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焦慮:為什麼會有幾個月就能啟蒙「速成」的英語牛娃?
每周我們都會給大家推薦一篇實用的英語學習經驗。我們選擇的一貫標準,除了成果喜人之外、首先要方法實在、可借鑒性強。
儘管如此,還是會有朋友抱怨,「看了別人家的牛娃,讓我更焦慮啦」……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專為大家緩解焦慮的。花友@家有小怪物是位3歲孩子的媽媽(往往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也是焦慮比較多的時候,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同時她也是博士、高校教師。她施展了強大的邏輯能力,把有點過於「神」的牛娃帖背後的原因分析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你本來有那麼點小焦慮,看了她的這番分析,應該會重新獲得 inner peace 的。感謝@家有小怪物!
育兒論壇逛多了,經常會看見類似這種標題:《家庭啟蒙半年,從零基礎到初章》,《9個月從英文零基礎到讀哈利波特》……(編輯註:惶恐,特地查了下,都不是我們小花生的標題哦。)
這些開了掛的牛娃叫人除了圍觀羨慕之外,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借鑒和下手,不得不陷入森森的焦慮。
本文目的就是「剝洋蔥」,層層展現辣眼睛的現實,讀完你就不焦慮了。
1
別羨慕、別焦慮,學英語沒有捷徑
先說結論:語言學習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捷徑可走,所以不必妄想開掛。
有效的方法都是要靠循序漸進、逐步積累、長期堅持,好的方法與差的方法相比,無非是更符合循序漸進的規律,更促進逐步積累的效率,且讓長期堅持的過程更有些樂趣罷了。
「剝洋蔥」第一層,
學英語可能速成嗎?能,但有條件和局限!
那學英語能不能速成呢?初級階段顯然能,這與我前面的結論不矛盾。速成就是你一天學1小時,別人一天學5小時,所以他1年幹完了你5年的活兒……
廢話有木有?顯擺我會乘法交換律?沒錯,刨除萬里無一過目不忘的天才之外,真實的英語牛蛙都是靠時間和努力堆出來的。
凡不符合數學規律,宣稱用了啥神奇方法,他學1小時頂你5小時,1年頂你5年的,一部分是有目的的騙人,另一部分是稀里糊塗地騙了自己……
另外,我強調「初級階段」,是因為速成有天花板。倒不是說每天只有24小時這個限制,而是孩子的認知發育、人生閱歷、思維深度等都限制著語言的發展。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如果你認同孩子的思維培養無法速成,那麼語言也不能。而初學者外語水平遠低於當前思維上限,也遠落後於認知和閱歷,因此玩命練還是有所謂速成的可能。
外語浸潤的環境也沒有多神奇,不管送到國外還是國際學校/幼兒園,無非是從早到晚都必須接觸,且為了生活和社交又不得不頻繁運用,輸入積極,輸出主動,練多了就練成了。都是時間和強度換來的,所以本質仍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並不是什麼捷徑。
此外,短期集中獲得的語言能力如果失去環境、停止積累,也會逐漸退化的。所以你也會看到好多人在問:「孩子在國外上了幾年幼兒園,回國之後英語水平如何保持?」答案是大概率是無法保持,因為沒法保障那麼大量的輸入,除非把學習和生活語言再變回英語(比如讀國際學校)。
「剝洋蔥」第二層,
「速成」的英語牛娃都是啥情況?
現在來看看那些「別人家的英語牛娃」,裡面大致分這幾種:
國際咖:家長雙方或一方英語是母語,或接近母語水平,家裡自帶浸潤環境。此類數量並不多,而且也大概率不會發那類標題的文章。這種就算看到也不容易引發焦慮,正如美國小孩的英語好我們覺得天經地義。
准國際咖:上國際幼兒園或學校,提供了語言環境。這種也沒啥說的,覺得有走國際路線的需要又上得起,去上就行了;沒需要或上不起就更不用焦慮了,反正也不是一條路的……
最吸引老母親眼球的一類:家長英語一般(至少距母語水平還有不小距離),宣稱自己雖然英語不夠好,但雞娃方法特別有效,此類是「幾個月從零基礎到xxx」中的主力軍。
「剝洋蔥」第三層,
最吸引眼球的這類「速成」牛娃又是啥情況?
我仔細閱讀了這些文字,發現此類還能分為幾個子類:
1. 忽略或一筆帶過了孩子讀國際幼兒園/請外教全天陪讀陪玩的事實。這個可以直接歸為「准國際咖「那類,不解釋了。
2. 娃特別耐雞(聽話好學),家長也特別上心,前文說的那種「每天你學1小時,他學5小時」的類型,這也沒啥好解釋的,典型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有沒有條件實現和值不值得這樣做就看各家自己的選擇了。
3. 娃耐雞,家長也上心,但每天花1小時,卻似乎達到了5小時的效果。挑戰常識,少勞多得,看著太吸引人,下文著重分析。
2
為啥人家能「1小時抵5小時」之一:
第七個包子吃飽了
標題中叫「幾個月零基礎到xxx」那些文章,正文里會發現類似的表述:「我們從去年x月開始正式啟蒙,從RAZ aa/海尼曼 GK讀起,當時26個字母認不全,連個完整句子也說不出,基本算零基礎吧,到今天滿x個月了,已經進入初章……」
RAZ aa 的難度:
初章的難度:
經典初章書《神奇樹屋》
這個「正式」二字非常耐人尋味,似乎不以坐下來學習的形式刷分級、跟讀、做quiz,就不算正式啟蒙。
那些聽過的兒歌,看過的動畫和沒事兒時稀稀拉拉講過的繪本就不算了么?然而幼兒英語啟蒙,「習得」本來就是不二的選擇,這些都不算,啥還能算?
什麼是「習得」、「學得」?
無意識的輸入才是習得,有意識的學習叫學得。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效果更好,也更適合低齡兒童。
幼兒通過兒歌動畫繪本熟悉英語,就是一種習得的過程。
要這麼論,我給六六的「正式」啟蒙才開始2個月,因為剛開始讀RAZ嘛(嚴格說還算不上正式開始呢,都是我讀的,他連跟讀都沒)。而且他也不認識字母,前幾個月還一直說不出啥句子,也就蹦幾個詞。
這個寒假,不知是不是家裡蹲聊多了突然爆發了,六六玩的時候自言自語整句嘩嘩冒,日常 free talk 對付老母親沒問題,還用英文頂嘴(不是啥高級頂嘴,無非是讓他收拾玩具,沖我吼一句:No! I don』t want to tidy up! 類似這種。)
早上給他讀新到的 Frog and Toad 讀得我嗓子冒煙,他聽得津津有味,我發現這種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的橋樑書他也能接受了。
換句話就是看書也可以不那麼依賴讀圖,而是主要依賴聽力。那我是不是應該寫一篇《2個月從零基礎到橋樑書》?你們看我有沒有當網紅的潛質?
當然,我忽悠不倒火眼金睛的讀者。
首先,你會發現我的「零基礎」是摻假的。從他2歲到現在,我陸續發了那麼多篇書單都是擺設不成?我們不應該完全以輸出的多寡來判斷孩子的基礎,就算他不識字,就算他不開口,難道能說他啥也不會么?爆髮式的輸出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不能不提之前吃的6個包子,只說是第7個包子吃飽的,對不?
然鵝你還不能說我的標題是瞎寫。
第一,我說他2個月前不咋會說整句不認識字母是實話(現在也不認識);
第二,親子閱讀也是讀,讀橋樑書也沒撒謊不是?但事實上,橋樑書除了長,費嗓子,真的不難,句子容易,沒啥生詞,語言表達比之前我發過的好些繪本都簡單。
最後,你也許覺得我舉例不夠貼切,人家那些「真」網紅,讀章節書啥的都是自主閱讀好伐?是孩子自己的閱讀能力。
這個我承認。但要知道,與漢語的表意文字不同,英語是表音的,並不需要挨個詞來認讀學習。只要聽力足夠好,學學自然拼讀的規律,再背下那幾個 sight words(常見詞),把聽力辭彙初步轉化為閱讀辭彙根本不費太多勁,到時想當文盲也當不成,根本不用著急。
這麼說吧,都是用母語,咱中國孩子讀《米小圈》比美國孩子讀《哈利波特》難度大多了。
你會覺得,說得輕巧,那我為啥不讓六六學習自主閱讀?
嗯,第一,他作為一個不到3歲且沒啥特殊天賦的普通小孩,集中注意力到抽象符號上有難度,也沒興趣;
第二,我想讓他繼續享受讀圖,所以即便今天發現他能聽橋樑書,以後還是要繼續給他看好看的繪本;
第三,更重要的是,他的聽力根本就不夠好,我就算雞血上頭,非要給他上自拼,練閱讀,他也讀不懂啊。能用英文簡單對話說明不了啥,無非是日常那幾句翻來覆去的口水話熟了唄,稍微複雜點兒准歇菜。橋樑書句子簡單,能聽懂也說明不了啥,他連 Peppa Pig 都還裸聽不了,學神馬自拼,不白浪費時間嗎?
英語達到什麼水平的孩子適合學習自然拼讀 ?
一般來說,學習自然拼讀之前,孩子最好有3000聽力辭彙。
能不用看畫面,純靠聽可以聽懂 Peppa Pig (小豬佩奇),相當於有近2000的聽力辭彙量。
所以,你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了么?那些文章讓大家焦慮,是因為它們略過了最重要最難突破的那部分:靠什麼樣的積累讓孩子的聽力變得足夠好?!
也許是長時間不懈的堅持輸入(這是正途);也許是每天高強度魔鬼訓練(對面臨考試的成人來說也算正途);也許是高濃度的深浸潤(這個已歸為準國際咖那類,不多說)。
最後,我並不是說那些媽媽的分享一定是故意欺騙或避重就輕,更大的可能是,在前期積累的漫漫長路上,她們自己也沒意識到那些日常習得的鋪墊有多少價值,以為孩子看完五季 Peppa Pig 真的只學會了豬叫。
時間會沖淡記憶。如果不是在公號持續記錄,我也很難記得最初花了哪些心思給六六做英語啟蒙,回憶起來可能就一句:「沒幹啥,也就隨便讀了點兒繪本……」
她們說孩子當初不認識字母,不會說句子,大概率是真實的,就跟我前面說的一樣。畢竟沒有輸出就沒法檢驗,大字不識一個,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你說你會英語誰信啊?管你叫零基礎是不是也不冤枉?
其實是孩子沉默期慢慢的量變我們沒法看到,而後面上了閱讀之後的短期質變讓人驚喜,於是媽媽們抓住了這一點,並分享了自己的驚喜,無意間引發了一大波焦慮。
3
為啥人家能「1小時抵5小時」之二:
專註數據的「應試派」
這一派的基本特徵:
一般是大童,孩子比較乖,家長計劃比較細,甚至每天哪本分級哪天刷幾遍都計劃好了。
不從聽力起步,而是聽讀背同時進行,不讀繪本只反覆刷分級,跟讀、背誦/複述、做quiz,能升級就盡量升級,「就高不就低」。
該刷考試刷考試(KET、PET、FCE……),在備考壓力下進一步促進學習效率。
(KET等都是劍橋體系中不同級別的考試。想了解劍橋英語考試,可以看這裡)
這一類如果說是1小時頂5小時有誇張嫌疑,但如果只看閱讀數據,2小時頂5小時還是表面上能做到的。
首先大童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高於小童這是肯定的;
其次「學得」比「習得」在短期上效果更明顯(看看前面那些用習得方式積累一年都沒開口還被當零基礎的娃就知道了);
第三,聽說讀寫同步進行的確縮短了戰線,初期節約了時間。我們聽力先行了一年,閱讀上還是文盲;人家從第一課就開始學字母、認單詞、讀課文,就沒有「文盲期」。
那麼這個路子有沒有缺點呢?
首先是樂趣一定大打折扣,所以只有很乖很耐雞的大童能適應,小娃肯定會抗拒,大部分不那麼耐雞的大童也會抗議,根本無法實施。
其次,追求數據(AR值、考試成績等),急於升級,沒有大量聽力和閱讀材料支撐,基礎並不牢靠,就算當前還算順利,後面也很可能遇到瓶頸,後勁不足。
啥瓶頸?嗯,最常見的問題就是:「RAZ刷到G/牛津樹讀到9,後面刷不上去了……咋辦?」
第三,沒有前期的聽力鋪墊與積累,很難保障口語的自如輸出。這類孩子可能朗讀背誦很流利,語音語調也可以很好聽,但自由對話的困難就比較大。其實咱們這一代,那些吃了啞巴英語虧的學霸們,不就是這類成績不錯但口語不行的代表嗎?
最後,我並不想神話「習得」,也不認為「學得」的路就走不通。條條大路通羅馬,大童採取「學得」路徑為主未嘗不可,甚至可能是有限時間下的最優選擇。
但是要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肯定是要付出同樣的努力的,想要一年達到別人五年的效果,就得每天花別人五倍的功夫,投機取巧追求數據,貌似2小時頂5小時,缺的那3小時以後一定會慢慢體現出來,內力不夠,後勁兒不足。
不管怎麼說,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本身的確是很棒的,環境優越的,刻苦耐雞的,長期堅持的,都很棒。只是不要像那些曾經懷揣小心思的同學一樣明明考前複習了一宿還跟別人說「我都沒看書」就好。
還是那句話,語言學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算直接丟到國外去學,也是克服了陌生環境的心理壓力,又接受了全天的大量輸入才獲得的能力提升。They deserve it.
作者六六媽,高校教師,有小兒3歲,熱衷探索無痛雞娃,家長在方法上多費心,孩子在前進中少受罪。歡迎關注公眾號:家有小怪物,你會發現一個埋滿乾貨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