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專家談疫情影響下的油氣行業:短期受困,長期看好

專家談疫情影響下的油氣行業:短期受困,長期看好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石油、天然氣正在造成何種影響?行業對油氣行業趨勢作何預判?2月25日晚間,在「2020年中國石油經濟和市場發展趨勢」在線直播中,數位油氣領域的專家給出了自己的觀察。

為期40天的2020年春運於2月18日結束。據交通運輸部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共發送旅客14.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

作為現代社會的血液,油氣市場的波動情況與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密切相關:汽油可以反映出居民的出行意願,柴油的消費量則與農業、建築、製造業等行業的生產運行狀況關聯度高。基於此,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分別對2月份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煤油消費量作出了預判。

煤油降幅最大

從市場研究所的調研數據來看,2月份以來,普遍來看加油站的累計銷量同比下降了6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儘管隨著分區分級管控措施的逐步執行,上述情況有所好轉,但疫情對汽油消費量的影響仍較大,預計會同比下降四成至五成。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主任工程師王利寧表示:「我們也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做了對比,可以發現2003年5月份,也是非典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汽油需求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是10.1%。這個影響看來當時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和目前比較是較小的,原因在於當前私家車的保有量是大幅增加了,已經超過2億輛,同時居民的自我防範意識明顯增強了,同時交通管制措施也更加嚴格。 」

具體到柴油,受制於開工率和各地交通管制的影響,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判斷2月份的消費量降幅同比將超過30%,降幅略小的原因在於去年2月同期正值春節,是傳統消費淡季。

而航空煤油由於國內航班減少甚至停飛的情況普遍,在三種燃料中受到的影響最大,降量最為明顯,在非典時期也是如此。結合調研數據與趨勢,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認為,航空煤油2月消費量降幅同比大概率在50%以上。

從整體情況看,王利寧表示,汽煤柴油降量在2月份為240萬桶每日的水平,影響我國石油總量的18%左右。

從供應側來看,由於石油消費需求的大幅壓減且一季度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庫存高點,倒逼煉化企業降低加工負荷。「根據我們的數據,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的煉廠開工率較春節之前總體下降了15%,地方煉廠的開工率降幅更大達到28%。」

王利寧認為在上述因素是2月中旬以來油價不斷下降的原因之一,疫情已經對石油市場產生了明顯的衝擊,但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石油需求仍將快速回暖。

再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董秀成認為對於連續作業的上游生產企業和中游管輸企業而言,受到疫情的影響有限。下游則受大較大的影響。從原油的角度看,國內自產的影響較小,進口部分由於依存度較高則相反。

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2019年我國原油凈進口量首次突破5億噸大關,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皆破70%。

LNG遇冷

天然氣市場所受疫情影響雖然不容小覷,不同的消費用途之下,影響各異,但整體小於石油。

天然氣終端市場可以劃分為工業終端、車船用氣終端、民用氣終端以及工商業用氣終端。介質也分為管道氣、LNG以及CNG。雖然商業氣的附加值較高,用戶對價格也相對不敏感,但民用氣對於燃氣公司而言依然是最穩定、最有效的天然氣銷售途徑。

受疫情影響,居民出行意願大幅降低,因此民用氣部分的消費大概率穩中有升。工商業用氣終端消費下滑明顯。「餐飲、交通、化肥(作為原料)所受的影響不言而喻。」董秀成表示。

再看天然氣發電領域,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的發電領域的產能處於過剩狀態,天然氣發電在其中處於補充的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下滑幅度也應較為明顯。

從進口角度出發,LNG相比管道氣受疫情影響明顯,呈現旺季不旺的特點。國內LNG市場處於供大於求的失衡格局,LNG進口量受到進一步壓縮。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管學院副教授郭海濤認為,在疫情影響之下,可以觀察到的趨勢之一是國家天然氣市場的連接性正在加強。「國際上天然氣的價格前一段時間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可以說疫情的影響不僅限於對中國的天然氣市場,對整個國際的天然氣市場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們過去講國際天然氣市場是分北美、歐和東亞市場的,但現在在一定程度上它的連通性正在調整。」

幾點思考

具體到疫情對油氣行業的影響,王利寧認為將是一個短暫的衝擊,並不會改變油氣行業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他提供了短期和長期的兩種視角。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指出,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要制定明確的疫情分區分級標準。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王利寧認為上述要求利好汽柴油的消費,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國家正在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這一系列的重大的工程也在不斷推進中。「我們覺得這對柴油的消費是非常有利的。據我們了解到的消息,因為受疫情影響,國內汽車消費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排除,後續為了促進消費而出台一系列鼓勵政策。」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認為,如果疫情在3月能夠得到基本控制,汽柴油的需求在四五月份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煤油稍慢,在五月或六月有可能恢復。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前期累積了較高的庫存,二、三季度為了消耗這部分庫存,成品油價格競爭將呈現較為激烈的局面,影響煉化企業利潤水平。

長期來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能源轉型升級都需要依託油氣行業。「從幾個指標來看,千人汽車保有量約為180輛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500~600輛的水平,而化工產品的消費僅為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另外就是煉廠的產能規劃,在2025年之前還有大批的化工產能要上,所以說2030年前石油行業還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對天然氣而言,發展空間將是非常巨大的。從一組數據便可看出,在我國一次能源中天然氣的比重為8.3%左右,全球平均則是24.8%,明顯偏低的。城鎮氣化率,天然氣發電佔比亦同。由此,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判斷到2040年天然氣要在目前水平上翻番。

王利寧表示,油氣需求的增加也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包括上游的勘探開發、中游管道建設以及下游的煉廠,加油、加氣站協同高效發展,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也需要社會各類主體的積极參与。

結合疫情目前對油氣產業的影響,王利寧給出了三點思考:首先是,油氣行業涉及國計民生,是否也應借鑒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而建立相關的應急機制,以此規避供應受到擾動對經濟社會產生的進一步的衝擊;其次是,行業高質量發展仍不足,比如天然氣的利用規模仍較低,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種類,天然氣多是管道運輸,在重大衛生事件下受到影響較低,此外煉化產能過剩情況凸顯,再者是智能化數字化程度不高;最後一點是,油氣企業未來也要適應多樣化、個性化以及不確定性需求帶來的挑戰,比如疫情期間對於醫療物資需求的高速增長和成品油需求的大幅下降,企業是否能快速調整產線也應對變化,這是企業需要思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期的 的精彩文章:

結婚之前,男人最討厭談錢的女人嗎?聽聽這6個男人的心裡話!
長期不鍛煉的人,一旦開啟健身訓練,身體會有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