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最早的噴氣式客機彗星,就像泰坦尼克號,受到追捧卻結局悲慘

最早的噴氣式客機彗星,就像泰坦尼克號,受到追捧卻結局悲慘

當噴氣式發動機成功運用到戰鬥機身上後,人們自然想到將它也運用到民用領域,藉助它的高速性能能夠極大的改善客機的體驗感。依靠著自身的技術儲備加上在二戰獲取的後掠翼技術,英國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款噴氣式客機「彗星」。雖然英國人為此感到驕傲,彷彿找回了昔日大英帝國的威風,但是不久後彗星就結結實實的給了他們一巴掌。

彗星客機有著濃濃的英國風格,由哈維蘭公司研發,1949年生產下線,當時正值歐洲旅遊黃金時期,許多有錢人喜歡乘坐飛機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而噴氣式飛機無疑將極大地縮短航行時間,增加旅遊的體驗感。

該機已經有了幾分後世的波音客機的造型,流線型的機體利於高速飛行,主機翼採用下單翼布局並帶有後掠角,最高飛行時速可達到788千米每小時,機身鋁製蒙皮,內部增壓客艙,乘坐體驗感與今天的客機相比絲毫不差,比當時的螺旋槳式客機高了一個檔次,首次開通倫敦至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航線,就受到旅客的喜愛,其瘋狂程度不亞於幾十年前乘坐「泰坦尼克」號郵輪。

彗星客機最大的缺陷就是發動機布局,這一點和英國早期的技術發展有關。英國早期的戰鬥機都將發動機布置在機翼內,這種布局在尺寸較小的戰鬥機上問題並不突出,然而當把這種結構運用在大型的客機上問題就很多了。

儘管機翼內布置發動機可以讓機體簡潔,但是受制於當時的冶金等技術,噴氣式發動機可靠性並不那麼高,葉片開裂破損等情況時有發生,需要頻繁的檢查。而一旦在空中出現問題,破碎的葉片不僅造成發動機報廢,而且高速旋轉的部件還會直接威脅到飛機結構,造成災難性後果。而且這種設計對發動機的維護保養也不容易,每次都需要把機翼拆解下來。不過英國人對這種設計頗為滿意,不僅在其三款大型轟炸機上繼續使用,而且設計師還認為波音客機那種懸吊式發動機艙太丑,堅決不使用。

除了機翼,另外還有一個更為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增壓客艙。因為彗星的結構設計不合理,缺乏加壓客艙的設計經驗,飛機在反覆的起飛降落中,機身蒙皮直接承受反覆的增壓減壓,而鋁製蒙皮經受不住這樣的反覆受力,容易出現變形,更何況彗星的蒙皮才0.5厘米厚。

終於在1954年,疏於維護的一架彗星客機從羅馬飛向倫敦的途中,起飛後26分鐘就發生嚴重的空中解體事故,殘骸墜入地中海,而乘客和駕駛員等全部遇難。這起事故引起了世界航空界的震驚,一時間人們開始懷疑噴氣式客機的可靠性,彗星客機全部停飛2個月。就在航空公司對外保證不會再出此類事故後沒多久,另一架客機又發生解體,墜毀在義大利附近海域,緊接著又是第三架。

如此密集的事故發生讓人不得不懷疑飛機本身有問題,經過調查確認了是蒙皮發生金屬疲勞產生的嚴重後果,如此密集的事故發生也預示著同一時期投入使用的飛機,它們的蒙皮也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再不停飛將會出現更多類似空難。

通過對彗星客機的研究,人們意識到了金屬疲勞對飛機的影響,這類研究成果也逐漸在各行各業運用,我們今天乘坐的客機都採用原型舷窗或者帶有大圓角的懸窗,也都是由此而來,因為直角的懸窗拐角處最容易金屬疲勞。

雖然意識到了飛機的問題,可是彗星客機卻不再受歡迎,因為更加優秀的波音客機已經投入使用,不管是飛機的可靠性、經濟性都超過彗星,而且它還很快,而取代它的波音707正是被設計師看不起的型號。

彗星總共生產了114架,一度是航空界的寵兒風光無限,但是有13架因不同原因損壞,其中大部分是因為金屬疲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美國火力支援艦,看著像要炸毀一切,最大作用是嚇唬人
以領袖為名,二戰蘇聯IS-2重型坦克,在實戰中鍛鍊出來的坦克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