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冰川消融後,喜馬拉雅山脈將面臨洪水風險
受氣候變化影響,喜馬拉雅山脈上千處冰川湖都有洪水風險,並且東部地區風險係數達到其他地區的三倍之多。
圖片來源:Pexels
來源Discover Magazine
作者 Jennifer Walter
翻譯 阿金
審校 戚譯引
喜馬拉雅山脈因其常年寒冷和冰雪堆積聞名,如今山上的冰川卻正在消融。融化的冰水將流向那些藏身於高山之間的千萬個湖泊。
隨著氣候變暖,冰川水匯聚于山體岩縫之間,形成一處處新的水體。一項研究報告說,從 2003 年至 2010 年,在位於印度東北部山脈的錫金邦內,喜馬拉雅山脈內出現了 85 處全新湖泊。
而已有的湖泊則似乎在同時擴張。一項 2017 年的研究揭示,這些湖泊的面積在 25 年內擴大了 14.1%。伴著水平面的上升,冰湖潰決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 GLOF)的風險係數也在攀升。
當冰磧構成的天然水壩突然爆裂,出現缺口,就會發生 GLOF,讓洪水沖入山谷,就像季風引發的洪水那樣。有時候,這些洪水泛濫的水體會引發意外危害。一個著名事例發生在1985年,一場雪崩導致超過 13 億加侖的冰川水從辛措湖(Dig Tsho)溢出,淹沒了尼泊爾的一所村莊。
2019 年 12 月 30 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危險的 GLOF 發生機率似乎正在增加。研究人員預測,喜馬拉雅山脈上千處冰川湖都有洪水風險,並且東部地區風險係數達到其他地區的三倍之多。
脆弱的冰牆
為了確認風險,研究人員根據橫跨山脈所得的衛星和地形數據構建了冰川湖泊模型,進行了 54 億次計算機模擬。他們的結論如下:喜馬拉雅山 5000 處水體擁有不穩定的冰磧物。
冰磧物是冰川從土壤上滑過時形成的岩石、塵土和冰屑等混合物,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然而,不斷變暖的氣候意味著阻擋上百萬加侖冰湖水的冰磧物可能隨著冰川一起消融,讓天然屏障變得不穩固,最終爆裂或者致使湖水泛濫。
GLOF 風險係數最高的是那些湖水貯藏量更大、歷史上曾發生洪水的湖泊。尼泊爾、印度和不丹歷史上曾爆發過一系列大洪水,因此讓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東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湖潰決洪水風險超出其他地區三倍。
未來十年,人們預測喜馬拉雅山將近三分之二的冰川會融化。研究人員說,持續的融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致命洪水的暴發風險。並且隨著氣候繼續變暖,顯然這些危險的湖泊不會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