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藏傳佛教在國內外的分布

藏傳佛教在國內外的分布

藏傳佛教自形成以來,由於傳播線路和傳播者的不同,先後形成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等派別。格魯派的誕生,標誌著藏傳佛教教派的最終形成,同時藏傳佛教也進入以格魯派為主導地位的歷史時期,並以拉薩為整個藏傳佛教的中心。

這種局面的形成,有著歷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若從世界範圍來看,藏傳佛教的傳播分布很廣,在有的地區也並不以格魯派為主導,這種情況在國內外都存在。

藏傳佛教在國內的分布

藏傳佛教主要分布在我國五大藏區(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和內蒙古自治區。這是相對集中的地區,另外在東三省蒙古族同胞生活地區,藏傳佛教也有一定的傳播。如遼寧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在民間稱為「東藏」明清以來,鼎盛時期建有大小寺廟360多座,其中僅瑞應寺就有「有名喇嘛三千六,無名喇嘛數不清」的說法。

有清一代,由於宮廷皇室信奉藏傳佛教和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從而在京城、承德和五台山修建了數量眾多的藏傳佛教寺院,承德由此成了我國內地藏傳佛教的傳播中心,藏傳佛教文化在承德周邊有一定的輻射度。

從民族成分而言,藏傳佛教信眾主要以藏族、蒙古族為主,以及生活在藏區的漢族。此外,還有門巴、諾巴、土、裕固、納西等兄弟民族也信奉藏傳佛教。尤以土族為全民信奉藏傳佛教的代表。歷史上土族高僧輩出,湧現出了章嘉、土觀大呼圖克圖等藏傳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五大藏區之一的青海,果洛州的藏傳佛教寺院,寧瑪派和噶舉派占絕對優勢,此外還保留有十分少見的覺囊派寺院。這一情況在四川甘孜州和阿壩州也存在。西藏本土而言,山南地區仍有一定數量的竹帕噶舉寺院。

藏傳佛教在國外的分布

藏傳佛教在國外的分布主要分為兩部分。

其一:和西藏、雲南接壤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不丹、尼泊爾、印度(錫金)、巴基斯坦、緬北地區,孟加拉國。其中的不丹王國,是目前唯一將藏傳佛教定為國教的國家。不丹全國有75%的人口信奉藏傳佛教噶舉派。

尼泊爾是整個藏傳佛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國家。

佛教最初由印度傳入西藏的路線之一就是經由尼泊爾。對藏傳佛教形成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蓮花生、龍樹等印度佛教大師,都是首先在尼泊爾一帶修鍊和弘法,之後才進入西藏弘法。藏傳佛教形成各具特色的教派之後,出於弘法和其他原因,各教派又陸續回傳至尼泊爾,在尼泊爾修建了數量巨大的寺院,至今,尼泊爾境內保留有3000多座藏傳佛教寺廟。

這些寺院中分屬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等派,其中格魯派寺院只佔很少的比例。除此之外,尼泊爾至今還保留著一千多年來,不同時期前來弘法的藏傳佛教大師當年活動時的聖跡。如加德滿都,有一座蓮花生大師取得大手印最高成果的靜修洞。其他如瑪爾巴、米拉日巴等尊者靜修時住過的山洞等,也是至今保存完好。

其二、蒙古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聯邦境內

蒙古人民共和國是蒙古族組成的單一民族國家,全民信奉藏傳佛教。單就地域面積而言,是國外藏傳佛教分布最廣泛的國家(地區)。

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藏傳佛教分布,集中在四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共和國: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圖瓦自治共和國、阿爾泰自治共和國、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影響,這四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自治共和國,有著藏傳佛教信仰傳統和基礎。尤其以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為主,藏傳佛教在近年來有復甦之勢。

此外,近幾十年來,藏傳佛教在歐美等國家也有一定程度的傳播。但這些國家的人,普遍將佛教(藏傳佛教)視為一種禪修,用來調養心身和休息。從根本上而言,是將佛教作為一种放松的工具,不算是真正的信仰。藏傳佛教在這些歐美國家的傳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正信的佛教|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3種徵兆,往往好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