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全球華人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民間又稱其為踏青節、孝親節、冥節等;清明節由幾個不同的節日組成,涵蓋了寒食節、清明、上巳節、蠶花節等諸多節日,是僅次於春節的綜合性重要民俗節日,一般都在農曆的三月、公曆的4月5日前後。
自古至今,無論國家還是民間都非常注重祭祀先人。清明這天,氣溫回暖,大地復甦,正是春種的時節,也是紀念亡人的絕佳時機。通過祭祀活動,緬懷先人的恩情,榜樣於後輩孝敬老人。
原本清明節與佛教並無直接聯繫,但一個「孝」字將兩者緊密相連。雖然佛經沒有提到怎樣過清明節,但是面對亡故親人、歷代祖先,佛教自有相應法門,既讓在世之人寄託哀思、表達孝道,又讓已故親人獲得最大福報。
佛教為祖先超度古已有之,最早可追述到南北朝時期。佛教涉及孝道思想的經典很多:《佛說孝子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卷集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唐·般若譯,收在《大正藏》第三冊,見第二品《報恩品》;《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佛說盂蘭盆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主要講述目犍連救母之事;《地藏菩薩願功德經》;《菩薩睒子經》,收於《大正藏》第三冊;《善生經》等等。
佛教的孝道思想認為,如果以各種美食讓父母及長輩吃、以光鮮的衣服讓父母及長輩穿、以美妙的音樂讓父母及長輩聽……這只是世間的孝道。真正的大孝是勸父母及長輩信奉佛法,修學佛法,而能解脫生死輪迴。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所以孝敬父母尊長的最好形式就是勸化他們棄惡從善,皈依三寶,走上修行之路,種下善因,成就佛果,所以佛教的孝才是大孝。
通常在清明節期間,寺院都會啟建超度法會:供養三寶,諷誦經典,作諸功德,來迴向已故先亡,廣度有情眾生。地藏菩薩曾經四次發大願度眾生,本願就是度盡南閻浮提罪苦作惡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經》云:「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地藏經》第七品)
生者誦經,畏怖黑暗,嚮往光明,與地藏菩薩功德結緣,加上布施供養,先亡受到生者善良光明的感染,七分之一的功德,若能起一念善,便會不斷增長自心的光明,結出無量善巧方便的惠利善果,從而得到超拔救度。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經典回顧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