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無因見論(1):出二種

《瑜伽師地論》無因見論(1):出二種

《瑜伽師地論》無因見論(1):

出二種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

無因見論

一、出二種

無因見論者:謂依止靜慮,及依止尋思,應知二種如經廣說。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二(之下):無因見中:先、敘。後、破。此見有二:一、依靜慮者:基云:謂從無想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憶彼出心、不憶前位、不知彼故,便執無因。景云:依靜慮及宿住隨念︰過去空劫、一切皆無、後忽然有,起無因見。二、依尋伺:如文自明。

「無因見論」。「見」就是他的思想。「無因見論」的思想認為一切法都是沒有因的。

「無因見論者:謂依止靜慮,及依止尋思」,這個人也是成就了色界的四靜慮,有這樣殊勝的一個條件。「依止尋思」,這個人第六意識善於分別思惟。「如經廣說」,也是如《長阿含經》等經所說。

延伸閱讀:

1、《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二一)第三分梵動經第二:「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等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有此世間,彼盡入二見中,於本劫本見無因而出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或有眾生無想無知,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彼作是語:『我本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實余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謂無因有,於二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余虛。』此第二見。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有此世間,於二見中,齊是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是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十八見,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4

2、《中阿含經》卷第三·(一三)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淫、妄言,乃至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諸賢!若一切皆無因無緣,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03

韓清凈《披尋記》:「依止靜慮及依止思者:依止靜慮起宿住念,我、世間無因而生;或依思,亦計無因;是名二種者。」依止靜慮回憶過去生的事情,執著我及世間,或者說五蘊及器世間是無因而生的;或者依止尋思,也計執無因而生,是名二種無因論者。

喜歡作者

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凈障門凈勝利(1)證大涅盤
《瑜伽師地論》去來實有論(6):理破(4)破實有體(4)釋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