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李書福:我不是狂人

李書福:我不是狂人

文丨郝秋慧

編輯丨張嫣

2020年伊始,一場全國性疾病突襲而至。1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攜手李書福公益基金會,設立2億元新型肺炎疫情專項基金,用於疫情嚴重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且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擴增基金規模。

李書福跟二十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不狂了」。

他很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里,那個從田野中來偏執造車的「張狂」李書福不見了,同時不見的還有鋪天蓋地的質疑。2019年,吉利控股交出了一份217萬輛的成績單,在哀鴻遍野的車市中同比增長1.23%。此時的吉利汽車已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

有人仍用「狂人」的標籤定義李書福。他說了一聲抱歉,可能之前自己聲音吼得比較高,但稱不上狂人。他輕聲嘆了口氣,「『狂人』是人家笑話我,認為我一定幹不成事情。」

這個農村少年後來打造了一支龐大的吉利家族,不乏國際上的「王室貴胄」,譬如沃爾沃與戴姆勒。關於李書福能否做好「族長」的質疑又來了。2019年沃爾沃汽車銷售70.5萬輛,連續6年刷新銷量紀錄;戴姆勒不僅接受吉利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還攜手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開拓旗下smart品牌的疆土。李書福說得少了,曾經的狂言似乎用行動證明便足夠了。

2019年的李書福沒了狂氣,他總穿著幾十塊錢的吉利T恤,還有老朋友倉庫積壓的利民皮鞋,不時與三五好友在老館子聚一聚,聊聊曾經的往事。

01 不懂規矩的門外漢

「當時我做夢都想買一台海鷗照相機」,五十七歲的李書福咬了一口食餅筒,這是令他大快朵頤的家鄉小吃。

1982年,李書福弄丟了120塊錢的海鷗照相機,又問父親要了80多塊錢買了一台虎丘照相機,開始了創業生涯。

從走街串巷給人拍照,到生產電冰箱、裝潢材料、摩托車等行業,李書福造車之前的創業經歷豐富多彩,他稱自己創業的產品是與老百姓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相匹配。那時電冰箱廠成為台州最大的民企,裝潢材料出口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吉利成為中國第一個研究生產摩托車的民營企業。

1997年,順風順水的李書福看上了當時年銷量只有幾十萬台的中國汽車市場。那時汽車價格高昂,低則七八萬,高則上百萬。自恃農村出身的他無懼無畏,甚至自帶輕狂,進入汽車業後備受爭議,揚言要造兩萬塊錢的汽車。不按規律行事的李書福成了中國汽車界的異類,被業內人士批評不懂規矩。

我行我素的李書福從當時的吉利摩托車內部選了兩個工程師,三人組建了籌備組,將自己購置上百萬的賓士逐一拆解、研究與模仿,他將吉利第一款量產汽車命名為「豪情」。

1988年8月8日,他選了一個好日子,邀請一大批經銷商見證「豪情」下線,結果沒人接手,經銷商們指著這款除了喇叭不響、其它都響的汽車,紛紛搖頭「賣不出去」。

除了產品質量不過關,李書福更頭疼的是如何拿到汽車生產資質。他四處碰壁,得到的回復是:行業太深,競爭過於激烈,吉利進去一定會失敗,為了不讓你失敗,才不讓你進來。這顯然無法說服痴迷造車的李書福。1999年,時任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走訪吉利,李書福對其言真意切地吐露心聲:請給我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

這一舉動成了業內的笑談。大多人認為李書福自恃有幾個億便要造車,在百億造車門檻前自不量力,竟還一味爭取失敗的機會。那時李書福「汽車瘋子」的稱號就此傳開。

02 「我不是汽車瘋子」

2001年吉利獲得造車資質後,李書福登上了央視《對話》欄目。

主持人問,有人說你是汽車瘋子,你覺得最瘋狂的地方是什麼?李書福眉頭一皺,猶豫了下回復說:「我認為我不是瘋子。」

他認真解釋到,吉利就是要生產出讓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走到了2011年11月10日那一天,終於柳暗花明了。」他的解釋並沒有獲得在場企業家們的理解。柳傳志直言不諱地說:「你只是拿到了一個尋找乳酪的權利,未來能切多少乳酪還不好說。」

李書福千辛萬苦拿到的這張「成績單」,沒想到質疑還是紛至沓來。他便把所有質疑拒之門外,「大家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我跟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中國汽車工業是一定要崛起的,不僅要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也要為世界汽車市場服務。」

這席話對當時的中國汽車業而言,無異於大放厥詞。可對拿到生產資質的李書福而言,他握住了打開夢想之門的鑰匙。在2002年《財富人生》的節目上,李書福身體斜靠在椅背上,語速輕快,表情豐富,被問到有沒有失眠和壓力時,李書福搖頭擺手,下巴抬得高高的,「我從來沒有失眠過,也從來沒有壓力。什麼叫壓力,我不懂。」那年吉利汽車的銷量增長了近118%。

勢頭大好的吉利卻沒在2003年完成10萬銷量目標。李書福對吉利集團開展了第一次大型調整,他宣布吉利汽車要完全自主研發,對工廠進行技術升級與改造。吉利穩步上升,直到2006年其銷量已達17.6萬輛。

那一年,再次登上《財富人生》的李書福身體像是嵌進了沙發里,正襟危坐,開場就講:這次跟上次情況不一樣了,我講話要注意一點。他含蓄拘謹,語速緩慢:現在有很多紀律約束著我。被問及原因,他只有一句話:「不一樣了。」

當時一直要造兩萬塊汽車的吉利,被一款最低售價2萬多的奇瑞QQ率先超越了。彼時吉利備受質疑,價低總與低質聯繫在一起,還要背負諸多爭議,李書福很苦惱。「吉利有什麼資格參加法蘭克福展」是當時爭議之一。

2006年,吉利作為中國首家自主品牌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展,與周遭的知名國際車企相比,吉利無異於鄉下人進城,有人甚至稱其是為了刺激國內銷量做的營銷手段。李書福略有激動地反駁道:「這是我們的戰略。如果企業戰略簡單被別人看清楚了,那我們的戰略就太蒼白了。這個解釋不了。」

03 「牛」式偏執

李書福總會分享小時候放牛的經歷,調侃自己是放牛娃。「牛多好,不吵也不鬧,任勞任怨,吃下的草,擠出來的是奶,奉獻的是辛勤耕耘。」他喜歡牛,也願意做牛。

為了解中國汽車價格戰的困局,李書福再次拿出了自己的牛式偏執。

他將2007年的「寧波宣言」視為吉利的分水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打五大戰役:技術戰、品質戰、 品牌戰、服務戰、道德戰,從「低價戰略」向「技術先進、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 戰略轉型。此舉對當時靠價低走量的吉利非常不利。李書福的提議遭到了一致反對。

他再三提交調整方案,偏執的李書福又勝出了。這次調整使得吉利安然度過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同時,金融危機為吉利帶來了變革的機遇。福特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得不變賣旗下資產,為企業減負。福特1999年收購的被譽為殿堂級的沃爾沃汽車成了交易的對象。

李書福早在2000年便有了收購沃爾沃的計劃。

當時吉利是汽車業里的一個門外漢,若想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擁有過硬的實力和受人尊敬的品牌,必須要有一個好老師、好夥伴,併購一個世界級的技術與實力兼備的車企是必由之路。沃爾沃便是這個最好的選擇。

機會終於等到了。

2010年吉利成功併購沃爾沃汽車,這樁曾被看作痴人說夢的蛇吞象併購案已成為世界汽車界的美談。

彼時,李書福讓吉利要成為全球車企業的藍圖似乎真正浮出了水面。2006年參加法蘭克福展備受冷嘲熱諷的吉利也用此行動對外展示了自身戰略。而後吉利併購寶騰、路特斯,入股戴姆勒,收購美國太力飛行汽車等,皆是吉利朝全球化方向拾級而上。

2018年,在《十年十二人》的節目中,李書福接受採訪時一直端坐著,表情略有所思,三句話離不開中國汽車、時代機遇和自己的「牛」式理論。唯有坐在自己提需求設計的沃爾沃S90總裁座駕中,他脫掉鞋子,雙腳放在副駕駛放倒的座位上,談及沃爾沃對吉利的飛躍式幫助,難得放鬆地抖了抖腿。

04 放牛娃的科技「狂」想

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被潑水的李彥宏奪走了所有焦點,也沖淡了當場最重要的事件——與吉利戰略合作。當天,李書福上台,宣布與百度攜手開創智能出行新生態。

二者打造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移動空間,是李書福科技狂想曲中的一部分。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高中還未畢業便創業的李書福是個技術信仰者。

早年,他的創業項目無一不牽涉到技術研發。他從廢舊電器市場收購廢舊零配件,從中分離出金屬銅、金屬銀和金屬金;他研究生產電冰箱配件,技術自己突破不了,就遠赴上海招聘專家進行研發與試製;他自行設計和生產鎂鋁曲板等裝潢材料;他數千萬收購一家國有郵政摩托車廠,研製四衝程踏板式發動機……李書福常說的一句話是:有思路就有出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你努力,天是阻擋不了你發展的,何況有這麼好的時代機遇。

哪怕在汽車領域,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技術理念,加大研發。據吉利官方透露,十年間已投入千億研發費用。如今吉利控股的研發人員已超過了2萬人,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分別位於杭州、寧波、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德國法蘭克福。

早年,有人曾調侃李書福,如果從照相機到汽車都能自己造的話,是不是可以造航天飛船了?沒想到李書福正色道:「假如許可權放開,宇宙飛船也好,太空梭也好,它真可不像你們所想像的那麼複雜。」

身邊同事稱五年後要做的事情,李書福現在都已經想到了。在多個場合里,他堅定地表示:汽車一定會電動化、智能化,一定會成為智能空間移動終端,幫助主人解決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自由飛行在江河山川。他正試圖將想像變為現實,飛行汽車、衛星研發、高速飛行列車、智能生態系統、車家互聯網等都在李書福「天地一體化」的規劃之內。

他甚至隔空對馬斯克惺惺相惜。2018年被問及特斯拉模式能否走通時,李書福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肯定可以。在他看來,特斯拉不是一家造車公司,而是一家線上線下智慧結合的生態企業,「外面的人看到的汽車的表面,本質是移動出行的智慧生態。」這也是吉利當下轉型的重要方向。

05 大樟樹與小樹苗

李書福上小學三年級時,聽不懂老師講的拼音,便不想上學了。可他因為怕農田裡的螞蟥,又不得不去上學。高中便創業的李書福在多年後還是選擇了讀大學。

發展至今,李書福始終將人才放在吉利發展的核心地位。

1997年,李書福便開始籌辦學校,為吉利汽車培養專職人才,先後出資創辦了北京吉利學院、浙江豪情汽車工業學校、浙江吉利技師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8所院校。據吉利官方透露,其設立了超2億元教育扶貧資金,超過1萬人次貧困學子完成學業,已為社會培養15萬人才。他坦言教育是他心底最柔軟的情懷。

李書福習慣用「大樟樹與小樹苗」來比喻吉利的人才觀。即一邊找人才和一邊培養人才,從世界各國找一些專家和能人,他們就像是大樟樹,同時不放鬆內部培養人才,他們就像是小樹苗,「因為經過歷練和成長,小樹苗也能變成大樹,這樣的人才生態方可欣欣向榮。」

如今吉利已是一艘千億市值的巨艦,連續8年位列世界500強。有人曾問李書福,是如何在這些多年的質疑中堅持下去的。他扳起手指朗朗上口:堅定一個信念,認準一個方向,凝聚一股力量,提煉一種精神,完成一個使命。我們要讓吉利汽車走遍世界,要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

李書福不再是那個「不知壓力為何物」的張揚民營企業主,也會寫寫詩舒緩下心中壓力。吉利的發展歷程正如李書福那首詩——《人在旅途》:誰能知道前方有多少條路,希望就在不遠處,擦乾淚,堅持住,該走的路我清楚。

吉利之路,莫過於李書福最為清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工商銀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在京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
對話拜騰CEO戴雷:新車交付在即,如何兼顧產品力和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