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成長心理發展五個階段

孩子成長心理發展五個階段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關於人格發展八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質分別是:

(1)嬰兒前期(0-1.5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希望品質。

(2)嬰兒後期(1.5-3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意志品質。

(3)幼兒期(3-6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目標品質。

(4)童年期(6-12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能力品質。

(5)青少年期(12-18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良好的人格特徵是誠實品質。

(6)成年早期(18-25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愛的品質。

(7)成年中期(25-60歲):這個時期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關心品質。

(8)成年後期(60歲以後):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智慧、賢明品質。

我們主要來談一個孩子從嬰兒期到青少年期成長心理發展部分普遍規律:

第一個階段,0-1.5歲,嬰兒期,

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需求是,解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簡單來講,也就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在孩子0-1.5歲這個階段,是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的重心放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上,讓孩子充滿基本信任感。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因素是媽媽的有效陪伴。

安全感好的孩子,會有愛的歸屬感,知道自己是有人愛的,是值得被愛的。孩子自尊、自信水平相對高、願意與人交往,人際關係往往較好。

二、嬰兒後期(1.5~3歲):自主與害羞(或懷疑)的衝突

1.5-3歲階段主要特徵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最迅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明確自己和世界是分離的,自己和其他人也是分離的,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孩子會產生探索的需求。

這個階段對孩子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意志力、專註力,培養好的習慣模式等很重要。

比如:孩子在探索水瓶裝水和倒水,家長卻擔心搞濕衣服等阻止孩子探索,或雖允許孩子玩,卻隔一會過去喂一口水、給一個水果,或擦手、加衣服等打擾孩子的行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停被打斷,孩子好的專註力能形成嗎?到孩子上小學或長大,又去抱怨孩子專註力不好影響上課和學習?

關健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事半功倍!

三、幼兒期(3~6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們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孩子絕大多數的能力雛形都是在這個階段迅速發展,包括心理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個階段的孩子最為關鍵的心理發展任務是探究。

1.5-3歲是探索期,探索是認識事物的表相而進行的行為,而3-6歲的探究期則是為了深入的認識事物而進行的行為,這個時候就不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會在了解事物表相之後,繼續深入到事物的內在規律,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探索,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內在究竟是什麼。

孩子探究的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內在能力,都會逐漸在這個階段得到迅速的發展,比如孩子的學習力、想像力、創造力、責任感、勇氣、挫折抵抗、問題解決、情緒管理等等。

「3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是孩子成長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期!

其次,這個階段還有一個顯著的心理發展需求,人際交往。

3-6歲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的階段,在幼兒園裡,不論孩子是否願意,都需要主動或被動的與他人接觸和交往,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期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班、中班、大班)

(1)、3~4歲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1、 行為受情緒支配 3~4歲的幼兒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會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 愛模仿 3-4歲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可能也想玩這個;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想要這個。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由於3-4歲幼兒思維很具體,很直接,只能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對幼兒提出要求也要具體,同時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講反話很可能是無效的,孩子聽不懂或不會聯繫。

(2):4~5歲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4、5歲幼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顯得非常活潑好動。

1: 愛玩、會玩 幼兒都喜歡玩遊戲。但3歲幼兒雖然愛玩卻不大會玩,5、6歲幼兒雖然愛玩,但由於學習興趣日益濃厚,分散關注,遊戲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4、5歲孩子屬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已經能計劃遊戲內容和情節,會自己安排角色,怎麼玩,有什麼規律,不遵守規則應怎麼處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遊戲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有時還需要成人幫助和解決。

2: 活潑好動 4、5歲的中班兒童介於小班大班之間,既不像3歲孩子那樣「乖巧聽話」,又不像5、6歲那樣「懂事「,這階段孩子主要特徵更「活潑好動」,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發現,4、5歲是幼兒許多心理品質發展最快的時期。

3: 思維具體形象 4、5歲兒童的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幼兒思維。解決簡單問題時可以不再依賴實際的嘗試性動作,但必須藉助於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響他們的思考和對問題的理解。 比如,在他們的頭腦中,「兒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輕人,而長鬍子並滿臉皺紋的人是「爺爺」的特點,因此,當聽人說某個符合爺爺特點的人是某某的兒子時,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這樣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帶苦味的東西」;而孔融「讓梨」,是因為「他人小,大的梨吃不了」。


(3):5~6歲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1: 好學、好問、好探究 5、6歲兒童不光問「是什麼」,還會問「為什麼」?

好學、好問是求知慾的表現。甚至一些淘氣行為也反映兒童的求知慾。這個年齡的孩子也特別喜歡拆拆卸卸,他們把玩具汽車拆開,是為了看看它裡面有些什麼,為什麼會動?為什麼會發音?想拆收音機是要找裡面說話的阿姨。所以家長應該保護幼兒的求知慾,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或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也儘可能為幼兒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擺弄的材料,支持他們的探究行為,對探究過程中的不良行為多採取接納、寬容的態度,並在他們需要時可以適當提供幫助。

2: 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 5、6歲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們已經開始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能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的屬性分類;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開始萌芽,可以進行簡單的科學教育,參觀科譜知識類,多接觸大自然,引導他們去發現事物間的各種內在聯繫,促進智力發展。

3:個性初步開始形成 5、6歲兒童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他們開始顯得比較有「主見」,有了相對穩定的人格和行為方式;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膽小害羞,有的好動,有的安靜,有的自尊心很強,有的溫和,有的愛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現出繪畫才能等等。

四、兒童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3-6歲階段是孩子能力高速發展的階段,6-12歲階段是孩子能力凝固成型的階段,所以3-6歲如果已經錯過了,6-12歲階段盡量要把握好,這是孩子調整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發展得相對比較完善了,部分能力接近成人的水平了。

這個階段心理成長的關鍵任務是能力,通過競爭形成的能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進入競爭狀態,也對競爭特別感興趣,一個普通的行為,引入競爭概念,孩子更多願意積极參与,這個階段的孩子通過競爭去體現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同時也通過競爭去優化和調整自己。 這個階段發展如何影響孩子許多優秀內在品質,比如堅毅、自控力、同理心、進取心、自尊心,同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比如表達能力、抗挫能力、面對挑戰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如果發展不太好,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狀態,不願意嘗試、不願意與陌生人交流、不願意對外表達等等。

五、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青春期是一個發展時期;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育成熟的時期;

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

孩子的自我意識在青春期會出現質的變化,追求人格獨立和自主,獨立性增強。 青春期更容易成為叛逆期,是因為絕大多數家長骨子裡認為孩子還小還帶有控制孩子的思想,可是孩子卻常常以激烈的反抗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青春期的孩子已經不願意接受被成人控制了。

青春期最主要的心理特徵是自我意識完全獨立,形成了真正的我。這個階段發展出來的心理特徵大多是人生方向、內在動力、社會性、自我定位、世界觀和價值觀等等。 這個階段和孩子相處建議:完全當大人對待。尊重、民主、自由、引導為主旋律。

青春期最關鍵的教育點是親子關係的處理,親密而又不越界的親子關係。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針對不同階段生長發育的特點及心理發展普遍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給予孩子需要的教育和幫助,不拔苗助長、也不錯失好時機,特別在陪伴孩子成長0-12歲的關鍵期,明白孩子所需,如及時雨般恰如其份,灌溉孩子營養所需,為孩子一生打下紮實良好的基礎,事半功倍! 不留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乾貨 《學前教育心理學》複習資料之名詞解釋
發現孩子成績退步,家長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