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餐飲業迎倒閉潮:華人餐館主稱開門就虧錢

美國餐飲業迎倒閉潮:華人餐館主稱開門就虧錢

小辣椒店內待配送的外賣餐盒

提要:

1、截至3月29日,全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全球首位,超過14萬人。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兩周前頒布的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防疫建議」延長至4月30日。

2、全美餐飲業協會預計,受疫情影響,全美餐飲銷售額在未來三個月將減少2250億美元,恐導致700萬工作崗位流失。

3、在紐約,疫情對餐館銷售量的暴擊,導致依仗曼哈頓上班族的城中小店銷量斷崖式下跌80%。面對變成空城的紐約,三月中旬開始迅速裁撤70-80%員工的餐館,比比皆是。

4、「現金和希望,是當下最稀缺的東西,一實一虛都不能少。」 一位仍在選擇堅持的紐約餐廳老闆對《稜鏡》表示。

出品:稜鏡·騰訊小滿工作室

作者:康路

編輯:楊顥

在離紐約法拉盛驅車15分鐘的大學點(College Point), 黃貴平的川菜館小辣椒曾經熙熙攘攘的店面內,如今已沒有一位客人。只剩一袋袋的外賣餐盒,等待被送出。

這家餐廳已暫停堂食近半個月。根據美國疫情重災區紐約州的防疫部署,紐約所有的餐館和酒吧自3月16日晚間開始取消堂食。但在政令下達前,這家店已經因為生意驟降,提前關停。

「自紐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後(3月2日),客流量就驟減80%,生意難以運營。公公本身免疫力差,我們也不想讓員工暴露在病毒威脅中,就決定提前關了。」黃貴平的兒媳陳辰對《稜鏡》表示。

截至3月29日,全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全球首位,超過14萬人。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兩周前頒布的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防疫建議」延長至4月30日。

為了維繫生計,紐約城的26000多家餐館中,小部分選擇和小辣椒一樣轉型做外賣,但收效甚微。

「外賣難以彌補堂食損失。稅和員工保險,已提前支付,但未來現金流無法預測。」陳辰表示,「家裡還有房貸。我們現在只能說是續著一口氣。」

全美餐飲業協會預計,受疫情影響,美國餐飲業未來三個月可損失2250億美元的銷售額,近700萬工作崗位將被裁。缺乏資源和實力的小企業主正在面對漸漸開啟的「災難模式」。

堂食關閉,部分紐約餐廳被迫改外賣

在堂食改為外賣的同時,由於擔心服務員染病,小辣椒決定暫時讓大多數員工居家,主要由店主家裡人繼續維持運營。於是,黃貴平比平時更忙了。

黃貴平本身就是廚師,也是這家家族餐廳的第一代移民。他早年是四川一個市級賓館的雜工,後來隨著賓館改制,決定自主創業。2000年,黃貴平和一些當初在四川熟識的朋友一起來到華人聚集的紐約創業,兜里只有200美元。

從給外國人餐館打工,到經營美食城裡一個一米長櫃檯的攤位,黃貴平歷時多年,終於開了自己的餐館「小辣椒」,也買上了房。

店面並沒有選擇中國城的核心地段,要在地價相對便宜的地方開店,靠的就是回頭客。黃貴平有自己的「生意經」。他覺得,如果你替顧客著想,他下次就還會來。

因此,在疫情期間,一些老主顧開始自發在朋友圈裡幫助小辣椒吆喝宣傳,希望能夠彼此鼓勵,挺過難關。

「紐約等美國大都市的外賣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早,許多餐館已對接外賣平台。」陳辰對《稜鏡》表示。紐約地區比較熱門的外賣平台包括Uber Eats,、Seamless等等。華人餐館還會使用一些華人初創平台,比如Freshgogo的外賣服務,後者以可以跨州運送,更精準服務於華人社區。

「一般來說,對接外賣平台之後,外賣平台需要賺利潤的20%,可能會通過菜價提價15%,以及餐館自身承擔5%來實現。」一位紐約餐館經營者表示。

但也有因為運營成本過高,即便努力,也無法轉型外賣的。華人廣式早茶餐廳金豐的中國城門店,可容納800人,在州政府的「居家令」之前就選擇關停,且不做外賣。一來,響應市長不允許500人以上人群聚集的號召;二來,相比普通餐館,金豐後廚更大,廚師人員等運營成本更高,做外賣並不划算。

目前,金豐僅保留上西區一家較小門店的外賣服務,以服務於社區日常生活。

標普測算,3月前兩周,美國餐飲業銷量同比降幅50%,並提示餐飲業面臨大幅評級下調風險。圖中淡藍色顯示美國市場變化

「越努力,越虧錢」,餐廳關停恐難重啟

除了紐約實行強制「關停」之外,美國其他地區的餐館也因為疫情蔓延,自發或被迫取消堂食、改為外賣。但驟然改變的經營模式和並不便宜的外賣成本,讓地方獨立餐館面臨轉型難的問題,有些選擇直接關門。

在社交媒體上就流傳著華盛頓中餐連鎖店老闆Peter Chang「越努力,越虧錢」的感慨,引發共鳴。

社交媒體上流傳著華盛頓中餐連鎖店老闆Peter Chang「越努力,越虧錢」的感慨

一位華人餐館經營者對《稜鏡》表示,從餐飲業的成本結構來看,除了房租佔10%左右之外,還包括30%左右的人力成本。和西式快餐不同的是,講究中國味道的中餐館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廚師,且因為移民政策等種種問題,常年需求大於供給,人工費用佔比更高。一方面,房租和員工保險等固定成本已經繳付,另一方面,因為想留住有技術能力的華人廚師以免疫情過後難以重啟,因而,當下只能一邊繼續經營,一邊承受損失,並期待當下的損失,只是暫時的。

「現金和希望,是當下最稀缺的東西,一實一虛都不能少。」 一位仍在選擇堅持的紐約餐廳老闆對《稜鏡》表示。

但許多門店已經堅持不下去了。據這位餐廳老闆預計,在紐約,疫情對餐館銷售量的暴擊,導致依仗曼哈頓上班族的城中小店銷量斷崖式下跌80%。面對變成空城的紐約,三月中旬開始迅速裁撤70-80%員工的餐館,比比皆是。

致力於為餐飲業爭取政策支持的非營利組織「食品政策行動(FPA)」通過公開信的方式向美國國會疾呼:「在金融危機期間,聯邦政府曾經救過『大而不倒』的大機構,忽視了更需要幫助的民眾。今天,全美獨立餐館應是『多而不能倒』。」

該機構表示,餐飲業是美國經濟的脊柱之一,僱傭超過1300萬人,為經濟貢獻1萬億美元,佔GDP的4%,如果任憑這個產業經歷寒冬,將造成連鎖惡化反應。

在一個叫做「永久關門」的話題下,各地曬出周邊「暴斃」的店面。

在美國社交媒體上,一個叫做「永久關門」(#Perminentlyclosed)的話題正成為熱門,人們紛紛曬出周邊不斷「暴斃」的街邊小店。

對街邊小店懷有感情的消費者,開始自發組織捐款,或以提前購買禮品卡的方式,幫助仍在堅持的小店渡過難關。但沒有人知道,這些購買了的禮品卡,是否還有兌現的一天。

外媒援引餐飲業分析師的評估稱,如果沒有快速紓困措施,全美因為疫情而被迫關停的中小餐館中,大約有四分之三,再難重啟。

現有紓困支持恐難救急

為緩解小商業主的壓力,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3月8日宣布紓困措施,比如針對員工數在5人以下的小企業,如果能夠證明在過去兩個月內收入同比降幅超過25%,可申請由市政府報銷40%的員工工資,但需承諾該救助資金,用於維持員工保住工作。

紐約市申請紓困基金需提交必要材料

同時,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SBA)正在組織發放經濟受損災難貸款,對因新冠病毒造成財物影響,向具有償債能力的小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提供利率3.75%和2.75%的貸款。

《稜鏡》觀察到,人們對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專員在紐約的政策線上講解需求旺盛,一場超過300人。圖中展示為目前美國聯邦經濟受損災難貸款的額度和用途。

但在快速惡化的疫情面前,不斷升級的「關停」防疫措施和消費者對生活非必需品的天然削減,讓當下的紓困措施,杯水車薪。3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兩周前頒布的為期15天的「社交距離防疫建議」延長至4月30日。

美國小商業主對這場寒冬還要熬多久,難以預計。

還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是紓困支持無法解決的,也讓陳辰等在擔心家人健康和店面經營之外,平添一份鬧心。

在餐館用於互動的社交媒體頁面上,有陌生人留言稱,「不要去中國餐館,有病毒」。

社交媒體上,陌生人留言稱,不要去中國餐館,有病毒

陳辰覺得憤懣和委屈:「疫情期間,每一個小商業者都在不斷努力,度過這艱難時期。但收到這樣一條充滿歧視、恨意以及無知的評論。對方呢,噁心完我們之後就直接屏蔽了小辣椒。現在就憋屈了,沒辦法和他好好理論。」

在社交媒體上,個別人甚至會去中餐廳故意點「煮蝙蝠」騷擾店主,錄成視頻,並獲得流量。

但還是溫暖更多。在陌生人留下挑釁性的惡評之後,更多顧客或是陌生人,在同一條評論下幫助餐館,予以反擊。

儘管前路不確定,陳辰還是決定再堅持一下。

在最新一條的官網更新上,她寫道,「During this tough time, we will be here for you。(在這個艱難的時期,我們為你而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鯊魚皮」真有95%抑菌功效?哈佛研究員隔空叫板羅永浩
華為發布重磅服務加速棄用谷歌;e租寶退受害人35%款項;谷歌市值突破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