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武漢貓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真相究竟是怎樣?

武漢貓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真相究竟是怎樣?

今天,4月4日,城市、道路和碼頭上,防空警報與車船汽笛長鳴,舉國哀悼的日子,鳴笛失去了往日的示警意味,而僅僅化身為寄託哀思的一種形式。

但對於廣大寵物愛好者,尤其是鍾情於貓主子的鏟屎官們來說,最近幾日相繼發表於預印本平台bioRxiv上的兩篇論文,的確應當引起十足警惕。

3月31日,由中科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動物流感基礎與防控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陳化蘭,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國家動物疫控高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步志高帶領的團隊發表文章。

▲微博「Nature自然科研」發布相關新聞,證實該消息

該團隊在P4實驗室中對多種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能力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發現:

狗,豬,雞和鴨對新冠病毒不易感染,而貓和雪貂則較易感染。

尤為重要的是,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貓和雪貂身上發現這樣的結論。

早在十餘年前SARS疫情爆發後不久,人們就已經發現SARS病毒是利用人體內的一種轉化酶——ACE2感染人體的,而今年爆發的新冠病毒和SARS一樣利用這種酶。

ACE2在許多動物體內也存在,從理論上來說,這些動物原本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2003年英國《自然》雜誌的研究表明,貓可以攜帶SARS病毒

但實驗室的研究並不總是等同於實際情況,身處疫情爆發中心武漢的動物們(尤其是被發現易感染的貓和雪貂),在這場疫情中究竟受到了何種影響呢?

僅僅3天之後(即4月3日),由華中農大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聯合研究團隊就在bioRxiv平台發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側面印證了3月31日研究的許多觀點。

該研究分別採集了39個疫情爆發前和102個疫情爆發後的貓血清樣本,在疫情爆發後的血清樣本中發現了15隻貓呈現陽性。這15隻呈現陽性的貓血清里,又有11隻出現了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

▲在新冠爆發的地區,流浪貓有被傳染新冠的可能

由於疫情爆發之前的39個貓血清樣本中沒有出現1例陽性,研究人員判斷:

武漢市的貓群被新冠病毒感染應當是在疫情爆發之後由人將病毒傳染給貓造成的,但這種傳播的途徑究竟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將這15隻感染新冠病毒的貓以1~15編號後發現,1號、5~9號貓都是來自寵物醫院。

結合第一份研究發現的貓之間可以飛沫傳播病毒的結論,這似乎說明貓和人一樣,存在聚集後相互傳播的可能。

但根據我們鏟屎官的經驗來說,一些條件較簡陋的寵物醫院也存在將多隻貓圈養在一起的情況,貓互相舔毛、甚至相互舔肛門的舉動所導致的糞口傳播也可能是病毒傳播的一種方式。

▲寵物醫院的貓,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

10~13號貓則為流浪貓。

在疫情爆發時期,不能排除有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愛貓人給野貓投食導致貓感染的可能。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流浪貓與人類設施接觸頻繁,垃圾桶中的人類廢棄食物殘渣或舊口罩上也可能沾染上人體內的病毒,並被翻找食物的流浪貓接觸後引發貓感染。

▲會翻食垃圾桶的流浪貓,自然也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4號,14號和15號貓則是居家飼養的家貓,但它們的主人都是被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在長期共處的過程中,主人體內的病毒或許傳播到貓身上。這和發生在香港的寵物狗感染事件、以及上月27日發生在比利時的全球首例寵物貓感染事件相同。

▲家裡的寵物貓,如果主人確診,也有可能感染新冠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對每一隻貓的鼻咽和肛門均採樣進行了研究,卻沒有發現任何陽性樣本。

研究團隊認為有三種可能導致這個現象——

第一,就是貓的鼻咽和肛門處的病毒很少,以至於試劑盒都無法檢測到;

第二,是這些貓在感染之後只有很短的時間會排放出病毒,研究人員採樣的時候它們已經基本痊癒;

第三,則是貓的基因和人不太一樣,用給人檢測的試劑盒檢測不到病毒。

綜合15隻貓中有11隻出現抗體(也就是已經自愈了)的情況來看,第1、2種解釋的可能性更高。

目前來看,所有的研究都不能說明貓會將病毒傳播給人,同時,現在也沒有出現被貓感染的人患病案例。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貓能更快自愈,還是感染新冠的貓不易向外排放病毒,這些細節我們仍未可知。

由於疫情期間大多數的科研和醫療力量都投入到對人感染的研究中,動物感染的情況一直被忽視。

實際上,4月3日的研究是當前全球第一份關於動物在自然條件下產生新冠病毒抗體的研究報告,而這份研究的樣本數量又相對比較小,許多重要細節還需要進一步的跟進。

▲貓咪傳染新冠病毒的更多訊息,仍然有待研究

對於這兩項研究,我們建議大家冷靜客觀看待。

對於疫情爆發較嚴重地區的愛貓人士,應當更為科學管理自家的貓主子,徹底杜絕散養給貓和主人帶來的潛在威脅。

而對於流浪野貓,應避免直接接觸——例如近距離投喂甚至撫摸等。

▲在餵食流浪貓的同時,建議避免像照片上的這種親密接觸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們在寵物文化方面的許多缺失:

城市中遊盪的許多被遺棄家貓(或散養家貓在戶外自主繁衍)形成的野貓群體,不僅自身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包括但不限於疾病、飢餓等),也對城市生態帶來較大影響(譬如捕食鳥類和小型爬行動物),更會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成為新的不確定因素。

我們再次呼籲,科學、文明養貓,杜絕隨意遺棄,領養替代購買,以徹底扭轉城市野貓現狀,讓人與貓都可共享安樂,共渡難關。

?????

深度科普撰寫不易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請點個「在看」

喜歡就請轉朋友圈吧~

文章由一犬一話特邀作者撰寫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 流浪 / 動物科普作者

編輯| 揚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犬一話 的精彩文章:

狗子有牙結石,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