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三位中國人,在國內不受國人重視,可一到日本卻被供為「神明」

這三位中國人,在國內不受國人重視,可一到日本卻被供為「神明」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泱泱大國,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我國古代,更是四海之外皆來朝拜,我國也因此成為其他國家追求進步的目標。

我國的影響力不僅表現在軍事政治等方面,還有文化,很多國家都曾來我國學習中國文化,所以現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比如日本,他們的文字中就有不少是漢字。

日本不僅崇拜我國文化,連我國的歷史名人也極受他們的尊敬,其中有三個人在中國不受重視,但是到了日本卻被他們奉為「神明」。

第一個,王陽明。他是明朝時期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也是陽明心學的創立人。他的學說在明朝時期影響極其深遠,甚至傳播至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國家。尤其是日本人,對於陽明心學極度痴迷,大到軍事家、哲學家,小到普通百姓都離不開他的思想熏陶,並成為了日本革新的思想基礎。

所以王陽明在日本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很多人將他當成了拯救思想的「神明」,認為日本的崛起都是拜他所賜,因而對他崇拜至極。甚至在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各地專門懸掛了王陽明畫像,並修建了寺廟來供奉他,以表達對他的尊重。不過這一切,當時的王陽明卻並不知道。

王陽明在中國遭受的待遇並不太好,人們認為他是唯心主義的代表,和當時中國的思想完全相反,所以將他當成了反面教材來進行批判。陽明心學直到民國時期才逐漸被人接受,就連蔣介石都曾認真拜讀過他的作品,並對他極為崇拜。

第二個,朱舜水。他是明末時期的儒學大家,當時皇帝曾經兩次召他入朝為官,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不願意追求功名利祿,只想要安靜地做學問。但朱舜水兩次抗旨也惹怒了皇帝,並下令追輯他,好在在好友的掩護下,他順利地逃了出來。之後,清兵入關,明朝滅亡,朱舜水憤慨不已,一心想要反清復明。

可是當時國內一片混亂,根本無人能幫助他,逼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前往日本,希望日本能夠派兵幫助他反清復明。當然,結果還是失敗了,不過朱舜水卻因此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便不再回來了。因為朱舜水經歷過明朝滅亡,這使他又感悟出一些儒家思想,於是他通過自己的研究,創立出了一種新的儒學思想。

朱舜水的這種儒學思想從「不爭」變成了「奮進」,這很符合日本不斷追求上進的精神,因此在日本深受歡迎,日本通過他的儒學思想一步步喚醒了維新意識,激勵著日本不斷變強。所以在日本生活的二十多年裡,朱舜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變成了儒學大師,深受日本人的追捧。

第三個,魏源。他是晚清時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林則徐的好友。他曾受林則徐囑託撰寫了一部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書籍,名叫《海國圖志》。這本書詳細介紹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地理、歷史、政治文化和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等,是一本非常不錯的著作。

可惜當時的清朝自詡是天朝上國,認為自己是最強大的,根本瞧不起西方國家。所以當人們看到魏源將外國寫得那麼厲害,那麼美好時,心理上無法接受,連帶著也排斥這本書,據說當時很多官員認為魏源在胡說八道,蠱惑人心,紛紛提出要把他的書籍燒掉。

可是國人不屑一看的書籍到了日本卻廣受歡迎,日本人對這本書如獲至寶,幾乎人人爭著看,甚至一度被奉為「國書」。通過這本書,日本人對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時也激起了日本想學習和效仿西方先進科技、經濟等的興趣。這本書在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致使日本在明治維新過後,變得越來越強大。

而諷刺的是,日本變強大以後,卻反過來欺辱我國,而這都是因為當時清朝一味閉關鎖國,沒能及時發現世界的變化。至於魏源,因為不受清朝重視,最終病死在了寺廟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浮沉 的精彩文章:

古代為何喜歡往水井裡放烏龜?其實並非全是迷信,還有一重要作用
戴笠去世之後,留下了六件重要的遺物,最後一件最珍貴很多人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