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城鎮污水如何處理?水環境風險如何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城鎮污水如何處理?水環境風險如何防控?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繼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分別宣布患者糞便樣本成功分離病毒,2月1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團隊從兩省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便標本中成功分離到了兩株新型冠狀病毒。這提示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從馬桶到市政管網、再到污水處理廠、最終進入城鎮水環境的潛在傳輸與暴露路徑。

為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聚焦關鍵環節,日前緊急發布文件《水專項成果專報第3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和水環境風險防範的若干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指出,高度重視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安全運行保障和從業人員病毒暴露風險防控;切實做好運行管理風險點和操作人員的病毒暴露風險防範工作;務必強化城鎮市政管網污水冒溢的防控與排除;提倡採用自動採樣在線檢測,視頻監控替代人工巡檢;保障處理系統正常運行,避免過度投加消毒劑;優化調整工藝運行模式與參數,確保污泥妥善處理處置。

對於公眾以及運行操作人員,城鎮污水與水環境可能導致的暴露風險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如何加強防護?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對病毒的去除效果怎樣?消毒工藝能否保障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控制?疫情期間,污水處理廠應如何做好日常運行?生物處理系統是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關鍵,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指標?……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建議》的牽頭人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國家水專項總體組專家/城市主題專家組組長鄭興燦。

切勿將使用過的口罩扔入馬桶或掃入下水道中

對於公眾,城鎮污水與水環境可能導致的暴露風險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如何加強防護?

「考慮到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中新型冠狀病毒『糞-口』『糞-呼吸』傳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公眾風險的防控方面,物業公司要注意檢查居住區和公共建築的室內排水系統是否符合現行的設計與運維標準;居民家庭和公共衛生間應加強自然通風,並檢查地漏的水封保護,避免通過下水道傳播;要高度重視家庭和個人的衛生清潔與防護,做到少觸摸,勤洗手。」鄭興燦表示。

按《建議》中所述,在疫情期間,一定要確保市政管網系統的管道暢通,特別是居住小區、定點救治點、集中隔離區和醫療機構周邊的管道要保持通暢做到不冒溢,一旦冒溢,要及時發現、及時排除。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切勿將垃圾廢棄物(尤其是使用過的口罩、衛生巾、面巾紙等)扔入馬桶或掃入下水道中,但產品質量合格的衛生紙是可以進入馬桶的。

「還有,疫情期間,公眾盡量不要到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的河道湖庫(包括濕地公園)及沿岸休閑娛樂,不要在降雨期間及雨後前往城市河湖周邊休閑娛樂,尤其那些可能導致全身密切接觸的活動類型;運行管理機構也要加強降雨期間的合流制溢流口管控,適當設立隔離區間,避免公眾的直接接觸。」鄭興燦強調。

需全面提升運行管理與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級別

對於運行操作人員,城鎮污水與水環境可能導致的暴露風險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如何加強防護?

「對於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的運行管理與操作人員而言,直接接觸污水、污泥和水體環境都是難以避免的,因此無法完全避免直接接觸、飛沫及氣溶膠吸入的暴露風險,為此,《建議》中特彆強調,疫情期間,要全面提升運行管理與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級別,要重點關注市政管網、污泥處理間、輸送泵站、污水處理廠進水泵房、格柵間、曝氣沉砂池、脫水機房等風險點。」鄭興燦表示。

鄭興燦提出,除了常規的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在疫情期間,如無特殊情況需要,市政管網維護人員還應該避免下井作業,污水處理廠運行操作與管理人員還應該減少污水原水的人工採樣檢測、預處理工段及污泥工段的現場巡檢,如果確需開展這類作業,那就必須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為此,《建議》中給出了若干對策措施建議。例如,井下作業須穿戴全身式防護服、佩戴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乳膠手套;井上養護、設施檢測、泵站與污泥車間的作業,須佩戴防護口罩、乳膠手套、護目鏡、安全帽;各類作業完成後,運行操作人員應及時清洗和消毒;要加強辦公區自然通風,密閉工作空間強制通風,廢棄物要噴洒消毒劑並妥善處理處置。

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不必過度加大消毒劑量

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對病毒的去除效果怎樣?消毒工藝能否保障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控制?

鄭興燦介紹,由於病毒(檢測)實驗室的設立和日常活動有非常嚴格的生物安全性管控措施要求,再加上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和污泥中的實際病毒濃度通常很低,現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和再生水水質標準中沒有設置病毒指標,而是採用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衛生學指標進行風險控制,例如,糞大腸菌群數值。因此,城市排水和環境監測部門通常不具備病毒檢測能力,多數情況下也無法對污水處理工藝全過程的病毒去除效果進行監測和評價。

「各種標準中規定的糞大腸菌群指標限值,主要是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相關研究,尤其是腸道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結果。污水處理過程中腸道病毒的去除研究結果表明,長泥齡的活性污泥系統中病原微生物會有2~3個數量級的去除。城鎮污水處理廠通過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單元的管理控制,在濁度或懸浮物指標得到很好控制的情況下,消毒工藝技術單元,特別是紫外、加氯、臭氧技術聯用的情況下,是可以確保達到很好的病原微生物滅活效果的,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不必過度加大消毒劑量。」鄭興燦說,另外,城鎮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常見病毒為無包膜的腸道病毒,而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呼吸道病毒且有包膜,這類有包膜的冠狀病毒,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存活能力要明顯低於無包膜的腸道病毒,再加上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濃度遠遠低於呼吸道飛沫及排出物,更易於消毒滅活。經過消毒處理達標的出水或再生水,排入接納水體或補水水體,不會增加水體環境的病毒暴露風險。

要關注某些地域污水源頭投加大量消毒劑的問題

疫情期間,污水處理廠應如何做好日常運行?生物處理系統是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關鍵,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指標?

「疫情期間,要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排放標準的要求,依據《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0-2011、《城鎮再生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252-2016等技術規程,切實做好污水處理和再生水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保障污水處理廠處理出水的穩定達標、再生水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準。」鄭興燦表示,在污水源頭(尤其醫療機構、公共區域)不存在盲目性過度投加消毒劑的情況下,通常不需要特別關注潛在殘餘消毒劑對污水生物處理系統活性污泥活性的影響,這是因為消毒劑都是氧化劑,排入污水管網中會與污水中的還原性有機物和無機物反應而消耗掉。但要關注因污水源頭投加大量消毒劑可能導致的消毒副產物增加、形成溶解性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影響出水COD穩定達標和接納水體生態安全性的問題。

另外,鄭興燦建議,應加強污水處理工藝過程的全流程式控制制,特別是影響過水能力的工藝單元和管線,處理構築物之間的銜接與超越,避免因調控不當影響污水處理廠效能。某些地域還要關注因污水源頭大量使用強氧化性消毒劑加劇污水處理廠進水碳源不足的問題,為切實保障生物系統脫氮除磷能力,應加強出水TN、TP指標的監控,必要時投加外部碳源或相應提高(碳源)藥劑投加量。

非常有必要未雨綢繆研究開發新一代智能化技術

經歷此次疫情,在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方面將來應該開展哪些相關研究?

鄭興燦表示,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從當前情況看,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糞-口」 「糞-呼吸」傳播的可能性還有待研究與確認。

「到目前為止,對於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中可能存在的病毒種類以及不同病毒的存活特性、過程去除(滅活)效果、潛在傳輸傳播途徑等方面情況,在時間和地域維度上均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與研究,尤其多專業協同研究。不同消毒技術及其聯用對不同類型病原體的滅活效果及劑量關係也有待進一步開展量化研究。疫情期間消毒劑大量使用,對後續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理產物土地利用和受納水體環境的潛在生態影響也有待深入研究。」鄭興燦說。

另外,由於病毒能夠在不同類型宿主間轉移遺傳物質並具有較強進化(變異)能力,加上氣候和生態環境重大變化可能帶來遠古病毒的復活或再現,以及高級別生物實驗室因超大自然災害等因素髮生高危病毒泄露,鄭興燦認為,未來發生國際性重大疫情輸入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尤其「糞-口」「糞-呼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新型病毒萬一出現,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必將面臨巨大的風險與壓力。因此,非常有必要未雨綢繆,以安全、高效、低碳、生態、智慧的發展理念,研究開發新一代智能化的城鎮污水與水環境設施建設及運行維護技術,全面加強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應對未來可能事件的預防能力與技術儲備,做好相應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的軟體措施準備,確保城鎮污水與水環境系統的安全,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提供更好、更強的技術保障。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嫦娥玉兔成功自主喚醒;?「胖五」月底將飛天
又一批患者治癒出院,包括87歲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