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皇帝的悲慘童年

康熙皇帝的悲慘童年

康熙皇帝一生功勛卓著,被稱為「康熙大帝」,這個在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童年卻遭遇了比一般百姓家的小兒更多的不幸和挫折......

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玄燁似乎有些生不逢時,他人生的最初階段,竟與皇父和董鄂妃的生死之戀相始終:順治十二年,玄燁兩歲,福臨與董鄂氏相愛。十三年,玄燁三歲,董鄂氏入宮,被封為皇貴妃。十四年,玄燁四歲,十月董鄂妃生子(皇四子),福臨欣喜萬分,稱為「朕第一子」《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下冊,第365、377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舉行隆重慶典,以示這位誕生未幾的嬰兒,將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十五年,玄燁五歲,年初皇四子病逝,被追封為榮親王,福臨、董鄂妃痛失嬌兒,心靈創傷久久難以平復。十七年,玄燁七歲,八月董鄂妃病逝,福臨痛不欲生,五個月後(十八年正月)也撒手人寰,年僅24歲。在此期間,福臨始終處於同董鄂妃的熱戀中,對待小玄燁,自然不能予以足夠的關注和愛撫。

清制,皇子、皇女出生後,由乳母、保姆等哺育、服侍,與親生額娘分居兩處,平日不常相見。對玄燁來說還不僅如此,他為避痘,兩三歲時,就被遷往紫禁城外北長街路東的一座府邸(雍正帝繼位後改稱福佑寺)養育。因不住宮內,他與生母佟佳氏接觸的機會也很少。順治十五六年後,玄燁出天花痊癒,方重返皇宮,但與皇父、生母聚首之日,已剩無幾。玄燁暮年曾憶及兒時情景:「世祖章皇帝(順治帝福臨)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清聖祖實錄》第290卷,第12—13頁,台北:台灣華文書局影印本。玄燁八歲登極,富有四海,卻不曾像一般人那樣,充分感受生身父母之愛,這是他童年即有的渴望,至死未釋於懷。

生母辭世

同所有孩子一樣,玄燁和自己的生母很親,感情上也更為依戀。佟佳氏幼年入宮,成為福臨的妃子,生下玄燁後,由於福臨與董鄂氏熱戀,她被冷落一旁,當時還不足17歲,直到福臨病逝,其處境始終沒有改變。這事實上是福臨後宮中,大多數妃嬪不幸遭際的縮影,從佟佳氏身上,折射出福臨對她們的冷漠無情。玄燁自幼敏感,善解人意。儘管他不諳世事,然而在與額娘不多的接觸中,額娘黯然的眼神和隱隱流露的愁苦,或許會使他有所感悟,引起他幼小心靈的共鳴。在皇父與生母的矛盾糾葛中,他本能地同情額娘,置於他內心最隱秘處的天平,會始終傾斜於佟佳氏一邊。玄燁繼位後,佟佳氏與福臨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並稱兩宮皇太后。但她命途多舛,竟於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病故,年僅24歲,距康熙元年(1662年)十月被正式尊稱為「慈和皇太后」,只有四個月。相對而言,玄燁繼位至佟佳氏病故的兩年,是玄燁一生中同親生額娘接觸最多的時期,佟佳氏去世時,他們的母子之情,正處於上升階段。對玄燁來講,這短暫的兩年彌足珍貴,為他留下終生的回憶。佟佳氏患病期間,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寢膳俱忘」。大臣們見他一天天消瘦,請求他「節勞少休」,但他根本聽不進去。佟佳氏去世後,他「擗踴哀號,水漿不御,哭無停聲」,近侍無不感泣。他執意要將額娘的梓宮親自送出紫禁城,安奉壩上享殿,經孝庄再三勸止,「勉遵慈諭,仍哭踴不輟」《清聖祖實錄》第8卷,第9—13頁。。這些見於清朝官修史書的記載,難免有不實處,然而一個不足10歲幼童對生母的感情,畢竟是發自內心,無從矯飾的。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被祔葬孝陵,謚號為孝康章皇后。

玄燁從小與生身父母相聚無多,他尚未成年,雙親又先後離世。但骨肉之情,與生俱來。在玄燁心靈深處,在他豐富的感情世界中,皇父、生母始終和他同在,一生無法分割。

以上文字摘自楊珍著、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康熙皇帝一家》,題目為編者所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沉痛悼念滿族文化大家富育光老師
滿漢雙語的滿語部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