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果拍一部名為《武漢》的電影,你想拍什麼?

如果拍一部名為《武漢》的電影,你想拍什麼?

有人在豆瓣提問:如果拍一部名為《武漢》的電影,你想怎麼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素材。

放下裝了九張100塊、五張20塊的信封后敬了少先隊禮的男孩、把小豬存錢罐放下就倒著蹦跳走開的女孩、招手攔下警車送上一袋口罩的青年,啃煎餅休息的開長途車去武漢送新鮮蔬菜的司機……在每個人都在經歷歷史的當下,相信總有一些面孔暫留過你心上。

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網路連接發達,很多隨手一拍的畫面,到達了難以想像的地方。武漢市的37歲小夥子「蜘蛛猴麵包」,用Vlog記錄了封城以來自己和城市的生活,起名為《封城日記》。1月23日封城首日起,身為志願者車隊的一員,他開車接送上下班的醫護人員、幫忙搬運醫療物資、為生病的人送食物送葯。

蜘蛛猴麵包微博Vlog截圖

他的鏡頭裡,冷清的街道、零星穿行的外賣小哥、帶口罩行色匆匆的路人、超市貨架上的速凍食品、藥店里的醫用口罩從富餘到買不到。個人的生活是具體而誠實的。

這是一件簡單又了不起的事,從幾千到幾萬,如今已經有超過230萬人在微博上追蹤他的記錄。最高一條視頻有近千萬人次點看。他也把視頻名字從《封城日記》改成《武漢日記2020》,「我沒有想到從最初一個簡單記錄的想法,到現在已經獲得了這麼大量的關注,感謝全世界都在關注武漢這座城市的命運,令我作為一名記錄者更有責任與動力去做這件事。」

他白天拍攝,晚上剪輯,加上志願者的工作,其實很忙碌。能看到的我們也很幸運,他的片子給了城外的人一個官方視角、文字描述之外的武漢。

河瀨直美說,拍電影的動力是風,是陽光,是走在我們前邊的人們。看電影則是為了出一會兒神,在現實里探出頭去。

今天恰是奧斯卡頒獎日,韓國影片《寄生蟲》捧走四座小金人,在金棕櫚之後再次開花結果。電影可以是高度流程化的工業品,耗資巨大的藝術品,其實也可以是一人包辦的遊藝、興趣驅使的閑筆。只要有心記錄,影像自成生命。

有心者也可以拿起手機相機,每一個記錄的你,都和「蜘蛛猴麵包」一樣,在共同書寫一頁歷史,「我」的歷史。

《在希爾維亞城中》:只要你還在追尋,美一直都在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如果你最近有些靜不下心來,推薦一部安靜又令人回味無窮的《在希爾維亞城中》。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場美麗的邂逅。它既是一部意境唯美的劇情片,也是一部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風情片。

電影從頭到尾沒什麼台詞,估計這也是豆瓣只給出7.5分主要原因。但是答應我,一定要慢慢看下去,它會讓你流連忘返。

電影中,男主人公回到法國斯特拉斯堡,希望能找到四年前遇到的女郎希爾維亞,並在這個城市裡兜兜轉轉,尋尋覓覓。遠遠地,他把長發紅裙的艾拉,當成了希爾維亞。

男主人公既沒有跑上去攔住艾拉,也沒有大喊一聲讓她等一等,只是默默追隨艾拉的腳步穿過大街小巷,時而緩慢,時而急促。鏡頭也跟隨男主人公和艾拉的腳步,展示著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小巷裡時而有老人蹣跚而過,時而出現嬉鬧玩耍的孩童,時而有少年騎自行車飛馳而過。大街上的有軌電車來來往往,咖啡廳里的女服務員無憂無慮地擦著玻璃杯,坐著喝咖啡的男男女女各有各的悲喜。

電影不斷運用長鏡頭來記錄一座城市的靜謐與生機,更展示這座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生活。在適當的時機,小提琴聲悠揚而起,更為充滿美感的畫面增加了美的意味。

在追尋的腳步中,無數人都是希爾維亞,同時又不是。男主人公最終在公交車上追上了艾拉,並得知她並不是希爾維亞。電影最終在沒有結局的結局中進入尾聲。

看完你會發現,希爾維亞只是導演設計的一個美學意象罷了。她可以是一位曾與男主人公邂逅的可愛女郎,也可以是一個人對斯特拉斯堡的美麗印象,甚至任何人對某一人、某一事、某一地的動人記憶。

在這段的特殊日子,不妨用同樣的目光梳理一下與生活、身邊的人、所在城市有關的美的點點滴滴。等疫情過去,別忘了好好珍惜。

《在希爾維亞城中》

《千與千尋》:互助和關愛是對抗孤獨、找回自我的鑰匙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

———2001年,《千與千尋》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的動畫作品

小時候只看到一個腦洞清奇的魔幻世界,只記得一群怪模怪樣的動畫形象。

長大後勘破一些關於成長的精神內核,試圖與成人世界的殘酷真相握手言和。

這是《千與千尋》被奉為經典的魅力所在。

不同年齡段看,會有不同感受。

當人生經歷多了,感受多了,得到過,失去過,再看《千與千尋》可能會哭,就像《大話西遊》一樣。

一些細節,能真正觸及內心深處,體現對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

搬家途中誤闖詭異空間,熟悉平淡的生活突然改寫,軟妹子不得不踏上拯救親人的冒險旅程。

如何獲得勇氣,如何直面孤獨,如何抗擊挫折,如何頑強堅忍,這其實是人生必修課,沒有人能逃脫。

在這個過程中,互助和關愛最能戳中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千尋蹲在花叢里吃白龍給她的飯糰,吃著吃著哭了起來。

哭,是因為人在孤獨無助時得到路人的一飯之恩,心中委屈覆蓋上陌生人給予的溫暖,碰撞,糾纏,傾瀉而出。

千尋奔波一天回到鍋爐房,縮成一團睡在地板上,鍋爐爺爺看到了,輕輕為她蓋上一條毯子。

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微不足道的小小義舉,能釋放出無限的溫情的力量。

千尋發現雨中的無臉男,問他是不是客人,然後特意留門請他進來避雨。

身處逆境依然保有對其貌不揚的陌生人的善意和關愛,這是否正是我們成長路上被遺失的美好?

……

於隧道盡頭處回眸,千尋看到什麼?你又看到什麼?

開放式的寓意和內涵,《千與千尋》是現實的,又是治癒的。

逆境中的互助和關愛,讓我們找回人性的純真、正義、善良與愛。

《千與千尋》

《橫道世之介》:他是那麼明亮,讓人偶見不忘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片名就是主人公的名字,《橫道世之介》。

橫道世之介是日本江戶時代文學作品《好色一代男》中主角的名字,這本書相當於中國的《金瓶梅》。所以可以想見,主人公頂著一個著名好色分子的名字,每每自我介紹,總免不了被調侃笑話。他在長崎長大,來到東京讀書,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電影160分鐘,導演沖田修一,沒有戲劇衝突,談不上起承轉合,就是一個單純快樂的年輕人,和朋友相識相處、和女友戀愛又分開的日常。可是他又閃著光。一頭捲髮閃光、笑起來臉上的褶子閃光、不可救藥的樂觀閃光,反應慢半拍的溫吞閃光。身邊所有人回想起他,都會笑出來,都會因為生命里出現過世之介而發自內心地笑出來。

片子沒有野心到什麼地步呢,連最大的懸念,都在進度條跑到一半時就揭開了。

它是緩慢的流動的,前半段可能有點悶,進入之後會起飛。如果真有記憶橡皮擦,那我一定會用來擦掉世之介,然後重新認識他。

其實近來新聞總讓人想到災難片,小區居民全票禁止醫護人員進門,和殭屍片里擔心隔壁有人感染就把門緊緊鎖死並無二致。但在緊張兮兮的此時此地,我還是希望引薦明亮得不像話的世之介,他的令人難忘,匪夷所思地和武漢夜路上拉起《喀秋莎》的手風琴老人一樣。「總有一天我們會忘記敵人,只依稀記得那些曾使我們搖擺顧盼的事物」。像是他們。

《橫道世之介》

《美麗人生》:人生美麗,再難也要開心呀

科技日報記者 李艷

2020年1月3日,二戰經典《美麗人生》4K修復版在國內上映。票房不錯,豆瓣評分很高。在疫情來臨之前去影院觀看了一次。相比20年前在校園裡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在人到中年之後重看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如果說以前會較多地探討戰爭、世界和人性,現在則更多看到溫情、幽默和平凡人的人生。

1997年出品的電影《美麗人生》講的是一個天性樂觀的猶太父親在殘酷的集中營中守護他5歲兒子,在失去自由、充滿兇險的日子裡,主人公始終保護自己的孩子,鼓勵自己的愛人,以父子間的一場遊戲守護孩子天真與童心,一家人始終保持微笑和自信。

我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的一生總有困難的時候——或許是個體的艱辛,或許是大局的難關,但我們希望生活總能美麗,無論它怎樣不盡如人意。就像電影中的主人公身處集中營,著實說得上是人生中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但是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卻也高高興興地走完了這一程。

當疫情來勢洶洶,一貫忙碌的我們開始更深地懂得健康有多可貴、自由有多難得。很長時間裡,我們在社會中沉浮、打拚又或者汲汲營營,但說起來,大概每個人的初心都只有小小願望,一家人在一起過幸福的日子,讓家庭更幸福、社會更美好,如此而已。

人生充滿希望,才能一直美麗,才能一直有愛。我們都是普通人,要細說起來卻又是家庭的支柱,國家的棟樑。在順境中不迷失,在逆境中足夠堅強。宅在家的日子的,在舉國上下被病毒困擾的日子裡,不如看一看這部獲獎無數的經典之作《美麗人生》吧。當下的情境,或許有許許多多的不安,有不斷出現的負能量,我們解決問題,卻不必沮喪,理智地看,放在歲月的長河裡,又或者放在人生的長河裡,這只是一段經歷而已。

電影的最後,兒子認為他和爸爸最終贏得了遊戲,他和媽媽在陽光下抱在一起,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戰爭、死亡、飢餓、病毒這些東西看似可怕、強大,但最後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無論怎樣,只要我們放下心中的恐懼,讓堅強、快樂、希望佔據我們的心靈,人生終究美麗,我們總會贏。

《美麗人生》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作者

編輯:岳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最新!全國累計確診37198例,治癒2649例!湖北首次公布病死率
武漢召開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動員會 孫春蘭:以戰時狀態落實落細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