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是孔子臨終的感悟,僅僅三句話,卻不失聖人本色

這是孔子臨終的感悟,僅僅三句話,卻不失聖人本色

孔子是封建社會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人物,在絕大部分時期,他的思想成為了王朝的正統。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當然有功有過,但如果考慮到歷史局限性,孔子確實不愧於聖人,他的思想永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早幾年,網路瘋傳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子壽終錄》竹簡,就是孔子的臨終遺言。這個消息官方從沒有予以證實,而且就其內容來看,並非儒家治國理念,倒像是法家《商君書》里的統治之術。文風更偏向白話文言文,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筆調相差太遠。更可笑的是,其中一個「錦食玉衣」的成語,出自孔子死後一千多年的北魏。

其實,孔子去世的場景,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是有記載的。魯哀公十六年時,孔子生病,自貢前去探望他。當時孔子拄著拐杖在門口散步,看到子貢後說:「賜(子貢名端木賜),你怎麼才來啊!」接著,孔子以凄涼的口氣唱了一首歌:

太山壞乎!

樑柱摧乎!

哲人萎乎!

唱完之後,孔子又對子貢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坐在兩根柱子之前接受祭拜。先秦時期,夏朝人死了,靈柩要安放在東面的台階上;周朝人死了,靈柩會停在西面的台階上;商朝人死了,靈柩是要放在正堂兩根柱子中間的。孔子正是殷商的後代,所以他認為自己命不久矣。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孔子在七天後就離開了人間。他的這首歌,就是自祭詩。在沒有確鑿可信的發現前,這也就是孔子留下的遺言。儘管內容簡短,儘管是在生離死別的關頭,卻豪邁不已。

第一句「太山壞乎」就展現了無盡的豪情和自信。這裡太山並不是山西太原的名山,「太」通「泰」,指的是山東泰山。泰山對於孔子來說,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作為山東人,這座名山不僅僅寄予了家鄉情懷,更是賦予了俾睨天下的雄心壯志。所以,《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為一婦人哭而慨嘆「苛政猛於虎」,是孔子路過泰山之時;孔顏對話多次發生在泰山,也因此有了名畫《望吳門馬》;孔子擔任大司寇,「攝行相事」時,參加夾谷之會,就是泰山附近的萊蕪境內。當時古人活動範圍小,孔子周遊列國,也不過是魯、豫、蘇、皖、冀五省活動而已,所以他一直認為泰山太過高大,對其盡情歌頌。

在這句話中,應該蘊含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孔子認為泰山是華夏正統的象徵,而當時正處於禮崩樂壞的時代,他極力恢復周禮,以此穩定天下卻不成功,這當然是「太山壞乎」。另一方面,孔子也以泰山自比,在生命的盡頭,展現了高度的自信。

如果說第一句的後一層意思,有人會不以為意,那麼第二句「樑柱摧乎」就更加明顯證實了這一點。樑柱就是頂樑柱,古代木質建築最重要的支撐,地位非常重要。孔子這麼一說,是不是大言不慚呢?

要知道,當年是百家爭鳴的年代,不僅有儒家思想,還有道家、法家、陰陽家、墨家等等流派。在當時,儒家不但沒有什麼優勢,而且在弱肉強食的春秋戰國時期盡顯頹勢。孔子周遊列國,就是兜售自己的理念,然而幾乎沒有哪個國君採取他的建議,他自己也感嘆如同喪家之犬。

然而,孔子卻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信仰,也沒有去修正學說以迎合當時的統治者。他認為自己理念,就是拯救蒼生的真理,即便是暫時埋沒,遲早也會放出耀眼光芒。這是一種高度的自信,在臨終時孔子的信心一直沒有減少,歷史也證實了他的偉大。

相比之下,孔子最後一句「哲人萎乎」似乎還過於謙虛。在這裡,孔子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哲人,一個思想家。他不知道,自己死後的地位卻超越了任何王侯將相,成為了聖人。這個詞的含金量舉足輕重,此後的文人,哪怕向他靠攏一點點,都要經過無數艱辛努力。

其實,小珏對《史記》的內容,向來就是半信半疑的。司馬遷描寫得太過活靈活現,反倒讓人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但是,關於孔子臨終的這三句詩歌,我覺得倒是很符合當時的心境,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畫聖吳道子傳世佳作——先師孔子行教像
朱元璋一生殘忍,卻做了一件好事:永不錄用孔子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