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人和精神康復者交流,一定要注意這3點,能有效防止精神分裂症複發

家人和精神康復者交流,一定要注意這3點,能有效防止精神分裂症複發

作者: 吳仁容(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在經過了住院期間的急性期治療後,更重要的是家人和同伴的長期照料。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家人比醫生更重要。家庭是個體接觸最密切、最長久的群體,也是精神障礙者獲得支持最主要的來源。

一、家庭環境對人的精神有什麼影響?

由於精神分裂症的首發年齡多在青少年時期,家庭氣氛和家庭結構與個體的正常發育以及患者的預後息息相關:

過度溺愛的家庭可能會使子女的性格缺乏獨立性,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

過分嚴格的家庭會使子女害怕、恐懼、怨恨家人,生活中缺乏自主性,對人缺乏友善等傾向;

父母情緒不穩,喜怒無常,容易使孩子看父母的臉色行事,很難建立一套健全、穩定的行為傾向,容易發展成攻擊性格。

二、如何提供一個有利於精神康復的環境?

1、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氣氛

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員或其他與患者接觸密切的人的反應態度可能影響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複發及複發時間。

家屬的「高情感表達」可能影響精神障礙者的服藥依從性甚至引起疾病複發,應當嚴格避免,這樣有助於患者的性格形成。

高情感表達方式主要分為下列三種情況:

批評責備態度:經常對患病家人表現出不喜歡的陳述或言語;憎恨、厭煩、責備的表情伴隨一些負性的語調語氣。

敵意:經常表現出不友好、拒絕、敵對的態度。

過度介入:對患病家人過度保護、過度關切,以自我犧牲的態度對待,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2、鼓勵精神障礙者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

當家人從醫院回到家庭環境後,應讓他慢慢擺脫「患者「的身份,並讓他/她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為自己的生活做計劃、做決定。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精神障礙者都應該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儘力而為。家屬既不應該包辦一切,也不應該放任不管,家屬更多的應該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

在接觸交談中避免仍然將他/她看作患者而特意使用幼稚簡單的表達方式,這樣不利於社會功能的恢復。

家屬要協同患病家人,共同制定治療和康復計劃。熱河溝通,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

3、盡量減少人為的應激

家屬應該對患病家人有愛心和耐心,容忍其可能出現的錯誤,並及時提供更正和幫助。

對於仍有殘餘癥狀者,家屬應該理解這是疾病的癥狀,而不應理解為「軟弱」「想得太多」等問題。

在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前提下,家屬應幫助患者將注意力轉移到正常的生活安排當中去,不應過度擔心癥狀,甚至可以鼓勵他/她與癥狀「共存」。

當患病家人談及癥狀時,家屬應該表示理解,讓其相信你是理解,並且願意幫助他(她)的,並要提醒他(她),這是疾病所導致的癥狀,並不是真實的體驗,這樣有助於自知力的恢復。

三、小結

每個精神障礙者都是一個獨立的、特殊的、應當被尊重和幫助的個體。

家屬與精神障礙者的溝通既是雞毛蒜皮的細節,也是相濡以沫的陪伴。

上述的幾點原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讓每個人在不斷的摸索和嘗試中找到最合適的相處之道。

如有必要,您也可去正規醫院就診,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共同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醫生 康冬禹

參考文獻:

[1] 趙靖平.精神分裂症綜合康復技術使用手冊[M].上海人民出版社.

[2] Ran M , Chui C , Wong I , et al.Family caregivers and outcome of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 rural China: 14-year follow-up study[J].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6.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武漢肺炎疫情拉響警報!國家衛健委主任挂帥,向全國各省派出工作組
手指凍成「胡蘿蔔」又腫又癢,別再搓揉熱水泡了!教你一招,不出3周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