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教育中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思維模式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是指學生對自身能力(如智力、數學等領域的能力,自身的個性和創造能力)的認可。

支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學生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得到發展或「成長」。與此相反,另一種思維模式稱為「固定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是指學生的能力生來就固定了,並且無法更改。

哪種思維模式,能夠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呢?

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Carol Dweck和兒科醫生Claudia Mueller於1998年提出。在他們的研究中,在參與一項任務後,一些小學生得到了對自身智力等能力的稱讚,另一些學生得到了對自身付出努力的稱讚。

研究人員監測了學生在隨後一項更困難的任務中的感受、想法和行為。

研究發現,那些因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學生更有可能堅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更有可能向他人尋求關於如何改進的建議。而那些被稱讚聰明的學生不太可能堅持完成難度更大的任務,也不太可能尋求同伴的建議和反饋。

研究人員由此推斷,比起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更不利於學習。這一觀點得到了認知和行為科學的支持。

尋求依據

一個多世紀以來,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思維的概念,思維是指人們所擁有的一套假設或方法,以及這些假設或方法如何影響動機或行為。

成長型思維起源於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Alan Bandura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積極自我效能的社會學習理論。積極自我效能是一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的能力的自信和認可。

成長型思維也是對1980-90年代成就取向研究的重新定位。這些研究認為,人們可以採用「掌握導向」(目的是學習更多)或「表現導向」(目的是展示他們知道的東西)來取得結果。

「成長型思維」的觀點與大腦可塑性(大腦根據經驗進行改變的能力)以及任務激活和任務負激活的腦區活動(在目標導向的任務中被激活的腦區)的理論是一致的。

成長型思維理論能夠預測學習結果,影響干預結果,這些也都得到了證據的支持。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模式會影響數學和科學成績,影響學習能力和應試能力。

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善於處理情緒問題,而那些不認為自己有學習和成長能力的人更容易產生心理壓力。

但這一理論並沒有得到普遍支持。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其成長型思維無關。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於學生看待該思維的方式。

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對特定的學科或任務表現出不同的思維——成長型思維或固定型思維。根據Dweck的說法,每個人實際上都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混合體,這種混合體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改變。

這表明,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它還表明,一個人在任何時候的心態都是動態的,且隨環境改變。

教授成長型思維

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教學計劃對思維理論進行了評估。2018年的一項分析回顧了一些探討增強學生成長型思維的干預措施是否會影響學業成績的研究。分析發現,教授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很小。

但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對於社會經濟背景較低或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來說,教授成長型思維模式是有效的。

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教授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學生成績沒有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固定型思維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好。考慮到人類理解和學習過程的複雜性,這些負面的發現並不令人驚訝。Dweck和同事們注意到,學校的環境和文化決定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效果能否持續。

研究表明,老師和家長的心態也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成長型思維的老師所教授的中學理科學生比那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老師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好。

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小學生對自身發展潛力的認知與老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看法有關。在另一項研究中,父母被教導要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孩子的讀寫能力,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結果,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得到了改善。

思維理論似乎把兩種不同的現象合併起來,這兩種現象都需要在教學中加以考慮:一個是人的實際能力,如智力,另一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

學生應該了解並重視自身的能力,還要知道,自身的能力是不夠的,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發展和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要確保不向孩子傳達「能力是固定的」等觀念,而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天的努力,都讓你比前一天更好。」

怎麼訓練成長型思維?

第一步,帶孩子理解大腦的可塑性。

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一樣,可塑性很強。大腦中神經元之間負責傳遞信息的組織叫做「突觸」,突觸會根據環境的刺激不斷生長。當我們每次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新的知識,迎接新的挑戰,就會產生新的突觸。當強化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時,突觸就會得到鞏固。而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的大腦灰質,就是從這些新的突觸中形成的。也就是說,經常通過思維訓練,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

第二步,更加註重孩子努力的過程。

與結果相比,我們更應該注重努力的過程。如果孩子在學習時聽到別人對你說「你真聰明,做的太棒了」,或者是「你很努力了,但你可能並不適合做這件事」,這些以能力和結果為中心的評價往往會使孩子在後續呈現固定型思維特徵。因為孩子會無意間把自己和結果聯繫在一起,如果自己努力過但沒有獲得好的結果,就會選擇迴避挑戰,從而避免失敗。

但如果孩子聽到的是「你對這件事很負責任」、「你做的這些嘗試很有效果」,這些以行動和努力為中心的評價往往會使孩子在後續趨向於成長型思維。因為孩子會把自己和努力掛鉤,並對自己的努力過程進行反思,做出一些優化和改善。所以不妨經常在做事的過程中,對孩子的過程多進行一些肯定和鼓勵。

第三步,引導孩子敢於跳出舒適區。

為了訓練和強化成長型思維,我們就必須經常讓孩子學會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那些不願意跳出舒適區的人,往往會把取得的成果歸功於自己的天分。這樣的話一直成功還好,一旦遭遇失敗,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天生沒有這個能力,根本不會去思考做事的過程,去反思究竟為什麼會失敗。

經常跳出舒適區,會促使孩子從固定型思維轉化為成長型思維。因為原本不會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才能稱之為挑戰,一旦孩子嘗試去迎接這些挑戰時,就會把目光聚焦於努力的過程,想方設法來提升自己,從而贏得這些挑戰。

腦課堂FM

面對一個對孩子而言稍稍偏難的問題,你家孩子會如何應對?

在這個TED演講中,Carol Dweck教授描述了兩種不同的應對心態:我還不夠聰明,或是,我正在解決的路上。

演講開頭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芝加哥有一所高中, 那兒的學生畢業前要通過一系列課程, 如果某一門課沒有通過, 成績就是「暫未通過」。

如果你某門課的成績不及格, 你會想,我什麼都不是,我什麼都沒有學到。

但如果你的成績是「暫未通過」, 你會明白,學習的步伐並沒有停下, 你還需逐步向前,爭取未來。

「專註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帶孩子一起點開這段演講吧!

參考:

https://theconversation.com/you-can-do-it-a-growth-mindset-helps-us-learn-127710

編譯:唐培

排版:林彤

審校:李婧(皮主編)

審核:林思恩

應廣大家長的要求

由腦科學專家林思恩博士領銜

中科院腦科學團隊研發的

【探悉-七維專註能力譜】21天訓練營終於上線啦!

· 在第一期的7天訓練營我們獲得了廣泛好評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腦科學揭秘:孩子在青春期變化巨大,答案都在大腦里!
讓孩子假裝開心?可能既傷心又傷腦:研究發現,過度自我控制,可能降低孩子的執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