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高古玉典型特徵鑒別

高古玉典型特徵鑒別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砣具下的陰線

漢代砣制陰刻線工藝,當屬漢八刀。

漢八刀並非八刀製作,而是代表剛勁簡練的技藝。

漢代常見的八刀工藝,常出現於玉蟬、玉豬握、玉翁仲及分區玉璧中。

一、砣具下的陰線

漢代砣制陰刻線工藝,當屬漢八刀。

漢八刀並非八刀製作,而是代表剛勁簡練的技藝。

漢代常見的八刀工藝,常出現於玉蟬、玉豬握、玉翁仲及分區玉璧中。

東漢 青玉握豬一對

台灣故宮漢代玉蟬

台灣故宮漢代玉蟬

台灣故宮漢代玉蟬

漢八刀工藝砣痕拼接痕迹不明顯,且後期經過仔細打磨,

陰刻線中常見平行淺細劃痕,這是砣具帶動潮濕解玉砂返復砣工痕迹。

砣具工藝

砣具是固定在砣架上,

砣具下的工痕硬朗挺拔、犀利、流暢,沒有雜亂無章的錯位劃痕。

陰刻線常見中間深兩頭淺形狀,下刀處比收刀處相對深一些。

陰刻線轉彎處砣工犀利、流暢,能看到解玉砂的劃痕,呈現磨砂狀。

沒有明顯的底子凹凸不平,這與砣具的快速運動有關,

屬於半自動化,超越了純手工刻劃的效率。

砣具轉彎刻痕

二、手工刻划下的陰線

手抓握尖銳刻畫工具,帶動潮濕解玉砂,在玉器表面進行加工。

典型特徵是細若遊絲、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在大的分區玉璧中,遊絲毛雕體現地淋漓盡致。

手工刻劃痕迹

衝出痕迹明顯

手工刻劃陰線的工藝是徒手發力與解玉砂共同作用,對玉器進行刮蹭摩擦。

由於人手的發力不均,且難以固定,刻劃工具容易在玉表打滑,因此常見陰刻線條衝出痕。

轉彎處接刀痕

對於谷紋等需要轉彎的製作,手工刻劃是一刀一刀拼接,

且一般不對拼接痕進行打磨,陰線溝底常見凹凸不平的磨砂狀,

這與砣具下的溝底呈現差別很大。

溝邊較為銳利,常見衝出劃痕。

機器工仿拼接痕

仿品刻劃痕,使用高速旋轉的金剛砂,快速削磨,溝底乾澀生硬,

溝邊易產生崩口,與真品的轉彎處手工刻劃痕迹完全不同。

砣工與刻劃工並存

在漢代獸面紋或鳳鳥紋分區玉璧中,常見砣痕與刻劃痕並存的現象。

一般用砣具深砣幾道明顯的紋飾骨架,然後用遊絲毛雕工藝進行裝飾。

體現了漢代工匠們高超的工藝,粗細布局,極具章法。

漢代玉器

徒手抓握磨石等工具刮蹭產生的視覺效果,可以看到,

線條周邊毛糙,未經後期打磨修飾,溝底也表現出粗糙之感,

這種常見於葬玉,一般來說器物不夠精美

此工藝為加工後期經過仔細打磨,將毛躁的衝出痕迹修磨掉,一般出現在比較精美的玉雕之上。

很多朋友根據陰刻線是否有拼接刀痕來判斷真偽,這是很容易打眼的。

拼接痕迹並不是古人喜歡的,

如果是精品,古人一般都會進行打磨,並不會刻意殘留。

而往往現在的仿品,才會刻意偽造斷續的拼接痕迹。

漢代玉器

上圖或許很多人會看成仿品,

因為線條毛躁,未經修飾,不夠流暢,溝邊銳利,似乎還有崩口。

這是一件漢代古玉真品的痕迹,

因為是葬玉,急就而成,後期未經打磨修飾。

一定要區別於現代仿品的拉鎖狀崩口,仿品是高速金剛砂製作,

在接觸玉器的時候,會發生剛性碰撞崩口。

仿品有拉鎖狀崩口及乾澀的溝底

微痕在鑒別古玉過程中十分重要,但不能單純靠痕迹鑒定。

一定要結合料、工、形、紋、沁色、包漿六個方面,才能綜合辨偽。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瑿珀?炒作還是真高端?誰懂,進來說說
到底是誰設計的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