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明白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論,父母就能輕鬆解決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明白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論,父母就能輕鬆解決

家長們大多會感覺自己的孩子自律性和自控力差,玩的時候不亦樂乎,一旦要學習,就各種抱怨和偷懶。父母也是干捉急沒辦法,罵也罵了,吼也吼了,孩子該咋樣還是咋樣。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來分析,他將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我們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追求的就是快樂,完全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就像嬰兒時期,我們吃奶、排便、哭泣,隨心所欲,怎麼舒服怎麼來,沒有人去強迫我們去遵循什麼社會準則。

超我:進行道德判斷和自我控制,按照社會準則做事。超我追求是完美,很多是從兒童早期體驗的賞罰模式中演變而來的,遵循「至善原則」。孩子會因為某種行為受到父母的懲罰或者獎勵,慢慢地,在孩子心目中就會形成一套邏輯和認知,認為某種行為是對的,某種行為是錯的,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行為就會成為孩子的道德觀,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孩子超我的形成,決定孩子今後的人品和修行。

自我:用現實的客觀條件來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追求的是現實。就是按照現實的原則來支配行動,讓自己既能理性地獲得快樂,又能避免痛苦。

通過了解這幾點我們就能知道,孩子不願意學習,喜歡玩,追求的就是本我,而父母按照自己的原則,採用不同的懲罰制度,讓孩子的超我意識和父母制定的制度一致,逼著孩子向他們自認為正確的方向靠攏。這樣必然就會產生矛盾,本我追求的是極端的快樂,而超我追求的又是極端的完美。這兩者在孩子眼裡,很多時候都是相反的,孩子有時為了避免受到懲罰,會讓超我去壓抑本我,但當父母的要求和追求越來越完美極致的時候,本我被壓制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會爆發了,從而做出一些過激失控行為。這樣父母和孩子的矛盾自然也就爆發了,在父母眼裡的「為你好」,變成了孩子眼裡的敵人。父母的「愛」這時孩子也是無法體會,只能感覺心中的小宇宙隨時要爆炸。

所以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超我的塑造,但是一定要把握一個度,不能把超我塑造的過於「完美」,孩子畢竟還小,他的自我意識並沒有那麼強烈,對現實的理解也沒有那麼深刻,也沒法很好的協調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從而容易走極端。父母應該讓孩子偶爾釋放本我,這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辦法。

孩子自律性不強,自控力差,都是因為自我意識尚未成熟。在學習上,父母可以想法讓學習輕鬆、有趣,這樣才符合孩子本我,孩子也會自覺自主去學習,枯燥無味的知識是體會不到快樂的。

父母就可以適當採用一些學習工具,比如用思維導圖來學習,孩子能夠高效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這樣自然會讓孩子感覺輕鬆,同時因為思維導圖是把枯燥的文字轉為圖像、顏色、線條、關鍵字,這樣孩子自然也會感覺有趣。

讓孩子在本我和超我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孩子才會快樂地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格理論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