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認知學的角度,經常陪孩子這樣做,讓孩子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感!願意思考!

從認知學的角度,經常陪孩子這樣做,讓孩子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感!願意思考!

從認知學的角度來看,如何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家長能做什麼呢?

1、確保每次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這些問題,最好是能引發孩子主動思考的問題,切記採用填鴨式的灌入。

比如對於一篇文章或一首唐詩的理解、一則新聞的看法、或是家裡舊物的處理等等。

家長不但要提出問題,鼓勵和引導孩子去思考,還要讓每次提出的問題和孩子一起得到解決。

2、意識到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

家長需要注意,嘗試腦力挑戰,必須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能力。

你不能問一個三歲的孩子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什麼看法?

也不能和一個10歲的孩子去討論10以內的加減法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問題超出了孩子能理解的範疇,或完全沒有挑戰、抑或是孩子完全沒有這樣的背景知識,那麼,這樣的挑戰就是沒有意義的,甚至還會澆滅孩子的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3. 讓問題變得有趣

提出的問題變得有趣,通常是使問題內容與孩子興趣有關。畢竟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比如孩子喜歡漫畫,那麼咱的挑戰腦力的問題就可以圍繞著漫畫來;

如果孩子喜歡故事,咱就找一些故事的拓展內容提出問題....

4、接受並應對孩子之間的差異

ta可以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絕不是你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ta只是你家的孩子!

所以,不能要求你家的孩子必須要優於別家孩子,或是必須跟別家孩子差不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可能走得慢一點,有的走得快一些。

學習上也是如此,每個孩子學習的程度不同,家庭的支持程度不同,能力上也會有差異所,所以,成績上也會有差異。

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是接受這樣的差異,其次,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小心處理,保持孩子學習的動力和熱情。

5、訓練孩子的專註力

作為大人,長時間的專註於一件事,都是很難的。小孩子的專註力,更是如此。

據研究調查:2-3歲的孩子, 專註力是10分鐘

5-7歲的孩子, 專註力是15分鐘

7-10歲的孩子, 專註力是20分鐘

10-12歲的孩子, 專註力是25分鐘

13歲以上的孩子,專註力是30分以上

所以,參考上述數據,我們在日常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的專註力。

學TA,助成長,「愛語」伴你同行!

TA技術是改善人際溝通能力的心理學經典和法寶,人際溝通能力又決定了事業成功、婚姻親密關係、家庭親子教育水平,而這些,又是影響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決定一個國家是否長盛不衰的關鍵因素;

TA技術通俗易懂,是滲透在生活和工作、親子教育中的哲學思想的心理學經典。

讓我們一起學習TA技術,創建美好生活吧!

關注二維碼,每日學習新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佛教徒如何抗擊疫情?
具有「要討好他人」驅力的人,或許是關係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