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沒去過秦國,為何秦國反而統一六國?孔子:這個鍋我不背

孔子沒去過秦國,為何秦國反而統一六國?孔子:這個鍋我不背

有人問,孔子周遊列國,唯獨沒去過秦國,最後為啥反而秦國統一了天下?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孔子的理想

自周平王東遷洛邑,王室日益衰微,中原之地暗潮湧動。本來分封制下的周王朝,周天子就如中原諸侯們的家長,可鄭國這個孩子翅膀硬了,不但不服從家長的管教,還對家長動手了,結果啥事沒有。其他孩子看在眼裡,實力強點的便開始欺負鄰居小弟,心情好點搶點糧食,心情不好就直接殺人霸佔其家園。

就這樣,200多年過去了,等到孔子出生的時候,原來1000多個諸侯也就剩下20多家了。

咱們這位孔子,從小就愛搗鼓祭祀這些東西,長大了去過洛邑學習周禮。學完周公的那些禮儀之後,再看看當今天下,孔子就感慨:「天下無道已久矣。」

據史載,孔子在洛邑學禮時,遇到了圖書館長老子,他問道:「天下這麼亂,該怎麼辦?」

老子微笑道:「順其自然吧。」

孔子一臉懵,喃喃道:「不行啊,我要改變這一切。」

老子笑而不語,後來他就騎著毛驢走了,給世人留下了一本《道德經》。

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原本也在魯國當過一段時間的小官,但是魯國的現狀讓他很不滿意,魯國家長也沒有多少實權。試想,孔子本來就要來推行周禮的君臣之禮的,如今魯國國君都說不上話,還怎麼實行啊。

因此,孔子必須找一個國君說話還算數的國家。他環顧四周,晉國六卿、鄭國七穆、魯國三桓,看來看去,也就齊國的齊景公還算是名副其實。於是,他就來到了齊國,找機會向齊景公推廣周禮。

這齊景公一聽就來了興趣,如果推行周禮能鞏固自己的君權,這很不錯啊,可不能讓俺的齊國像隔壁幾家那樣落入大臣手中。於是,他就在那盤算給孔子個什麼官。這時,孔子的偶像晏嬰來了,他斬釘截鐵地說道:「孔子啊,就是油嘴滑舌之徒,華而不實,趕他走。」

之後,齊景公便開始疏遠孔子了,孔子也是個聰明人,只要這晏嬰在一天,俺也不會有機會的,要不等他死後再來吧。誰想到這晏嬰壽命挺長,孔子這一等就等到50歲。那時,齊景公年紀大了,也不想折騰了。齊國內部也不平靜,陳氏、高氏等幾個大夫斗得非常厲害,也將複製其他各國的老路,將齊國國君慢慢架空。所以,孔子對齊國徹底死了心。

這時,魯定公上任了,孔子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那麼,孔子要在魯國推行周禮,這君臣之禮首先都理順,可是當時魯國的朝政都把持在三桓手裡,於是,孔子便發動了拆毀三桓所建城牆的行動,可惜最後還是半途而廢了。齊國為了離間孔子,又送來了美女,當時的執政卿大夫季氏深陷其中,孔子失望之至,決定重遊列國。

雖然仕途不順,孔子還是沒放棄心中的理想。縱觀天下格局,此時只有衛國符合心中所想。於是,孔子便帶著眾多弟子,投奔衛靈公。衛靈公雖然能夠說話算數,也款待了孔子。但是,衛靈公對周禮並不感興趣,他更多的是向世人昭告自己是如何禮賢下士。有一次,衛靈公帶著夫人南子,讓孔子緊隨其後,招搖過市,孔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因此,他又離開衛國,前後投奔陳國和蔡國,不過那兩個國家疲於應付楚、吳兩國的夾擊,誰有心思聽他將什麼仁政呢?

孔子沒辦法,又回到了衛國,沒想到,衛靈公居然也向他諮詢行軍打仗之事,孔子徹底絕望了。此間,雖然楚國也曾向孔子拋來橄欖枝,但楚國大臣們一致不同意,此事也只能作罷。

最後,孔子輾轉回到了魯國,年紀大了,也無心做官了,安心做學問,將自己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恢復周禮的渴望,全寫到了《春秋》裡面。

孔子的失敗

自漢武帝開始,歷代帝王大多用儒道來鞏固王朝的統治。雖然漢朝之儒道有別於孔子所推崇的周禮,但事實證明,孔子那一套還是可行的。那為何孔子卻未能在其有生之年成功一回呢?

春秋末期,諸侯獠牙盡露孔子所處的時代大概在春秋末期,那時諸侯已從當初的1000多家銳減為20多家,除了晉、楚、齊、吳、秦等幾家大牌,以及魯、衛、鄭、宋、燕等幾家資格老的,剩下的差不多都集聚在魯國周邊。這說明啥?魯國還比較講究周禮,因此他旁邊還能剩下幾個小國,而其他生存下來的諸侯可以說是吃相十分難看了。

大諸侯政權旁落如上所述,大的諸侯,如晉、齊等國的朝政已落入卿大夫之手,哪怕是鄭、魯兩國亦是如此。如此朝局,孔子跑過去跟他們說,你們這樣做不對,要把朝政還給國君。那些卿大夫會怎麼想?肯定是一腳蹬出去,或者乾脆一劍封喉。

小諸侯忙於自保小諸侯如衛國,雖然政權沒有旁落,但是他們的當務之急是自保啊,提升戰鬥力才是硬道理,此時孫武、吳起如果上門求仕,肯定是敲鑼打鼓歡迎。孔子跑過去,和他們說:「大國欺負小國是不對的,我們要對他們的罪惡行徑強烈譴責,並規勸他們早日回到周禮的正規上來。」

小國都舉步維艱了,還妄想著和吃紅了眼的大國談判?好歹再不濟,也該和墨子一樣,教授他們守城之法吧。

因此,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又或者是掌握實權的卿大夫,孔子所推行的周禮恰好與他們的利益相悖,他想要在這樣的時代恢復周禮,是完全不可能的。

結語

秦國統一六國,與孔子沒有任何關係。戰國七雄,孔子只去過齊國。孔子為了恢復周禮,曾周遊列國十多年。

然而,在大國吞併小國,卿大夫架空國君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孔子所推崇的周禮,與他們的利益完全相悖,這也就註定了孔子的失敗是必然的。

而秦國作為戰國的最強者,最後能統一六國,也可謂是時代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孔子文化展」成國博2019「壓軸」大展 策展人楊朝明詳解「來龍去脈」
道家眼中的「孔子」:用心良苦誠可貴,思慮不周亦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