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子刊:吃太咸會降低免疫力!

《科學》子刊:吃太咸會降低免疫力!


  來源:奇點網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人民想出稀奇古怪招數「增強免疫力」的新聞也越來越多,所以跟雙黃連一樣,人類的本質就是復讀機……但是有些錯誤的方法,用了就不好了。


  比如說隔壁韓國,就有教會拿瓶子給教徒噴鹽水,號稱能防病免災,結果反而導致了聚集性的疫情。奇點糕的朋友把新聞鏈接發過來的時候,就配了一行




  打住,可別瞎說啊。最近在《科學·轉化醫學》上,剛好就有一項新研究顯示:吃鹽太多,也許並不能增強免疫力,反而會影響人體局部的微環境和糖皮質激素分泌,抑制中性粒細胞抗擊細菌性感染的體液免疫能力[1]!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所以奇點糕寧可出門繼續自帶孜然,Literally……


  這是首次有科研證據證實,人體內的高鹽環境會影響免疫力。繼發的細菌感染,也是威脅很多重症患者,比如新冠肺炎患者的殺手啊。所以大家放鹽的時候,手可別多抖了。


  高鹽飲食對心血管的威脅,奇點糕可絕對沒少嘮叨,但是對於免疫系統的影響,卻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在之前有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整體上是促炎性的,對維持免疫功能有利,比如皮膚防禦外來細菌就需要鹽[2]。

  但對體內器官,高鹽飲食的影響就不好說了,尤其是負責把鹽分排出體外的腎臟和泌尿系統,因為尿路感染幾乎是發病率最高的細菌性感染了,如果高鹽真的對免疫功能好,那鹽多的地方,感染不應該多吧?


  於是從尿路感染出發,德國波恩大學團隊開展了本次研究。研究團隊設定了高鹽飲食、普通飲食和低鹽飲食三組小鼠,分別在餵食一周之後誘導大腸桿菌引起的腎盂腎炎。


  讓研究團隊完全沒料到的是,高鹽飲食組小鼠的炎症最為嚴重,腎臟內定植的大腸桿菌數量,是普通飲食組的4-6倍!反映到熒光染色上,就是亮綠色的大腸桿菌,明顯是右邊的高鹽飲食(HSD)組更多。


對比普通飲食(NSD),高鹽飲食(HSD)的細菌多了不是一點半點

對比普通飲食(NSD),高鹽飲食(HSD)的細菌多了不是一點半點

  發現反常現象,就得找原因,研究團隊比較了兩組小鼠的情況,發現只有一處明顯的不同:高鹽飲食組小鼠的腎臟內,中性粒細胞雖然吞噬了很多大腸桿菌,但卻不能把它們都殺死,殺菌的能力大幅下降。


  中性粒細胞殺菌能力弱,肯定是和此前「高鹽飲食促炎性」不符的,研究團隊對比了此前的論文,發現在這次的試驗中,腎臟內的鈉水平並沒有升高,反倒是提高了另外一種炎症介質——活化T細胞核因子5(Nfat5)的水平[3]。


  Nfat5本身對尿路感染意義不大,但它在小鼠的脾臟當中也同時升高,說明調節它的應當是一種全身性因子。研究團隊很快確認,調控Nfat5的是再熟悉不過的糖皮質激素,而糖皮質激素增多,正是因為腎臟排出的鈉太多,激活了腎上腺所致。


  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上的用途之一,就是抑制過強的免疫反應,而且這種影響還是全身性的。研究團隊給小鼠接種李斯特菌的試驗顯示,在高鹽飲食狀態下,感染的李斯特菌在脾臟和肝臟中,定植數量會是正常小鼠的100-1000倍!

注意縱軸坐標啊

注意縱軸坐標啊


  要是倍數再多一點,估計高鹽飲食就能把人變成細菌培養皿了……不過研究團隊還發現,單是一個糖皮質激素,還不足以解釋腎臟內感染的特殊性,排鈉過程中產生的尿素,也會削弱中性粒細胞的殺菌能力。


  這種雙重限制,即使是挪到人身上也同樣影響巨大,研究團隊調出了此前一項小規模臨床試驗的數據,發現一個星期的高鹽飲食,就足以使人體的中性粒細胞戰鬥力下降,糖皮質激素水平也出現了與小鼠實驗中相似的變化[4]。


  用論文通訊作者Christian Kurts教授的話說,「我們讓志願者們每天多吃了6克鹽,聽起來很多對吧?但兩頓美式快餐,比如說兩個漢堡+兩份薯條的含鹽量,就已經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了」[5]。


  要知道這還是日常吃鹽8.5克的美國人,如果換成全國人均攝入量破10,甚至破15的中國呢?想想都嚇人。所以口味清清淡淡過一生,其實也挺好啊。


  參考資料:


  1.Jobin K, Stumpf N E, Schwab S, et al. A high-salt diet compromises antibacterial neutrophil responses through hormonal perturbation [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12(536): eaay3850.


  2.Jantsch J, Schatz V, Friedrich D, et al. Cutaneous Na+ storage strengthens the antimicrobial barrier function of the skin and boosts macrophage-driven host defense[J]. Cell Metabolism, 2015, 21(3): 493-501.


  3.Berry M R, Mathews R J, Ferdinand J R, et al. Renal sodium gradient orchestrates a dynamic antibacterial defense zone[J]. Cell, 2017, 170(5): 860-874. e19.


  4.Wilck N, Matus M G, Kearney S M, et al. Salt-responsive gut commensal modulates TH 17 axis and disease[J]. Nature, 2017, 551(7682): 585-589.


  5.https://nypost.com/2020/03/26/a-salty-diet-could-make-it-hard-for-your-body-to-fight-off-infection-study/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歐洲航天局關閉部分探測器對太空任務有何影響?
巴西多家科創機構正積極應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