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家眼中的「孔子」:用心良苦誠可貴,思慮不周亦必然

道家眼中的「孔子」:用心良苦誠可貴,思慮不周亦必然

戰國中晚期以後,儒道之爭愈加激烈。道家不僅反對儒家的「以仁義為人性」、「以六經為治道」,對於儒者熱衷追求名聲權位,也有許多不滿。

如在《莊子》內篇中,莊子已以「天刑之,安可解」對孔子之聲聞名譽作出評斷,以名聲為天之刑罰;外雜篇中,道家後學更批評所謂的「親權者」及儒墨求譽、求祿的現象。

然而,若仔細分析道家後學的立場,也並不完全一致。有完全反對仁義者,也有納仁義為己用者;有全盤否定政治者,也有求治求用者。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

我們都知道孔孟重「仁義」,但在《莊子》外雜篇中,有多處老子質疑孔子「仁義」之說的文字,如《天道》篇中的「孔子西藏書於周室」。

《東周列國·春秋篇》孔子劇照

孔子認為儒家經典的要旨,一言以蔽之,即是「仁義」,老子立刻發出「請問仁義,人之性邪?」的質疑。

這段文字呈現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儒家的經典詮釋支離破碎,雜而不要,悖離大道;二是儒家將「仁義」視為人之本性,道家卻認為有再商榷的必要。

孔子其實尚未明確地提出「仁義,真人之性也」的說法,這樣的主張應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者的普遍認知。孔子與老子大談「人性」問題,代表了戰國時期儒道兩家對此問題的關注。

孔子與老子畫像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中的儒家認為「仁義」乃是人之本性,「中心物愷,兼愛無私」——內心和樂平易,兼愛眾人,了無私心,此即「仁義」。

然而,儒家之「仁義」並非墨家之「兼愛無私」,可見道家後學對儒家「仁義」並沒有相應的理解。在外雜篇中,道家後學常將儒家與墨家並列,此處又將儒家的「仁愛」與墨家的「兼愛」混為一談。

道家批判「兼愛」之說迂腐至極,所謂兼愛無私,視人之父為己之父,視人之子為己之子,違背真實之人性,難免淪為矯情。在道家看來,天地本有規律,自然本有法則,只要順應萬物自爾、回歸混沌至朴即可,又何必標舉仁義,亂人之性?

至德之世中,人民不知所謂「仁」、「義」、「忠」、「信」,卻處處表現善行,可見道家並非質疑人性中有「仁義」、「仁愛」之本質,而是反對儒家對「仁義」的標舉、墨家對「兼愛」的提倡。因為他們對道德的提倡,反而會加速道德的形式化,失落質樸之本真。

墨子講學畫像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

再看《天運》中的「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孔子會見老子,與之討論「仁義」的問題。老子認為,與其標舉「仁義」,不如隨順本性;與其稱揚道德,不如忘卻道德,「真德」反而能因此顯現。

儒家對「仁義」的大力提倡,將使天下人喪失真朴的本性。萬物各有其性,一切自然平等,若強加以黑白、善惡、是非之名,反而擾亂了自然之理序。

這次的對話,讓孔子有所頓悟,孔子形容老子是「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養乎陰陽」之龍,對其真知灼見甘拜下風。

《天運》刻意塑造孔子成為求教者、受教者,讓孔子向老子學習,其所顯示的高下之別不言而喻。

《東周列國·春秋篇》孔子劇照

接著子貢亦見老子,與之討論政治問題。子貢服膺三皇五帝之名聲,以之為聖人。老子則認為,黃帝時代,民心純一,人民順自然而行,禮制並不嚴苛;虞舜以下,人民開始興起競爭、變異之心,最後甚至造成儒墨「其作始有倫,而今乎婦女」,各家並起,爭相討好權貴的亂象。

儒、墨兩家原本有其理想,如今卻必須依附於政權,才有生存的可能,這是道家後學對於當時政治情勢的批評,亦諷刺了尊崇追奉古聖先帝者,循古而不明事理。

以「古」寄寓理想,諷「今」之政治,道家後學必定已經強烈地感受到當時人文教化之弊端、自然大道之失落,才可能提出這樣的命題。

其所鄙棄的「仁義」,是經過教化、倡導的「仁義」。這樣的「仁義」由主政者改造天下人的意圖而發,已含有「人為」的異化。道家以受之於天、自然本有來規定人性,只要是違反人性自然、透過矯治民性的方式而得之「仁義」,就是道家要絕棄的對象。

老子雕像

所以,與其積極有為,不如順任自然,讓萬物自生自成,此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道。道家採取「無為」的姿態,並非要否定一切作為,而是為了讓自然之秩序得以顯現。

老萊子之弟子出薪

在《外物》中也表現了類似的思想傾向,如「老萊子之弟子出薪」。老子與老萊子是否為同一人,學界並無定論,然而,即便老子與老萊子不同,他們皆為道家代表人物,是無可置疑的。道家故事在流傳過程中,兩人形象因太過相近,也可能互相滲透,甚至合而為一。

在「老萊子之弟子出薪」中,老萊子告誡孔子應該去除賢能驕矜與聰明外露的態度,才能稱得上是「有德君子」。他教訓孔子:你忍不住去拯救一代的痛苦,卻無視於之後萬代的後患!

這代表儒家的仁義學說淺陋無知、思慮不周,無法借之以治天下。後世儒者以名聲私利相集結,不正是假孔子之名造萬世之患嗎?因此,與其讚譽唐堯之仁德、非難夏桀之罪惡,倒不如善惡兩忘,超越善惡之別,停止是非毀譽的議論。

《東周列國·春秋篇》孔子劇照

?「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一語很值得玩味,這代表了部分道家後學對於孔子及其學說的態度。他們認為孔子的「以天下為己任」,是建立在「不忍」——不忍心天下人受苦的心態上。

「以天下為己任」的心態不難理解,然而孔子的救世法,卻是以「仁義」救天下、以「六經」治天下,所以在拯救的過程中,難免有自以為賢能仁德的自負態度。而且提倡「仁義」之後,更始料未及地造成後世的禍亂。

通俗地說,孔子用心良苦,卻思慮不周。至此,道家的立場基本上確定了,那就是同情、理解孔子救天下的宏願與熱情,然而,卻不能認同其救天下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我自孔子故鄉來 八十米長卷亮相孔子文化展
孔子的故事——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