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比特幣「數字黃金」稱號仍需市場考驗

比特幣「數字黃金」稱號仍需市場考驗

截至4月1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為186265例。隨著美國確診人數躍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目前美國逾20個州相繼發布了不外出的建議,並關閉了非必要的企業。根據航天技術公司Maxar Technologies、遙感衛星數據公司Planet Labs、和衛星數據分析公司Orbital Insight等公司收集的衛星圖像顯示,美國消費者和商業活動明顯減少,大多數勞動力呆在家裡、飛機停在閑置的跑道上、最繁忙的高速公路在交通高峰時段幾乎無人使用、度假勝地變成「鬼城」、港口的航運活動急劇下降。

在全球疫情泛濫,原油價格暴跌雙重因素的影響下,金融市場的波動也讓身經百戰的投資者們嚇出一身冷汗。繼2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後,美國股市3月份巨幅震蕩下行,數次觸發熔斷機制,快速跌入熊市。截至昨日收盤,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與去年末相比大跌逾23.2%,創下自1987年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同時,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分別大幅下跌約20%和14.2%。

市場上較為熱門的避險資產也沒能逃脫此次下跌行情。黃金期貨在三月展現出了一個巨大的V字行情,振幅超過13%。

而近兩年被當做新興避險資產的加密貨幣在全球股市暴跌的北京下表現的更加敏感:比特幣上演跳水行情,3月12日單日跌幅超過25%,三十天最高跌幅達42.39%。

加密貨幣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再一次受到質疑:比特幣究竟是不是一種合格的避險資產?

供職於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王晨昱認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從未接受過市場的考驗,市場深度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無法成為優質避險資產。

避險資產的避險屬性指的是,當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和危機是,該資產能作為資金的避風港。以黃金為例,其避險屬性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在過去的多次金融危機當中,宏觀經濟波動劇烈,政策不確定指數和股票不確定指數明顯上升、波動加劇,而黃金價格穩步上漲,其價格也呈現和普通大宗商品不同的走勢,體現出黃金在危機時期的保值、避險屬性。

比特幣被當做新興避險資產是2019年6月中美貿易摩擦期間開始的,此次事件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而比特幣則一路從5月初不足6000美元一路突破了萬元大關。2020年初美軍襲擊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使得比特幣再次逆著傳統金融市場迎來了一波漲幅。在數次地緣政治事件中表現良好的數字貨幣市場也因此得到了傳統金融市場的關注,比特幣「數字黃金」的稱號也逐漸開始被接受。

但與黃金不同,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發軔於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但投資者對其知之甚少,持有者以極客為主。在近十年的發展之後,數字貨幣才逐漸進入投資者的視野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與黃金不同,作為一種「新興」避險資產,比特幣沒有經歷過經濟周期帶來的金融危機,而黃金在1988年拉美經濟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當中都變出了能有效抵禦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的能力。換句話來說,比特幣在地緣政治導致的金融波動中雖然表現良好,但其避險屬性並未真正在宏觀經濟波動中被驗證過。本次比特幣在新冠肺炎導致的宏觀經濟波動中的表現有目共睹,實在難以稱得上是優質避險資產。

另一方面,數字貨幣市場深度較小也決定了數字貨幣不是避險資產。截至2020年4月1日,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約1813億美元這相當於蘋果公司總市值1.05萬億美元的十分之一。在流動性方面,截至2020年4月1日,比特幣24小時交易量約為334億美元。而黃金全球每日交易量(包括衍生品和ETF)大約3000億美金。如果將比特幣日交易量除去近三分之二的刷量水分,交易量僅為總市值的9%。作為對照,2010~2013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每日平均交易量為總市值的21%。

這些數據說明,比特幣無論從市場體量還是流動性方面來說,都難以擔當避險的職責。

王晨昱認為,將比特幣定義為風險資產更為恰當。在這次全球股市大波動中,原本以為比特幣能成為避險天堂的投資者,在比特幣避險資產神話破滅後,反而造成投資人恐慌,紛紛拋售自保,造成資金出逃踩踏,反而加劇了比特幣在短時間內急速下跌的動能,創下一天跌去50%,一周跌去2/3的驚人跌幅,成為所有資產類別里,跌幅最大風險最高的投資品種。比特幣距離成為真正的「數字黃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危機中明智的投資者應該這樣做
比特幣空軍再次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