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心理學找回「中國心」

為心理學找回「中國心」

1996年,一位中國心理學家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作學術報告,主題是「中國文化心理學」。主持人剛對報告人的「富布萊特講座學者」身份和專業背景做過介紹,聽眾席就有人站起來發問:「你們中國有心理學嗎?大家都知道心理學源自德國的馮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心理學。你要講的中國文化心理學,與我們的心理學有什麼不同嗎?」

很像是一副「踢場子」的派頭。

當然,提問者未必真想要踢場子。這是一位資深教授,他的發問與其說出於刻薄或傲慢,不如說是表露了急切的好奇,蠻合乎美國人的直率性格。

但無論其動機如何,他提出的問題都是對主講人的迎頭挑戰,這位中國學者必須有所回應。

結果是一場報告作完,那位率先質疑的老教授帶頭鼓起掌來,還主動邀請報告人共進晚餐。此後兩人成了忘年交——年屆七旬的美國教授叫高登·拜克,耶魯大學臨床心理系博士;中國學者申荷永,系中國心理學界以「南高北潘」著稱的南京師大高覺敷先生門下博士,那年才37歲。

那麼,對於「中國有心理學嗎」這個問題,申荷永是如何解答的呢?基於中國文化的心理學,與西方定義的psychology,到底有哪些異同呢?

這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申荷永新著《核心心理學》,便是對這些問題系統而深入的回應。不同於二十多年前在奧馬哈對少數美國同行答疑的那位年輕人,如今的申荷永已是國際知名的榮格心理學家、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會長,於2018年受邀在著名的「斐恩講座」(Fay Lecture,是國際上最重要的榮格心理學講座,每年僅邀請一位富有原創思想的心理學家主講)發表主題演講,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講授立足於中國文化的「核心心理學」。此書便是為「斐恩講座」準備的講稿,原為英文,在這個中文版本中,作者又作了對國內讀者必要的補充。

作者由最初負笈海外時的某種內心感受講起:在國內博士畢業後到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做訪問學者,歡迎會上有記者來訪,問他初到美國的印象是什麼,感覺如何。

「我沒怎麼想,幾乎是脫口而出:『來到美國的最初印象,感覺到我是一個中國人。』」

有些答非所問?但這確實是作者當時的真情實感。書中接著寫道:「在國內時,很少會感覺自己是『中國人』,來到美國的初始印象,促發一種尋求內在認同的衝動,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意義與反思……我意識到了12個小時的時差,白天與夜晚,光明與黑暗,陰與陽,相反相成……若未曾跨越太平洋,很難有對此自然造化的切身感受。」

作者在中國大學裡系統攻讀過西方心理學史,博士論文是關於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的「心理場論」。但是對西方心理學了解得越深,就越感到這種藉助實證方法探究「大腦(意識)」與行為關係的psychology,未必能照搬到中國,未必適於闡釋和解決中國人的心靈現象及心理問題。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歷代先賢對於「心」的認知和重視,一點兒也不比其他幾大文明遜色——更重要的是,中華文明還是唯一未曾中斷的古老文明,由甲骨文、金文等象形文字記載下來的遠古信息,那些反映了古人對「心」與身、「心」與情感及思維關係之認知的線索,基本完好地保存在今天的漢字中,更不要說那些闡釋心性和強調人格修養的名文金句了。

這是多麼豐富而寶貴的心理學資源啊。

由負笈海外而獲得對中國身份的認知,由鑽研西方心理學而生出對中國文化之「心」的反思,作者就是這樣萌發出創立「核心心理學」的動機,要為psychology找回中國心。

書中詳述了多部古籍經典所涉的「心」。《易經》的要旨是講「感應」,感應二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帶「心」的;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傳統講「忠恕」,此二字迄今還屬「心」部;道家有「心齋」;佛門倡「明心見性」。這不都是在教人認識自我、省察內心和修身養性?不都是樸素而實用的心理學和心理療法嗎?

在作者看來,核心心理學不只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實踐。修身養性不僅要「致良知」,更須「知行合一」。正因如此,申荷永曾率其門下博士、碩士等一干弟子,在汶川地震時馳援災區為北川中學師生作心理疏導,是在震區堅持最久的心理專家團隊;玉樹地震時又組隊勇赴高原,在玉樹州孤兒學校建立「心靈花園」工作站,這一模式後來還擴展到全國,迄今已在各地兒童福利院或特殊教育學校建有80多個心靈花園工作站。在這些工作站為孤兒和殘障兒童做心理服務的申荷永的學生及志願者們,為一個個幼小的心靈送去陽光,在愛心助人中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心理學的真諦。申荷永把這項實踐稱作「心理學的自我救贖」。不同於在象牙塔里鑽研學術,也不同於在精神病院里用技術手段診治病患,這種對更易心理受傷的兒童的早期救助,也許更適合於中醫及中國文化所倡的「治未病」。這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心理健康起來,也是為了整個族群的健康,為社會減少冷漠而增添溫暖,體現了心理學人的家國情懷。

核心心理學並不拒絕西方心理學的方法和智慧。自1998年至2018年,由作者發起並參與主持了8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論壇,少則百餘多則近千名中外學者一起切磋交流,由論壇的這些主題可見一斑:「心靈,分析與體驗,東方與西方」(第一屆);「意象與感應:東方與西方」(第二屆);「倫理與智慧,東方與西方」(第三屆);「心理分析中的意象,積極想像在文化與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第四屆)……對歷屆論壇的發起與組織情況和討論效果,書中也作了介紹。這種交流既讓中國心理學家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也讓西方同行越來越深入地了解和愛上中國文化,認可有一顆「中國心」的核心心理學。

由於「斐恩講座」的受眾多為外國學者和心理分析師,這部講稿的專業色彩偏濃一些,引述了不少中國古籍,如《易經》的卦象和繫辭、禪宗的「公案」等,並例釋了許多古代文字,雖然已盡量通俗作解,有時仍會略顯晦澀。但是只要對心理學有愛好並有一定的古漢語基礎,應能產生興趣,定會受到啟發,就如同在中國先哲手植的文化密林中,沿著幽曲小徑,進行一次尋「心」之旅。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1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動畫片?知道孩子這些心理,孩子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