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慈善不簡單,看看你在第幾層?
儒家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儒家提倡發自本能的善,如惻隱之心是人所本具的,由本具的惻隱之心,而引發的善是一種天良的流露。如果經過後天的比較,覺得「做好事可以贏得大家的尊重」、「做好事能給我帶來社會財富」,以這樣的心態對比之後再去行善,就是一種後天的善,很有可能是偽善。發自本能的善與經對比而產生的善,兩者相較,一定是本能的善更具正能量。
慈善的本質
我們把本能的善稱為「感性的善」,把後天對比產生的善稱為「理性的善」,這兩種善社會都需要。「感性的善」是人為善的最初本能,以「感性的善」為動機,保護這種善意的本能,然後延續它,使它變成理性的,變成一種為善的堅持,進而把為善制度化,使其成為有規劃、有組織、有計劃、可實踐的「理性的善」,這樣才能在更大範圍造福社會。當我們實施「理性的善」時,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要做?我當時的動機是什麼?這即是佛教所講的「不忘初心」。
所以「理性的善」要不斷地用「感性的善」來修復,讓「理性的善」能回歸到為善的初心。「感性的善」要通過「理性的善」去實踐,形成規模化、組織化,進而利益社會、造福社會。
慈善的境界
佛教有三種境界的布施: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布施是在物質、肉體層面的布施;法布施更偏重於精神、智慧的層面;幫助治癒眾生身體和精神的疾病,救眾生於塗炭的恐懼,是無畏布施。
雖然財布施,能幫助眾生解決物質上的拮据,予眾生以暫時的安樂;但眾生內心的煩惱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待因緣具足了,再啟以智慧,進行法布施;眾生依法修持,最終解決了物質和精神上的困境,達到生命的圓滿,遠離怖畏,跳出三界,這就是無畏布施。所以財布施只是與眾生結緣的一種方便,其究竟目的還是為了施眾生以無畏,幫助有緣眾生超越生死,解脫輪迴。
在佛教中,一個人能夠做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證明他的佛教修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這時候他來做財布施,因為懂因果,他會更加智慧和謹慎的善加利用所有善款。
法布施與無畏布施
我們沉淪三界,為貪嗔痴所惱,每個人自身的煩惱都足以打倒我們。一個擁有大量財富的人,可能是精神的貧乏者,也可能是人生方向的迷失者。怎樣才能不被負能量所控制,把生命釋放在一個祥和陽光的生命狀態?這就需要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除了由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危機之外,人自身的精神狀態、人生的迷失是更大、更普遍的一個危機。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佛教法布施和無畏布施的範圍更加廣闊,服務的人群更加廣泛,能更加有效地解決社會危機。
法布施和無畏布施是佛教不共的,是社會上很多慈善團體無法企及的,是慈善的「藍海」區域,空間廣闊,非常重要,卻少有人能做。有條件的話,佛教徒應當更加註重法布施和無畏布施,因為這是由佛教的能力所產生的一種社會功能,也是現代社會人們最迫切需要的,這才是真正的慈善。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經典回顧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