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鈕祜祿甄嬛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的掌心

鈕祜祿甄嬛也逃不過原生家庭的掌心

終於有人來收拾房似錦了。

誰,她媽,不過房似錦不承認,說只是一個生她的人。這個媽不顯山不露水,一張口就問房似錦要一百萬。也不說要錢的動機,也不說花在什麼地方,反正就是要錢,不給一百萬,我就要撕票了。

知道的,是她媽,不知道的,以為是綁架了孫儷的蛾子。

我怎麼也沒想到,《安家》一個賣房子的劇,三天兩頭雞飛狗跳。一會是徐姑姑的媽跳樓自殺,一會是房似錦住進凶宅,一會是假離婚真出軌,一會又是啃老的兒子要在房產證寫女友的名字。

沒完,現在又來一個奇葩的母親。

應該不能說是母親,而是一個AI女機器人,台詞只有三句。打電話給房似錦,「我要一百萬」,「我今天就要一百萬」,「沒有一百萬走著瞧」,而房似錦也只有三句,「我沒有一百萬」,「我上哪去找一百萬」,「賣了我也沒有一百萬」。

這一句一句的一百萬,真的比張乘乘在門口叫哥哥還要煩人。

這個母親也是說到做到,沒有一百萬,很快就找到了房似錦,在門店大鬧。我以為終於有什麼對峙了,結果一張口,又來,「我要一百萬」,「我沒有一百萬」,啊啊啊,師父,別念了,我去給你水滴籌。

母親的大招,不是拔刀,而是,不給,我明天還來找你。

現在這電視劇里的父母,怎麼都是狗皮膏藥,粘上就甩不掉。《精英律師》里的栗娜,也是被無賴的父親要錢。到公司蹲,要不到,就跑到栗娜的家裡去,栗娜又搬走,後來又鬧到了媒體,說女兒不贍養他。

栗娜好一點的是,至少是父親鬧出病來了才出手相助,而房似錦,她媽一個小威脅,立刻掏了二十萬。

房似錦這麼爽快,讓我一度以為她有什麼把柄在她媽的手中。結果,不但沒有看到她的虧欠,反而是她的原生家庭一直在虐待她,因為房家第四胎依然是個女兒,於是母親想把她扔進井裡淹死。

不讓她讀書,被姐姐弟弟揍,爺爺偷偷給點錢,也要被嬸嬸罵。

如果是這樣的故事,按理說,早就應該像蘇明玉和趙美蘭一樣老死不相往來了。但沒想到,房似錦依然要接她媽的電話,工作地點她媽也知道,而她媽依然不知廉恥地一個勁要錢,而且一副趾高氣揚的態度。

樊勝美的母親,也要錢,但至少是心虛的,客客氣氣地,「小美呀,我和你爸可以不吃,但雷雷要吃肉的呀」。

而且要錢的金額一次也不會太大,但這個房似錦的母親,完全就像一個沒有腦子的強盜,「我要一百萬」,做了那麼多虧心事,但要起錢一點愧疚都沒有。這已經不是臉譜化的問題了,完全是沒有心。

很明顯,編劇這樣寫,就是為了凸顯房似錦有多慘,母親有多可惡。

但是完全沒有考慮真實性。母親的邏輯很感人,「我可以虐待你,但你必須供奉我」,而房似錦,老牌985畢業,銷量冠軍,連跑道房都能賣出去的人,居然會被一個不講理的母親牽著走。

牽著走也可以,但你必須給一個支撐點,沒有。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劇突然就愛上了原生家庭。每一個優秀的人都不能獨自美麗,必須要派

《精英律師》里的栗娜,精英秘書,攤上了一個喝酒無賴的父親,年輕的時候打母親,年老了想毀了女兒;《歡樂頌》的樊勝美女士,一心只想找個好男人嫁了,結果吸血鬼父母一次又一次上門;《都挺好》的蘇明玉,本來以為母親死了一了百了,結果蘇大強又崛起了;《我的前半生》的羅子君兩姐妹,薛甄珠雖然用她的演技軟化了可惡的一面,但她做的什麼事,二女兒都還沒離婚,就幫她介紹起對象。

真的是一個比一個無中生有無理取鬧無情無義。

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受害者都是女兒,為什麼,因為方便甩鍋給重男輕女。而且原生家庭的包袱都和兒子無關,一股腦地淋在女兒頭上,為什麼,因為這樣才有衝突,才有撕逼,才有收視。

我承認,重男輕女的現象存在,原生家庭的話題擺出來,也是能引起共鳴的,但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直白的表達方式。

一切矛盾直接堆上去,談不上什麼迂迴鋪墊,就是例行公事,時間一到,該去收拾女娃子了。沒有細節,沒有審美,沒有血肉,父母算不上是什麼人類,根本就是一個靶子,一個工具,一個標本。

看一個段子說,甄嬛和華妃今生都逃不過原生家庭,這是一句玩笑,但也是一句嘲諷。

嘲諷什麼,跟風。

奇葩父母有爭議,都給我上奇葩父母,原生家庭是話題,都給我上原生家庭,重男輕女上熱搜,都給我重男輕女。一開始像樊勝美,編劇還要稍微揣摩一下話術,現在,流程都不用走了,直接撕。

而且很好笑的是,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永遠要配一個不爭氣的弟弟,這不,房似錦的錢也是給他弟買房。

早年間,我們歌頌父母的犧牲精神,一水的嚴父慈母,《渴望》里的劉慧芳,善解人意,勤勞賢惠,為了收養一個棄嬰,甚至和丈夫婚姻破裂。

可能是讚歌唱得多了,也開始厭煩。尤其隨著社會進入消費時代,父母的形象也開始改變,《蝸居》里的海萍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安逸生活,不惜讓自己的親妹妹給別人當情人;《奮鬥》里楊曉芸的母親,勢力,小氣,視財如命,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雙面膠》里的婆婆把媳婦當敵人,一步步逼得兒子走上絕路。

雖然有一點污名化母親,但至少展示了個性和多面。

但是沒想到現在,走著走著又走回老路,父母的形象越來越單一。個性沒了,多面沒了,對子女的羈絆也沒了,有的只是缺點,有的只是瘋魔。我媽有時候看了都要立刻撇清干係,「我們老了不得問你要錢」。

而且都2020年了,為什麼不能睜開眼睛,社會上有那麼多種父母形象。王菲,一個趴在圍欄上叫女兒逃課的母親,李嫣溜出來,她第一句話就是,「逃學成功」;黃磊,一個罵早戀是狗屁的男人;霍思燕,嗯哼喜歡男孩女孩她都支持;還有小S,打電話惡搞婆婆,說她在緬甸被警察抓了,需要找律師,嚇得她婆婆半身冷汗,然後又哈哈大笑。

我不是說這些父母有多好,我是想說,我們父母明明有很多種很多面,但最後一上台,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確實是一個可以探索的領域,對父母的重新思考也值得鼓勵。但是你得寫得飽滿,讓人相信,要扎進生活,要有質感,儘可能的客觀,而不只是說,收割這裡的紅利,吃一嘴就跑。

而且,一般人罵兩句就算了,最痛苦的是,那些正在經歷和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小孩。他們很敏感,他們會對號入座,我們這樣不負責任的極端表達,一時爽了,只會讓他們對父母的憎恨更深。

我之前看過一個影視劇的策劃,說現在的編劇,都是找套路,劇情不按照人物的性格和劇情的設定走,按照什麼走,社會輿論走,而且優先順序極高。這一集要不要撕逼,要,誰和誰撕,派出兩個人出場,怎麼撕,誰贏比較刺激。

不必等劇的播出,熱搜詞在構建劇本的時候都已經想好了。

而原生家庭,就是其中的一張牌。為什麼都愛用,因為很好用,這個話題天生就具備對抗性,而且不必深入琢磨,看兩個社會案例,就草率地樹立一個讓人窒息的父母,也不去思考合理性,反正一擺出來就能吸引流量。

確實能吸引,但請問,這和車禍出軌癌症的狗血有什麼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 的精彩文章:

王俊凱吳磊宋祖兒,你們這寒假作業是不是交得太潦草了
霍思燕杜江帶二胎女兒「哎喲喂」出行?嗯哼貼心照顧妹妹好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