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湯山醫院親歷者講述:武漢火神山醫院該注意些什麼

小湯山醫院親歷者講述:武漢火神山醫院該注意些什麼

7天7夜,建起一座醫院。這個奇蹟發生在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17年後的今天,武漢將再度演繹這一幕。

1月24日,武漢的「小湯山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正在加緊施工。為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市開建專門醫院,用於收治新型肺炎患者。院址位於武漢市四環外的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旁。

據《長江日報》報道,醫院將在2月3日前建成。該醫院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這一規模,也與與北京小湯山醫院相同。

爭取6天做完

施工現場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整體的建設時間,當地政府給的是8天,「但我們所有參展單位都群情高漲,希望爭取在6天之內把這些工程全部做完。」

中建集團官微發文稱,武漢醫院建設是國家賦予中建集團的政治任務,中建三局作為醫院承建單位之一,將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為先,在保安全、保質量的基礎上,確保項目進度,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1月23日晚,35台反鏟、10台推土機、8台壓路機已到達現場,開始土地平整工作。相關設計方案將在今日完成。

中建集團下屬中建一局,在2003年4月也曾奉命參與搶建小湯山醫院,當時迅速調集了1700名精銳力量和設備陸續進場,連續奮戰七天七夜完成建設任務。小湯山醫院在兩個月內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創造了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個奇蹟。

七天七夜的小湯山

小湯山醫院是一個什麼樣的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又該注意些什麼?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2003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親歷者——原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業務副院長繆曉輝。

「當時北京的非典疫情最重,病人積累很多,醫院人滿為患,交叉感染很嚴重。(可能)入院不是非典,出院就成了非典。所以決定要建一個醫院。」繆曉輝回憶了建設小湯山醫院之初的情形。

資料顯示,2003年4月22日上午,在北京防治非典工作聯席會議上,專家建議徵用小湯山療養院,改造擴建成臨時非典救治中心。隨後,由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白忠書立刻帶著部隊專家實地勘察,發現這裡有一大片預留空地,而且四周空曠,便於機械化施工。

2003年4月22日下午,國務院對北京市的請示做出明確批複,緊急徵用昌平區小湯山附近土地40.3公頃,用於建設非典定點醫院。

2003年4月23日上午,北京市調動全市六大建築集團公司,4000多名施工人員進駐小湯山醫院現場,用24小時三班倒的方式進行晝夜施工。

2003年4月24日,中央軍委下達特急電報,抽調全國各大軍區的軍醫緊急支援北京組建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首批醫療人員務必在4月27日24時之前到達小湯山醫院。要求只有4個字,「精兵強將」。

2003年4月28日,病房主體結構完工。

2003年4月30日,所有設備調試完畢,小湯山醫院交付使用,總耗時七天七夜。

從建築結構來看,「這是一座只有彩鋼板的醫院,沒有一塊磚頭。」繆曉輝說。

據報道,火神山醫院依據《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實施,包括基礎工程、土建及裝飾工程、給排水及消防系統、供配電系統(不含外部線路)、照明與監控、通風空調系統、通信弱電、醫用氣體工程、凈化工程、室外及市政配套、污水處理設施。

醫院採用輕型建築材料,擬採取集裝箱式或板材式活動板房形式,層高1—2層,醫院建成後將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切實起到隔離病毒的作用。

一個只有彩鋼板的醫院

北京小湯山醫院作為一個只有彩鋼板的醫院,如何能夠達到傳染病醫院的標準?達到傳染病病房的要求?

傳染病醫院有自己特殊的規定——通風良好,與其他病區相隔離,有明顯標識;布局合理,設立緩衝帶,三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無交叉;三區之間使用不同顏色區分;設立醫務人員和患者專用通道;隔離病房應設有專用的衛生間、洗手池;隔離區應設置重症病房或具備監護和搶救條件的病室;醫務人員加強個人防護;患者戴外科口罩,限於病房內獲得為主;隔離病房門必須隨時保持關閉。

負壓病房的設置要求是——空氣流向為清潔區緩衝區半污染區污染區(辦公區和病房);隔離病房外的走廊與患者病房之間設立緩衝間,防護用品置於緩衝間內;醫務人員應在緩衝間內穿戴防護用品後進入隔離病房;離開病房時,應在緩衝間摘脫防護用品。所有診療護理工作和患者生活活動均在病室內完成。

繆曉輝說,北京小湯山醫院設置了4個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和病區。「這四個區壓力都不同,壓力最高的是清潔區,壓力最低的是病區,這四個區組成的通道就是醫護人員通道。各區壓力的不同,就是為了讓病區的空氣沒有機會跑到外面去,清潔區的高壓空氣可以壓到裡面去。」

繆曉輝說,做好氣流控制,是傳染病醫院必須要做到的,否則控制不住空氣中的傳染源。所以,武漢要建醫院,也需要做到這一點。

另外,當時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生除了帶目鏡,穿防護服,還要戴三層口罩。

「醫生從病區走出來,必須把鞋子、防護服、目鏡以及兩層口罩扔在污染區,然後光腳走到半污染區,把第三層口罩扔到半污染區,醫生出來時只有白色工作服。」

而且,只要進出一次病區,醫生所有的防護服等必須換新的。

除了防護目鏡可以消毒以後再用之外,繆曉輝說,防護服以及口罩等一次性用品,都要立即焚燒掉,所以醫院就近就要設置焚燒區。

除了要建焚燒爐,繆曉輝說,還必須做好患者的排泄物處理,要全部消毒。

另外,在通道設置上,病人進和出的通道要分開,進是一個通道,出是一個通道。其次,物資進入需要一個另一個通道,醫護也需要一個通道。

「建設傳染病醫院,必須考慮風向問題。當時北京已經進入4月,東南風偏多,所以選址在北京北偏西的地理位置。武漢也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相對於建醫院,管醫院就更難。

「在醫院管理上,更需要強有力,當時小湯山醫院的醫務人員均為軍人,共1383人,一切都是嚴格按照程序管理,所有人聽從上級安排。而且每50-100米,就設置一個武警崗哨。另外,新患者必須在晚上進入醫院。」繆曉輝表示。

「小湯山醫院的設計,既要考慮救治患者,更要保證醫護人員的零感染。」繆曉輝表示。

最終,只有彩鋼板的小湯山醫院做到了。

「的確做到了零感染。曾經有過一例醫護人員發熱,但後來被排除SARS。我的隊員中有3人低熱,9人同一天腹瀉(冠狀病毒是可以導致腹瀉的)。不過後來也都好了,不是非典。」繆曉輝說。

在建成之後的7年,完成了使命的北京小湯山醫院,被拆除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長三角區域聯動:發揮上海龍頭作用,打造這幾大都市圈
三大指數沖高回落,特寶生物大漲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