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腦進化之路——打通知識管理的任督二脈

大腦進化之路——打通知識管理的任督二脈

方法和技巧永遠只是工具,內心的熱情和天賦才是讓生活創造精彩奇蹟的劍刃,我們應該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自己的熱情和獨立的思考

成甲先生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閱畢,相較於傳統知識管理的書籍,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獨創性地提出了臨界知識這個概念,並且認為相較於怎麼收集信息、管理信息等技術效率的提升,知識管理最核心最本質的應該是認識效率的提升,為此,作者給出了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和操作方法。

何謂臨界知識?

在本書中,作者提到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臨界知識,作者給它的定義是:可以發生裂變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我有兩個理解

那天我帶孩子去學架子鼓,對於一個5周歲的小孩,我很感興趣老師怎麼教,第一節課老師就教一個基本動作「左,右」,後來,我理解了,這個一左一右的打擊平鼓是架子鼓敲出一切律動聲樂的基礎,後面整個節奏就是這個基本動作的變式和組合,比如「左左右」「左左左右」「左右右右」等等。再通過速度快慢、力度輕重,以及鼓鼓之間、鼓鑔之間的轉換,加上節拍的變化,就敲打出一曲和諧的樂章了。這個一左一右就是我理解的基本規律,即事物發展的底層推動力,和中國傳統道家講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應該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我的第一個理解。

作者在文章後面提到了複利效應、概率論、進化論等臨界知識,從這些具體列出的臨界知識來看,所謂臨界知識應該是指具有普遍意義的、相通的事物運動模型或底層路徑,通常命名為「效應」「原理」的東西。臨界知識一般是數學的、物理的、化學的領域的,也可以是經濟的、心理的領域,二者的區別就是前者是屬於自然科學領域,相對來說更實證,更徹底,後者屬於人文科學領域,相對來說主觀的、假設成分存在多一些。這是我的第二個理解。

為什麼要學習臨界知識?

這涉及到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麼要學習?其二,為什麼要學臨界知識。

數據、信息和知識三者之間,作者認為,零散分布、未經整理的是數據,為人類所認知、整理的數據為信息,能夠帶來行動改變的信息才是知識,學習知識目的有三個:解釋問題,解決問題和預測問題。我的理解是,我們人類的所有知識本質上都是發明而非發現,也就是說我們的所有概念、名稱、規律、原理都是我們通過反覆觀察、假設、推理、驗證得出的,區別只在於哪個更接近真實,因此,探索永無止境。學習的本質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設來替代我們過去相對不合理的假設,從而讓我們的決策質量更高。

學習臨界知識是因為我們還是相信事物的運動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事物之間的關係不會是簡單的A導致B這樣的因果關係,而是各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動態系統和網路結構。而臨界知識能夠超越對事物發生的現象解釋,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直指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解釋問題更究竟,解決問題質量更高,對預測問題發生更具指導意義。

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和方法

臨界知識的思維建立在兩種心態之上:綠燈思維和以慢為快

綠燈思維的邏輯前提是我們看到的事物是我們想看到的,因此,我們要保持空杯心態,勿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對各種現象、各種觀點保持包容,不輕易持立場和觀點。綠燈思維最大敵人是習慣性防衛,表現為把別人對我們觀點的質疑理解為對自己的否定,常常為維護面子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從而導致偏見和狹隘。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我們天生有懼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的基因。對策就是將我和我的觀點、情緒、看法區別開來,正如佛法所說「我是我的觀察者」。再明白的一點就是,我們真正的尊嚴不是在別人駁倒自己時去維護面子,而是從中發現改進和成長的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慢為快並不是簡單的速度降下來,而是強調用慢功夫解決真問題,即對於讀書中基本概念、有啟發的觀點和沒想明白的問題,不惜花時間去思考,去打通知識阻塞,實現融會貫通。

臨界知識的底層方法:反思,以教為學和刻意練習

為什麼需要反思呢?反思不是總結,不是對結果的回顧,而是對過程的復盤,對原因的思考。我們的現有行為方式都是我們以前養成的習慣,表現為大腦的路徑依賴,即跳躍性假設,導致的結果是從事實直接到假設,然後產生行為,而將大腦的解讀環節給跳過了。為了避免大腦開啟這種自動駕駛模式,因此,有必要進行反思。正如書中所言,我們相信什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繫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效能,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改變我們對經驗的解讀方式。

反思除了開啟大腦的解讀模式,減少自動駕駛的發生進而升級我們的認知以外,還可以產生新知識,檢驗已學到知識是否用起來的好方法。如果我們再經常問這個方法還可以用在什麼地方,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無形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了,而對標管理的確是學以致用的最好形式了。

怎麼開始反思呢?作者給到的建議是從小事做起、案例化處理以及培養寫反思日記。

以教為學與「輸出倒逼輸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要教別人所以自己首先要理解掌握自己所學,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次要有溝通姿態和技巧,能夠主動充分了解不同的觀點並予以論證解答。其三,以教為學還有相應的替代方式如寫作、複述等。最好的辦法是看完每階段文章,傾聽對方講話時,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這樣既確保理解的準確性,又使得新信息與舊經驗聯繫起來,增強了記憶。

刻意練習是建立元認知基礎上的不斷反覆不斷修正直至形成肌肉記憶,它有兩個特徵:一是抓住問題的本質進行練習;二是大量地持續練習。在這個章節里,作者提到了知識小圈、能力單元和認知框架,在我看來,這和李笑來老師得到訂閱專欄中提到的「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以及之間清晰、準確、必要的聯繫」含義是一樣。這裡面作者還介紹三種小技巧:記錄、回顧和付費購買。

為什麼要記錄與回顧,答案是記錄與回顧可以減少認知失調從而讓我們的大腦更真實的反映現實。認知失調即認知失真,為什麼呢?我們大腦會欺騙我們自己?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往往超出了我們認知的「視界」,而回憶往往伴隨著對過去經歷的重構。

所謂「視界」就是我們大腦能夠真實反映現實的時間閾值,這往往是十分短暫的。有個典故叫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駱駝的死因是歷史以來諸多因素導致的,而我們卻往往只看到那個稻草而看不到那諸多因素,這是因為同段時間上同時發生了很多事情,諸多因素交織夾雜其中,我們僅憑記憶是無法清晰地識別出這些因素,形成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的。這也是為什麼電影里的愛情總是美好的,且不說電影的虛構因素,即便是紀實電影,也是通過剪輯出人生的片段串聯成完整一體來呈現主題,而在現實中這些片段如同碎片,散落在人生的長長河流中,這樣的主題就超出了我們的「視界」。「視界」雖然短暫,但是我們可以靠記憶啊?答案同樣令人失望,因為記憶同樣靠不住。之所以如此,就在於記憶是選擇性甚至串改性的,這一點你只要想想為什麼回憶中的痛苦都成了美好,家鄉都成了鄉愁就明白了。

學習臨界知識的進步路徑

我們反覆強調的臨界知識核心是用更底層、更可靠的學科研究方法、思想和結論來處理問題,如何找到這些更加底層、更加可靠的臨界知識呢?作者給出了六點建議:1、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2、找出最重要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3、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解釋這個知識;4、沒有解釋原理時想辦法自己創設並論證;5、藉助外部資源掌握臨界知識;6、刻意練習掌握臨界知識。

值得一提的還有預見性認知,作者提出一個公式,預見性認知=影響問題發展的結構 具體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如何提高自己的預見性認知呢?一方面,必須告別應激性反應和單因果思考方式,建立結構性反應和系統性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多問問題,問好問題。作者有個觀點好答案來自好問題,怎樣提出好問題呢?作者認為問題有三個層次,現象層面、技術層面和底層規律,好問題均是從底層規律提出的。

通過臨界知識的認知,最終落腳點是構建屬於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的鍛煉最好的辦法就是跨界,通過提升自身的多維競爭力,實現多維能力並聯,你就能超越很多人。

介紹幾個臨界知識

文章最後一章專門介紹幾個有用的臨界知識,現專門羅列出來:複利效應、概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和二八法則。下面,用每個知識用簡單一句話概括說明:

複利效應:做有利於成長的事,每天進步一點點。

概率論:為大概率堅持,為小概率備份

黃金思維圈:whatàHowàWhy

進化論:找到人脈中心,找到領先者;擁抱變化,最小成本試錯。位置比努力重要

系統思考:思考關係,分析結構;快速試錯,佔領信息制高點。

二八法則:人脈的20%非重複關係人發揮80%作用

總結

臨界知識告訴我們但凡具有普遍規律性的東西均是跨界的產物,傳統的劃分學科適應了工業時代的需要,然而卻在認知上挖了很大的一個坑,將人為的分科視為客觀的真實,掌握臨界知識就是要打通學科界限,強調融合整體。對於成長,我們應當把時間當作朋友,引入時間的維度,日拱一卒、以慢為快,養成記錄、回顧、反思的習慣,對標管理,耐心踐行;對於學習,記住喬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記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多嘗試,多練習;在思考問題上,記住透過現象看本質,記住全面、聯繫和運動的觀點看問題,多問為什麼,多思考背後的邏輯和模型;在決策上,記得做大概率的事,為小概率備份。

V公號搜:大腦幫(Brainlearning)關注!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腦幫 的精彩文章:

儒釋道三家精闢論述: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成大事者的六個品質,九種心態,九種能力,九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