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政策「救」車市

政策「救」車市

提振汽車消費是國家在疫情期間的關注重點。

全文3716字,閱讀約需7分鐘

文丨程天琦

編輯丨郝秋慧

2018年12月車市第一次在連續增長28年後出現下跌,此後便「一蹶不振」。誰也想不到,這一跌竟持續了16個月。步入2020年,「車市寒冬」也跨進了第三個年頭。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車市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2月首周的乘用車零售日均銷量低至百位數,整月銷量同比下降80%。

來源/pixabay

不過,回望3月,「寒冬」中的一絲暖光似乎漸漸照射著整體車市。

乘聯會數據顯示,三月第一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1.7萬輛,同比下降50%;第二周日均零售2.2萬輛,同比下降44%;第三周日均零售2.6萬輛,同比下降40%。

相較汽車銷量史上最慘的二月,三月乘用車市場已從「鶴怨猿啼」中逐步回暖。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程天琦

在億歐汽車看來,3月乘用車銷量復甦與各地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密不可分。

3月31日,據央視網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為促進汽車消費,一是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是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目前各部門已下達的政策中,提振汽車消費是國家在疫情期間的關注重點。新能源汽車更是屢次提及的關鍵詞。

具體來看,政府下達的意見可分為兩方面:加快復工復產和刺激汽車消費。

復工復產,如火如荼

如今,汽車產業已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每台汽車擁有的上萬個零部件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工廠。

在中國因疫情而被迫經歷的兩個月停工期間,受影響的已遠遠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全球整個汽車產業。

三月以來,全球又相繼爆發了新冠病毒,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85萬例。主機廠和零部件企業也不得不採取停產措施,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受到衝擊。

因此,在中國疫情得到緩解之際,加速工廠復產就成了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

國內汽車行業加快復產進程不僅可以快速恢復國內產能,還成為了那些仍在運作、卻飽受零部件短缺困擾的國外汽車廠家的關鍵支柱。

自2月24日,工信部頒布《關於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的一個月後,經銷商綜合復工效率翻了近一倍。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全國8569家4S店的調查,3月24日,門店復工率94.7%,客流恢復率61.7%,銷售效率58.2%,售後效率60.2%,綜合復工率為67.16%。就在二十多天前的3月2日,這些數字基本只有一半。

地域來看,4S門店復工率中,華東區最高,為84.4%;銷售效率中,華南區最高,為31.7%;售後效率中,華南區最高,為42.5%。

3月23日,商務部等部門又印發《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進一步敦促復工進程。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門店復工率有望得到百分之百的恢復。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程天琦

刺激汽車消費的手段

汽車業是當今中國最大實體經濟和重要支柱產業。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萬億,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為8.3萬億元,約佔9.3%。

汽車產業一旦萎靡不振,對經濟的消極影響毋庸置疑。

因此,在疫情日益緩解之際,國家出台的各項提振消費中,汽車消費是必定提及的方面。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23個部門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等鼓勵舉措。

同時,要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加強綠色公交設施建設技術創新,落實好現行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獎補政策。

3月26日,商務部在線上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又再次提到促進汽車消費,尤其單獨提到促進新能源消費。商務部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台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除了國家層面頒布的意見,地方各級政府的汽車消費提振政策同樣紛至沓來。

從發布的具體措施來看,購車補貼和限購鬆綁是最主要的刺激消費的方式。

購車補貼的主角

佛山、長沙、株洲、湘潭、珠海、廣州、南昌、寧波、長春和宜賓市在2-3月份間,都明確了1000-10000元不等的購車補貼。

廣東省佛山市2月3日發布《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成為今年第一座頒布汽車消費補助政策的城市,給予每輛車2000元補貼,佛山號牌車主換購可獲3000元補貼。2月17日,佛山又出台對國六車型最高5000元的購車補貼。

全國多個城市也恢復了去年6月25日取消的各地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例如,廣州3月4日出台恢復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今年3月至12月底,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享受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最新的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更是直接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不難看出,國六車型、新能源車型以及舊車置換的補貼幅度最大,這也與國家正推崇的「新舊動能轉換」與「藍天保衛戰」計劃不謀而合。

但購車補貼仍存在諸多限制。

大多數優惠政策中都明確指出了只有在本地的經銷商購買本地廠家的指定車型才享受購車補貼。同時,補貼名額數量也有限制。例如,長沙、株州、湘潭的前3500名市民在購買指定的幾款車型時才享有3000元補貼。

由此可見,補貼政策不僅旨在消費者層面給予刺激政策,也同樣有意為本地車企和經銷商伸出援手。

限購鬆綁,強化消費信心

除補貼優惠之外,逐步實現限購鬆綁是另一種提振汽車消費的手段。

目前,全國共有七市一省實施限購政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石家莊、天津、杭州和海南省。截至3月31日,深圳、廣州和杭州在今年已相繼出台政策推進放開限購進程。

2月28日,深圳出台《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深圳在去年6月出台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4萬個。

廣州3月4日發布的《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的通知》也明確指出了要加快推進落實去年新增的10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

杭州更是在3月24日發布的《關於2020年一次性增加小客車指標的配置公告》中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貴陽去年9月12日宣告正式取消搖號購車政策,結束了自2011年開始的限購政策。海南省也在去年9月通過每月適量增加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等措施。

上海方面,3月滬牌個人額度為11970輛,較2月的7966輛有明顯增加,中標率從6.1%提升至8.9%。三千多個滬牌額度的提升,可以看出上海也在加快推進汽車消費的腳步。

而汽車限購最為嚴格的城市——北京還沒有明確下達放開限購的政策。有趣的是,3月24日,商務部曾發布一則「北京市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車消費的措施」,其中提到北京上半年釋放不少於10萬個新能源購車指標。然而文章發布半天后即被撤銷,北京商務局致歉表示這項措施尚未研究論證。至於之後這一購車措施是否會真正落地,目前為未能得知。

從已出台拉動汽車消費政策的城市的地域來看,廣東、浙江是最積極響應號召的兩大省份,在省內多個城市都推出了鼓勵汽車消費政策。這也與全國4S店復工情況的地域特徵如出一轍。

如上文所提,廣東佛山率先在2月初頒布汽車消費補助。浙江省3月24日發布的《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實施意見》更是今年全國首個以省政府名義出台的刺激消費專項意見。緊接其後,下屬的杭州和寧波市在3月25日和27日相繼出台增加小客車指標以及購車補貼政策。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程天琦

車市回暖,尚待時日

目前看來,其餘大部分省市對於出台的具體政策還處於觀望狀態,但隨著官方號召聲越來越洪亮,特別是在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一次強調各地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後,更多的省市會將政策落地,加入拉動汽車消費的陣營。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限購措施緩緩放開,優惠政策相繼出台,各銷售網點陸續開門,乘用車銷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從三月銷量可以看出端倪。

來源/pixabay

疫情也會刺激一部分認為私家車更衛生安全、也有經濟能力的消費者。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表示,從安全性角度選擇交通工具,首當其衝的是私家車。

但經歷了兩個月多疫情影響,消費者的收入也受到了衝擊。

汽車是大宗消費,因此在汽車領域不會短時間產生很大程度的補償性消費。相反,在疫情穩定後的一段時間,當消費者購買能力逐漸恢復,汽車銷量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與此同時,車企也應從自身角度謀求出路。除了快速恢復疫情前的產能水平,車企還應加快創新腳步,推出更能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真正將需求端的消費潛力釋放出來。

在供給端層面,車企應與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做好協同工作,在全球疫情加劇背景下,或許通過零部件「國產化」可以實現車市陰霾中的「豁然開朗」。此外,車企還可給予下游經銷商企業適當補貼和實行「不壓庫」政策。

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經銷商三位一體。任何情況下,任一組成部分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車市回暖離不開政策激勵,但絕不能把希望僅寄託於國家的扶持上。

畢竟,兩三千的購車補貼之於動輒十幾萬的汽車價格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RECOMM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帝歐家居2019年凈利潤增長48.7%,整裝衛浴佔比有所下降
邁瑞醫療2019年凈利潤46.8億元,同比增長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