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祖先傳下來一塊匾額,此人拿來當切菜板,專家看完後:能賣上百萬

祖先傳下來一塊匾額,此人拿來當切菜板,專家看完後:能賣上百萬

切菜板是每家每戶必備的,只要是正常做飯的家庭,都少不了這切菜板。過去,有的人家切菜板就用木樁直接自己打磨製作。如今生活節奏快了,大家都想要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切菜板也很少有人自己做了,大都是去超市購買。

一塊切菜板的價格也不高,有的幾十塊錢,貴一些的幾百塊錢。這麼一塊切菜板,就可以用很長很長時間。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切菜板都這麼便宜的,在四川一位農民家中,就祖傳了一塊板子,被他們當作切菜板。而這塊切菜板,說它是天價一點兒也不過分。根據專家估測,其價值超過百萬,這是怎麼回事呢?

時間要說到2016年,當時,生活在四川萬源市石窩鄉的居民趙洪賢,想要續寫家譜。我們中國人講究家族親情,雖然祖先早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作為中國人,很多人還是希望有一個一脈相傳的記錄,族譜就是這樣的一份感情承載。趙洪賢為了續寫家譜,走訪當地很多本家宗親。當他來到當地一位姓趙的農民家裡時,卻發現了他家的切菜板很奇怪。

根據趙洪賢后來回憶,他說自己當時一下子就被這塊切菜板給吸引住了。當地很多農民為了用水方便,在院子里都會有水缸,這位農民家裡也是同樣。當時,這塊切菜板架在一口大缸上,上面有很多菜刀划過的痕迹。不過,與普通的切菜板不同的是,它的外形特別大,而且擦乾淨了之後,上面還有著幾個大字:醇厚端方。

趙洪賢意識到,這必然不是一塊普通的木頭。經過主人的同意,他和主人一起,把這塊切菜板從大缸上面抬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擦拭乾凈。根據主人的介紹,原來,這是一塊祖傳的匾額。具體是怎麼來的,主人已經不知道了,只知道,祖祖輩輩就這麼傳了下來,起初,這塊匾被掛在老宅子的大門上,後來修路,老宅子被拆了,這塊匾就被拿了下來。有一次,家裡的切菜板壞了,急著用,就想起來這塊匾來。這麼一用,就一直用到了現在。

經過多方調查,原來,這位村民的祖先叫做趙維才。說起趙維才,可能大家並不知道,但是他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妹夫,叫做張必祿,估計對歷史比較了解的,或者雲南、貴州、四川一帶的朋友都比較熟悉了。張必祿是清朝名將,歷經嘉慶、道光兩朝,深受皇家信任。而這塊匾額,就是趙維才過壽的時候,作為妹夫的張必祿的賀禮。

張必祿曾經做過雲南、貴州、四川三省提督,自古以來,雲貴地區就時常發生叛亂。到了清朝中後期更是如此,當地百姓深受影響。而張必祿多次帶兵平叛,立下不小功績,當地百姓對他十分敬仰。後來,張必祿官至一品,朝廷對他十分器重。

張必祿不僅在國內平叛十分有作為,他還是一位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鴉片戰爭時期,當時的大清雖然戰敗了,但是期間一些名將的表現卻是很英勇的,他們的功績不應該被忽略。張必祿當時率軍前往廣州抗敵,沉痛打擊了外來侵略者。

1841年的5月份,張必祿又率軍抵抗英國艦隊。當時英國工業已經有了快速的發展,而中國工業是十分落後的。但是在敵我懸殊這麼大的情況下,張必祿率領部下還是擊沉了兩艘英國戰艦、擊傷了三艘經過戰艦。在打擊英國侵略者時,張必祿是川軍第一人。他的英勇表現,被朝廷讚賞,受百姓敬仰。

這塊匾,是張必祿的姐夫趙維才七十大壽的時候,張必祿親自手書的其中一份壽禮。張必祿是四川名人,他留下來的文物不多,而匾額更是極為少見,這塊匾額就是首次。因此,文物專家見到了這塊匾額的時候,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被趙洪賢發現,這塊匾額還是在這位農民家裡,作為一塊普通的切菜板。儘管他們知道這是一塊匾額,但是卻不明白它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然而在文物專家看來,這塊匾額是無價之寶,他們十分激動。

不過,在得知匾額的價值後,這位農民家裡並不想將祖傳的匾額貢獻出來。目前,當地的領導和專家正在做這位農民的工作,而且按照國家規定,這種文物也不應該歸私人所有。只是目前,還沒有溝通出最後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梁山108將中,只有這三個人可以稱是「好漢」,宋江並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