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際罕見病日:這些兒童腫瘤很罕見,卻離你我並不遙遠

國際罕見病日:這些兒童腫瘤很罕見,卻離你我並不遙遠

撰稿:嚴青;責編:依伊

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

什麼樣的疾病算「罕見病」?按照國際上的定義,每10萬個人里,只有65-100個人發病的,才算罕見病。按照這個定義,每種兒童惡性腫瘤,都屬於罕見病。

和其它所有罕見病患者一樣,患上腫瘤的孩子不得不面對社會關注的匱乏、相關知識的稀缺,還有藥物研發的艱難。

其實,如果把所有新增惡性腫瘤的患兒人數加起來,每年在中國就有4萬人之多。也就是說,在每1萬個孩子里,就有1.5個孩子新診斷為惡性腫瘤。

兒童腫瘤,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就在你我身邊。

幼兒園「團寵」小女孩

頑強撐過卵黃囊瘤轉移和複發

周歲生日的第二天,丫丫從睡夢中翻滾跌落,奶奶發現她尾骨上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發熱硬塊。

當時沒有人想到,這個看起來像是摔傷癥狀的硬塊,其實是一種叫做卵黃囊瘤的罕見腫瘤。

卵黃囊瘤,又叫做內胚竇瘤,在15歲以下兒童的惡性腫瘤中佔0.8%,多發生在骶尾、睾丸、陰道、卵巢和縱膈等部位。

這種腫瘤惡性程度比較高,進展很快,很容易複發和轉移,生存率不太理想。

丫丫最終確診四期卵黃囊瘤,並發現已有雙肺和淋巴結轉移。

爸爸媽媽來不及難過,帶著丫丫在家鄉與北京間的各大醫院間奔波。在手術和11次化療之後,丫丫終於正式結療。但在離她兩周歲生日還有十天的時候,異常的複查指標昭示了腫瘤的捲土重來……手術、化療,一切又從頭開始。

如今,距丫丫第二次結療已經有3年多,精力充沛的她是幼兒園的「團寵」。第一天進幼兒園的時候,她這麼介紹自己:「我叫丫丫,今年三歲,我很棒!」

邊化療邊自己吃飯的丫丫

手術後直接進了ICU

戰勝腎母細胞瘤的小學霸

2014年的大年初三,一家人吃完飯後,爸爸想摸摸芊芊圓圓的肚子,卻意外摸到了一個硬塊。一家人趕緊去了醫院。6天後,檢查報告出來,2歲的芊芊確診為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是兒童中最常見的腎臟惡性腫瘤,國外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有7.1人患病。孩子的發病年齡通常在5歲以下,平均年齡3歲。

這種腫瘤在初期癥狀有時並不明顯,大多數孩子都是像芊芊這樣,由家長在洗澡、換衣等時候摸到腹部的腫塊,才前去醫院就診。

芊媽辭去了工作,專心陪伴著女兒度過了為期8個月的治療。但這個家庭沒有想到,還有更大的挑戰在前方等著他們——結療2年後,在芊媽剛剛懷上二胎的時候,芊芊的腫瘤複發了。

又是一場漫長的治療,這次的手術非常兇險,手術後的芊芊被直接推進了ICU。芊芊非常堅強,獨自在ICU,連一滴眼淚都沒掉過。

如今的芊芊已經結束治療,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獲得過學霸獎和優秀班幹部獎。勇敢堅強的她,正在加快腳步,擁抱這個美好的世界。

治療中的芊芊,向媽媽肚子里的弟弟問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超8成猝死和心臟有關!醫生提醒:心臟最怕這10件事,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首次產前檢查,備孕媽媽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