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不停上廁所,有人卻沒尿意?4點原因揪出來了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不停上廁所,有人卻沒尿意?4點原因揪出來了

現代人遇到的最尷尬的事情

莫過於

在找不到廁所的地方

和剛認識的女生逛街到一半

考場鈴聲剛剛響起

在家媽媽突然喊起了你的全名

都會讓你湧起了突如其來的

尿意

可能很多小夥伴平時沒放在心上

但其實

排尿不正常,或者動不動就想尿

還真的是一種疾病

所以

今天九叔就來給大家講講

排尿有什麼用?

首先

排尿最主要的作用當然是代謝廢物

我們喝下的

肥宅快樂水、四喜啵啵茶、百香果雙響炮

除了能讓你多長几斤膘之外

不能全部都被人體利用

為了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

減少負擔

這些多餘的水分和廢物

就會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另外

相信各位一旦感冒發燒

肯定會聽到

「多喝熱水」這句話

雖然聽到耳朵起繭子了

但實際上

也有它的道理

因為

多喝水實際上意味著多排尿

這個動作

有助於帶走身體的部分熱量

利於體溫的下降

接下來說的這些

大家也應該要了解

當我們排尿時

尿液會將尿道和陰道口的細菌沖刷掉

具備了天然的清潔作用

也避免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此外

它還能幫助調節體內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

排尿甚至是

做運動的一種方式

很多社畜

在位置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通勤就已經累得半死

可別提什麼運動了

排尿卻能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你走路、脫褲子、蹲下去

全都是運動

你可以在鬆動筋骨的同時

轉換心情

排尿出現的問題

在改善生活質量中擔當大任的排尿工作

我們怎能允許它出問題?

但是現實生活中

卻有很多人被尿頻尿急的問題困擾

雖說排尿有助身體健康

但經常跑廁所誰頂得住?

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

尿頻尿急

我們要明確它的標準是啥

正常來說

普通人白天的排尿頻次

在4-6次之間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你喝水不多

又忍不住經常上廁所

那你很可能出問題了!

來看看這些習慣

你們有沒有躺槍

憋尿

當你把憋尿行為變成一種習慣

尿頻尿急出現的幾率就會上升

因為

飽和的尿液長期儲存在膀胱內

容易滋生細菌使膀胱發炎

當膀胱受到炎症的刺激時

敏感度會增加

這導致

明明尿液水位還不高

但我們卻總會接到「開閘」的指令

精神暗示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夜晚

很多人為了避免半夜被尿意打斷睡眠

總會在上床前

多次暗示自己上廁所

我們要知道正常狀況下

夜間上廁所頻次不超過2次

如果喝水不多

但又頻繁上廁所

這樣的狀況就屬於

神經性因素引起的尿頻

長期騎自行車

這個習慣

主要針對男性群體

當車座太高與身高不匹配

騎車時就會產生不適感

被壓迫的前列腺

還會產生腫大的問題

這直接壓縮了膀胱的空間

尿液也比過往更容易飽和

上廁所的信號也就更加頻繁

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

難以保證作息規律

這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影響身體睾酮和前列腺液正常分泌

使患上前列腺炎的風險大增

尿頻尿急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如何解決尿頻尿急

減少憋尿的機會

外出前

我們需要降低水分的攝入

提前解決小便

減少在外找不到廁所

而被迫憋尿的狀況

另外

在學習與工作中

要學會給自己安排休息時間

用憋尿的方式

去爭分奪秒實在沒有必要

只有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

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針對那些

總是暗示自己想上廁所的小夥伴

建議睡前少喝點水

從根源上減少上廁所的頻次

另外

也可以做做其他的事情

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騎自行車要調整好座位

這裡要申明的是

騎自行車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但前提是

位置要調整到自己舒適的狀態

減少對下部的壓迫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

暢快淋漓的感覺!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熬夜確實爽

但是它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為了保全自己的頭髮

減少尿頻尿急

定好鬧鐘

設置作息計劃

相信不管對身體還是時間利用率

都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

飲食習慣也相當重要

要想減少身體炎症

三餐需要定時定量

口味盡量清淡健康

這對維持泌尿系統的正常運作

也很有幫助

當然了

如果尿頻尿急的狀況相當嚴重

已經到了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地步

那還是儘快去醫院查明病因吧!

- 完 -

參考資料:

[1]張鵬. 尿頻尿急可能是膀胱「太活躍」[N]. 家庭醫生報,2015-12-07(004).

[2]李振華.第15講 尿頻、尿急、尿痛[J].中國醫刊,2010,45(09):86-88.

[3].反覆尿頻、尿急、尿痛、夜尿增多——思考病例(124)[J].新醫學,2006(0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我知道會有多痛苦!腫瘤醫生選擇放棄治療,將癌症父親送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