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不比巴雷特遜色,用大炮後坐原理的獵豹狙擊槍,匈牙利的重器

不比巴雷特遜色,用大炮後坐原理的獵豹狙擊槍,匈牙利的重器

獵豹反器材狙擊槍(也被譯為傑帕德狙擊槍)是上世紀80年代末由匈牙利研發的裝備,雖然它的名聲遠不如巴雷特等裝備響亮,裝備數量也十分有限,但是它的整個家族卻一點也不遜色,最新型號甚至帶有一點未來科幻感。

上世紀80年代是反器材狙擊槍崛起的時代,說到底它就是對二戰時期的反坦克步槍的升級型號。當時匈牙利需要一種類似裝備,用來反輕型裝甲、摧毀爆炸物等用途,於是傑帕德公司展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

軍方對這種新式裝備要求挺高的,要求它的後坐力不能大於蘇式的SVD狙擊步槍,精度和射程又必須提升,重量不超過16千克,長度不超過1.5米。經過初步的設計,公司定型了單發射擊和半自動兩種結構型號。

不管是單發還是半自動模式,都採用了大炮的管退式后座,發射12.7毫米口徑子彈。1987年12月,公司展開了相關的測試工作,在發射B-32型穿甲燃燒彈的時候,在100米處能夠擊穿20毫米厚鋼板,600米處則能擊穿17毫米厚鋼板,同時600米處也能擊穿200毫米厚的混凝土牆。

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可靠的,達到了實戰需求,不過測試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為了能讓彈藥有足夠的加速,槍管長度達到了1.1米,整槍長度約1.6米,超過了軍隊的要求;其次沒有槍口制退器的情況下,槍管后座行程太長,過大的運動會導致子彈頭在還沒有出槍口的時候,槍管上揚影響精度;另外槍支重量也不輕,無法像傳統狙擊步槍一樣持握。

經過重新修改,壓縮了復進簧,使后座行程降低到約100毫米,精度得到了保證;槍托改為可收縮的直槍托,長度也符合了需求;安裝了槍口制退器進一步降低了后座力;槍支可以直接安裝在PKM機槍的三腳架上,增加射擊平穩性。

率先推出的型號式1988年的「獵豹」1型,它為單髮型號;第二個月,可以安裝5發彈匣的半自動型號問世,;2個月後「獵豹」3型問世,這是「獵豹」1的改進型,帶有雙腳架和高倍光學瞄準鏡。

經過多輪的測試,1990年2月正式定型了「獵豹」M1型。這是一種單髮結構的反器材狙擊槍,它主要是在「獵豹」3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沒有傳統的槍栓,而是整合到了握把上,通過向右上方旋轉握把90°,再向後拉,就能排出空彈殼重新上彈,準備好下一輪射擊。另外槍的瞄準具、制退器、機匣等也稍有改進。

同年晚一點定型的還有「獵豹」M1A1,這款槍改為14.5毫米口徑,重量增加到21千克,但是打擊威力也提升更高。

這兩款槍的射擊精度都不錯,據稱M1在測試的時候,連續5發子彈射擊,在1200米處散布在半徑25厘米內,雖然比起世界先進水平有所差距,但作為反器材武器已經足夠了,匈牙利很快購買了25支,用來處理可疑的爆炸物等。而M1A1則在1800米處用3發子彈擊毀了一個靜止的直升機靶子,並在1200米處準確命中人形靶。

單發版本的發展順利,半自動版本也沒有閑著,以「獵豹」2為基礎定型的「獵豹」M2採用了無托結構,這樣能夠縮短長度,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彈匣位於握把的左邊,關於彈匣容彈量,一些文章現實有5、10發兩種,但是個別文章稱有20發,個人認為這是不真實的,要知道20發12.7毫米彈藥會嚴重影響槍械重心,對於需要精確射擊的反器材狙擊槍來說並不是好事。

再往後傑帕德公司又陸續拿出了M3、M4、M5系列,性能都大同小異,能夠通過更換部件在12.7毫米口徑和14.5毫米口徑之間轉換。

最新的型號是M6,這款槍仍然採用了無托結構,彈匣緊貼握把後方,有一個雙腳架,槍管長度由1125毫米下降到730毫米,是一款緊湊的大威力反器材狙擊槍,整體性能與緊湊型的巴雷特不相上下,但是轉換成14.5毫米口徑後,威力明顯上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飛在天空中的香蕉,美國H-21直升機,丑萌的外表下是扛凍的身體
美國第一代通用機槍M60,源自二戰德軍技術,美特種部隊仍然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