東方。《仲尼弟子列傳》對此評論道:「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這個故事可以說非常精彩了,原來大名鼎鼎的勾踐滅吳,居然來自齊國攻魯的蝴蝶效應。經手辦成這件事的,正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而孔子本人,也成了整個事件的真正操盤手。
這個故事最早記錄於《仲尼弟子列傳》,之後《越絕書》《吳越春秋》都有記載,內容也更加豐富。《隋書·經籍志》說「《越絕記》十六卷,子貢撰」,甚至認為《越絕書(記)》還是子貢的作品。當然唐人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否認了這一點,說「按《越絕書》雲是子貢所著,恐非也。其書多記吳越亡后土地,或後人所錄」。其實《越絕書》和《吳越春秋》都是東漢越人根據歷史文獻結合民間傳說撰寫的兩部吳越野史小說,不少內容真實性存在疑問。
總體來說,《仲尼弟子列傳》同時期及更早的作品,都沒有提到子貢遊說五國一事。反而在《韓非子·五蠹》一文中,提到齊國將要攻打魯國,魯國派遣子貢去遊說。齊人說,您說得很有道理,然而我們要的是土地,不是要聽您的道理。於是齊軍仍然攻打魯國,直到都城十里外劃定兩國邊界。所以《韓非子》稱「子貢辯智而魯削」,因為機智善辯根本不是保全國家的方法,只有提高自己的實力才是小國抵抗大國之道。
可見,《韓非子》對子貢是排斥的,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恰恰相反。那麼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子貢?其實從《韓非子》的說法,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則寓言,目的是為了引出中心思想:子貢這種「言談者」就是對國家沒幫助的「五蠹」之一。而《仲尼弟子列傳》中的子貢,則明顯有著戰國縱橫家的影子。只不過《史記》是史書,而非《戰國策》一類子書,所以讀者容易上當,其實《史記》對《戰國策》摘抄非常多,那麼或許兩個說法都不真實。
真正的幕後操盤手——田乞
當然,筆者的結論並非是臆測,古人其實就早有質疑。
《史記會注考證》引蘇轍曰:「齊之伐魯,本於悼公之怒季姬,而非陳恆;吳之伐齊,本怒悼公之反覆,而非子貢。吳齊之戰,陳乞猶在,而恆未任事。所記皆非,蓋戰國說客設為子貢之辭,以自托於孔氏,而太史公信之耳。」蘇轍在此指出兩個疑點:第一,齊攻魯是因為齊悼公惱怒季姬,吳攻齊則是夫差惱怒齊悼公反覆無常。第二,艾陵之戰時,齊國田氏宗主是陳乞,根本就不是陳恆。「田」「陳」通假,「恆」避諱為「常」,故陳恆在《史記》叫田常。
為什麼蘇轍會有這樣的認識?這來源於記錄春秋歷史最翔實可靠的一部史書——《左傳》,古今學者往往通過《左傳》校正《史記》中春秋史的疏漏。通過讀《左傳》,可以發現這件事隱約有個幕後黑手,但此人既不是子貢也不是孔子,而是當時齊國田氏宗主田乞。田乞雖然沒有「五國各有變」這麼神奇,但對於日後的「田氏代齊」卻走出了最關鍵的一步。整個故事讀起來非常暢快,並不比《仲尼弟子列傳》的故事遜色。
魯迅先生有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孺子牛」的典故就出自春秋後期齊國國君齊景公。齊景公沒有嫡子,非常寵愛孺子(小兒子)荼,曾為他扮演牛而折斷過牙齒。齊景公去世前,託付上卿國夏、高張立孺子荼為國君,而把其他公子外放在國都以外的萊地,以免對孺子荼造成威脅。公子們也不那麼老實,紛紛作鳥獸散尋找外援。其中公子陽生就逃跑到魯國,還娶了魯國執政季康子的妹妹季姬。
廢長立幼一直都是容易引起國家內亂的行為。齊景公在位五十八年,諸公子都樹立了自己親近的勢力,田氏宗主田乞親近的就是公子陽生。這時他一方面假意奉承國夏、高張,並稱諸大夫對國、高不滿;另一方面又去諸大夫面前挑唆,說國、高想剷除大家。頗有實力的鮑牧(鮑叔牙後人)等大夫被他說服,於是他們一起搶先攻打國、高。國夏、高張猝不及防,戰敗後與死黨晏圉(晏嬰後人)、弦施逃亡魯國。田乞趁機把公子陽生迎接回了齊國。
於是田乞邀請眾大夫去公宮盟誓,一起擁立公子陽生為國君。鮑牧當時喝得酩酊大醉,被車夫鮑點拉了過去。鮑點問:這事是誰計劃的?田乞面不改色心不跳,一口咬定是鮑牧的主意。鮑牧醉意熏熏,但也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問田乞說,您難道忘記了先君的遺命?旁邊公子陽生嚇得雙腿發抖,說:哪敢不唯您是從?惟願不發生動亂!此時鮑牧酒精上腦,也沒力氣再爭辯,說:誰不是先君的兒子呢?算是接受了陽生。陽生即位就是齊悼公,馬上殺死孺子荼。
齊悼公上台後張羅著接回魯國妻子。不過這時候發生點意外,原來季姬寂寞難耐,和族叔季魴侯一來二去勾搭上了。季康子怕齊悼公問罪,不敢把妹妹送到齊國。這下齊悼公火了,於是派鮑牧出兵,並通知吳王夫差,不拿下魯國不罷休。鮑牧很快攻下魯國謹、闡二城。季康子沒辦法,只能交出妹妹,齊悼公也就是命令鮑牧收兵。
鮑牧戰勝了魯國,又有點小心思了。明明自己才是實力最強的大夫,為啥要被田乞搶了頭功呢?於是也煽動流亡的群公子來與悼公爭位。這事很快傳到齊悼公耳里,他告訴鮑牧,有人舉報您,請您帶三分之一的財產,去潞地接受調查。如果有此事呢,您帶一半財產出國;如果沒有,您放心回國好了。鮑牧一聽不妙,但思量著還有退路,撕破臉也沒有必勝把握,就乖乖上路了。
但他走到半路時,齊悼公又下了一道命令,只允許他帶兩車錢財走。這時鮑牧已經無力反抗、後悔不能,只能老老實實走到潞地。當他到達潞地,果然不出意料,被抓起來處死了。這件事雖然一直沒有提到田乞參與,但幕後黑手是誰再明白不過。因為齊悼公最信任的依靠的就是田乞,所以明顯就是田乞利用齊悼公,來剷除最大的政敵鮑牧。齊悼公本人資質平平,估計想不出這麼高明的調虎離山之計。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齊國本就比魯國強不少,齊悼公只是為了搶回妻子,居然把吳王夫差請過來了。吳王夫差是什麼人物呢?夫差父親闔閭於公元前506年攻入楚國郢都,夫差於公元前494年攻入越國會稽,可謂是打遍江南無敵手。當時正準備向北方發兵,與老牌霸主齊、晉一爭高下。所以當齊國使者公孟綽向夫差辭謝時,夫差一口回絕了。夫差說:去年寡人聽到貴君命令,今年卻又改變了。寡人也不知道該聽哪個,要不還是寡人親自去問問吧!
公元前485年,夫差聯合魯、邾、郯三國,一起攻打齊國,聯軍駐紮在鄎地。這個時候,夫差卻聽到一個消息:齊悼公被殺了!
齊悼公被誰殺的?《左傳》只說「齊人弒悼公」,《史記?齊太公世家》《衛康叔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則說鮑牧(或稱鮑子、鮑氏)弒悼公,《晏子春秋》又說田氏殺悼公。看上去,鮑氏與田氏殺悼公都不可靠。鮑牧此時已經被殺,當然也有人解釋是鮑氏族人;但田乞自己就是齊悼公的心腹,為何要反過來殺死悼公呢?我們看看齊悼公之後齊國的政治格局就知道了。
齊悼公去世,子齊簡公即位,此時擔任執政的是國書、高無丕。國氏、高氏是齊國世代上卿,雖然之前國夏、高張被驅逐出境,但國氏、高氏家族勢力還在。齊悼公引來吳王夫差,讓國內一片驚恐,於是國氏、高氏趁機反撲,殺死齊悼公,希望夫差能退兵。耐人尋味的是,田乞作為齊悼公的鐵杆,居然也能安然無事,很可能反水投靠了國、高,所以悼公這麼容易被弒殺,而鮑氏族人可能也參與了政變。所以《左傳》籠統稱為「齊人弒悼公」。
當然,夫差和齊悼公根本無冤無仇,也就是想找個理由搞事而已。所以悼公被殺後,夫差不但不退兵,反而大哭三天三夜,聲稱要為齊悼公報仇。夫差先出動一支軍隊走海路襲擊,但上岸之後馬上被齊軍打敗。次年,夫差重整旗鼓,聯合魯國一起進攻齊國,接連攻下嬴、博二地,最後與齊軍主力在艾陵相遇。結果吳軍在艾陵之戰基本全殲齊軍,主帥國書陣亡,副帥高無丕逃回齊國。夫差打服了齊國,又為悼公報了仇,滿意地鳴金收兵。
公元前484年發生的艾陵之戰,對齊國最大的影響,就是世代上卿國氏、高氏,在這一戰中徹底殘廢。而田乞也派了弟弟田書、族人田豹等參戰,田書戰死、田豹逃回,算是棄車保帥,保存了田氏實力。艾陵之戰後,田乞才去世。從他一生來看,利用鮑牧殺孺子荼、利用悼公殺鮑牧、利用國高殺悼公、利用夫差殺國高,借力打力,環環相扣,連環計可以說用得出神入化。如果要評選春秋時期的第一陰謀家,田乞應該也不遑多讓。
田乞去世後,子田常即位,此時齊國再無大家族能與田氏抗衡,等到田常殺死齊簡公與執政監止,齊國國君終於被牢牢攥在田氏手中,奠定了日後田氏代齊的基礎。
《左傳》中的子貢故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子貢一出」的說法呢?其實根據《左傳》,子貢在魯國與吳國之間確實頻繁走動,但遠沒有「五國各有變」這麼神奇的結果。
公元前488年,吳王夫差與魯哀公在鄫地會見,夫差讓太宰嚭召見季康子。季康子不敢出國,怕被夫差治罪,讓子貢去辭謝。太宰嚭說:「我們大王走了這麼遠,你們大夫卻不出來,這是什麼禮儀呢?」子貢說:「只不過是害怕貴國而已。我們國君都已經來了,大臣難道還要丟下國家來嗎?要說禮儀吧,貴國始祖吳太伯還能推行周禮,但仲雍繼承後卻斷髮紋身,難道是合於禮儀的,不都是有原因才這樣做的嗎!」直接把太宰嚭弄得啞口無言。
公元前484年,魯國司馬叔孫州仇參與艾陵之戰,子貢也同行。在戰前,吳王夫差把劍、矛、甲賜給叔孫,說:「認真做好貴國君交給您的任務,不要廢棄命令!」叔孫州仇言辭木訥,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對答,這時又是身旁的子貢站出來,說:「州仇願意接受劍甲,追隨大王!」叔孫州仇這才反應過來,馬上叩首拜謝賞賜。
公元前483年,吳王夫差與魯哀公在橐皋會見,夫差派太宰嚭請求繼續結盟,重溫盟約。魯哀公內心始終看不起吳國,現在解決了齊國這個外患,更不想答應夫差了。於是又派子貢出面對付太宰嚭。子貢說:「我們國君認為以前有盟約,就不用重新簽訂了;如果可以更改,那每天結盟又有什麼用?現在您說要重溫過去的盟約,如果盟約可以重溫,那它也會寒涼下去的。」於是魯哀公辭謝了和吳國結盟,而與衛國、宋國結盟。
夫差同時召見了衛國,但衛出公不來。夫差大怒,派兵包圍了衛出公的旅舍。魯國大夫子服景伯又讓子貢出馬。子貢再次找到太宰嚭,先送給他五匹錦,然後講到衛國的事。太宰嚭說:「我們國君想侍奉衛國國君,因為他遲到了才留下他。」子貢說:「衛君出發前與大臣商量過,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所以才來得晚的。現在你們拘禁他,這不是讓反對的敵人開心,而讓支持的朋友難受嗎?更何況還讓諸侯害怕,那你們還怎麼稱霸呢!」太宰嚭同意了。
可見,歷史上的子貢確實才思敏捷、口齒伶俐,在與吳國的外交方面,為魯國爭取不少利益,所以才會被戰國縱橫家敷衍成「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的故事。
《史記》還有一個疏漏,就是在《吳太伯世家》《魯周公世家》中,均記載吳王夫差到繒地向魯國索要「百牢」為祭品,「百牢」就是牛、羊、豬各一百頭。按照《周禮》,天子十二牢、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夫差居然一口氣要百牢,實在是冒天下而大不韙。季康子不願意違背禮制,於是就讓子貢遊說夫差與太宰嚭,夫差終於放棄這一請求。但據《左傳》,魯國迫於吳國的壓力,實際上當場如數照給了,並沒有提到子貢的參與。
為什麼《左傳》魯國給吳國供應百牢,會在《史記》中訛傳為子貢拒絕百牢?前文提到,子貢於本年(公元前488年)代表了季康子去遊說了太宰嚭,不過子貢不是為季康子拒絕供應百牢,而只是為季康子不前往參會進行辯解。筆者認為,此事本身對魯國就很不光彩,而且子貢也是個能言善辯的人物;所以當時子貢在魯國,不應該出現這種嚴重的外交失敗。所以傳來傳去,就變成子貢成功遊說夫差與太宰嚭放棄百牢了。
總而言之,對於子貢故事最可靠的記載,還是在《左傳》和《論語》之中;後世晚出的一些史料,則需要認真去考辨。《史記》中關於子貢的記錄,其中《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部分來自《論語》,《孔子世家》中孔子臨終與子貢的對話、子貢為孔子墓廬六年來自《孔子家語》,這些是相對比較可信的;而《仲尼弟子列傳》的「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與《吳太伯世家》《魯周公世家》的子貢遊說吳王夫差放棄百牢,這些就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