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在家如何應對病情?專家手把手來教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在家如何應對病情?專家手把手來教您

從2019年底以來,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數一直在增加,從現有病例看,感染患者常出現發熱、咳嗽、咳痰、乏力、食慾減退,嚴重時還會有喘憋、頭暈。

那麼,出現這些情況如何處理,才能讓患者更舒適地度過這一關?我們就來教教您。

發熱

發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科學監測體溫。不要小看「量體溫」這個簡單操作,這裡面有大學問,如果方法不對,量出的體溫就可能不準確。

使用電子或水銀式溫度計,家居條件下,建議選用腋窩為測量點,測量前要擦乾腋下,保持乾燥;

測量前3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吃東西、喝冷熱水,也要避免冷熱敷之後測體溫;

測量時間不少於5分鐘。

其次,如果發熱了,要科學退熱。

體溫超過37.3℃,判定為發熱;

體溫低於38.5℃時,不建議服用退熱藥物,而應以物理降溫為主,可以使用冰袋、退熱貼、溫水擦浴。

體溫超過38.5℃時,建議使用退熱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栓等,用藥前先確認沒有這類藥物的過敏史,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消化道出血未控制者也不宜使用。

服藥間隔為4-6小時。根據體溫高低按需使用,切不可長期規律使用。用藥後可能會大量出汗,因此要注意多飲水,出汗後要及時擦乾身體,必要時更換內衣。

咳嗽、咳痰

單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典型表現是「乾咳」,痰不多。

咳嗽劇烈影響休息時,可以口服止咳藥物,如復方甘草口服液、右美沙芬等。

使用此類藥物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頻次,不要一味追求止咳效果,擅自加量服用。

如果合併了細菌感染,可能出現痰量增加,痰液黏稠,這時可以加用祛痰藥物,如氨溴索、羧甲司坦口服液、溴己新等。

這三種祛痰藥物都是非處方藥物(OTC),導致過敏和胃腸道不適的幾率較低。

需要提醒的是,是否加用抗生素,最好遵從醫生指導,不建議在家自己服用抗生素。

痰多的患者應注意盡量側躺休息,避免痰液堵塞氣道,造成窒息。

另外,排痰是有「技巧」的,不是單純「使勁」就可以咳出來。

首先要學會調適呼吸節律——ACBT呼吸法,然後可以學一點省力有效的「排痰技巧」——泵式咳嗽。

乏力

患者發熱多汗、食欲不振而進食量少、身體虛弱,這些都會加重乏力感,怎麼辦呢?

首先,建議患者多飲水,如果多汗,可以適當補充淡鹽水(約500毫升清水中加入1-2勺食鹽)。

沒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適當吃些橙子、香蕉等含鉀高的水果或果汁,補充「鉀」這種人體必需的電解質。

在家中自我照料時,要巧妙地節省體力,可以想好必須要做的活動,列出清單,把重要事情放在前面,在體力充沛情況下完成,避免零碎不重要的事情消耗有限的體力,我們稱之為「能量節省技術」。

食慾減退

各型病毒性肺炎均會影響食慾,食慾減退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怎麼辦呢?

下面有幾點提示。

少食多餐(多吃幾頓、每頓少吃點),細嚼慢咽;

適當增加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油膩、辛辣、刺激食物,因為它們會影響呼吸道防禦能力;

盡量不吃「產氣」食物,如汽水、啤酒、豆類和馬鈴薯等。

確保飲食安全,食用肉類和蛋類一定要煮熟、煮透。

喘憋

有些患者感到呼吸費力,「氣兒吸不到底」,特別是已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間質纖維化等)的患者更常見,家人看到患者很痛苦,「干著急」,怎麼辦呢?

首先,在家裡如何判斷缺氧的程度?

建議購買攜帶型指氧飽和度監測儀。如果測得氧飽和度低於93%,就可以啟動家庭氧療,建議選用帶有濕化罐的制氧機,經鼻吸氧時氧流量不宜超過5升/分,因為氧流量過大會刺激鼻黏膜,導致鼻出血。

另外,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呼吸衰竭病史的人群,建議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升/分以下。

對於指氧飽和度下降的患者,每天建議使用氧療15小時以上。

如果沒有攜帶型指氧飽和度監測儀,可以觀察口唇、甲床(「指甲蓋下面的肉」)有無發紫,來判斷缺氧情況。

要提醒的是,活動後更易出現喘憋、氣促,所以已經有喘憋癥狀的患者,建議適當休息,不要堅持繼續活動,同時選擇能改善喘憋的體位,做好呼吸控制,幫助調整呼吸節奏,來緩解癥狀。

頭暈

由於發熱、出汗、食慾減退,機體會出現輕度脫水,血壓可能降低,尤其是老年患者,這都會導致頭暈。

如果出現頭暈,建議立刻監測血壓,避免長時間站立,體位改變(例如由蹲位或坐位改為站位)時,動作要緩慢,如果患者卧床時間較長,建議在平卧位時使用「踝泵運動」,幫助維持肌肉泵功能和肌肉力量,改善外周循環,減少頭暈。

踝泵運動很簡單,改善外周血循環

焦慮抑鬱

病情較重的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鬱情緒,家人應注意與他(她)多交流疏導,為其注入希望,鼓勵其堅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戰勝疾病。可以講一些治癒疾病的故事。

勸導他(她)相信醫學的力量。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顱內轉移瘤?40歲到60歲的男性需要注意了!
男人身體的10個小秘密,千萬別讓女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