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語》里的買房智慧:除了綠化配套,這一點別忽略,否則很鬧心

《論語》里的買房智慧:除了綠化配套,這一點別忽略,否則很鬧心

《論語》第四章「里仁篇」,第一句是「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翻譯過來就是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好,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個明智的人呢?

孔子提出買房智慧:除了硬環境還要考慮軟環境

我讀這一句,思揣好久,孔子其實為我們現代人買房提出一個很好的建議。買房嘛,一向是人們奮鬥中的一件大事,誰都想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安穩舒適,生活和美,有的人買到了理想的房子,生活很舒心;可有的人卻並沒有那麼幸運,花了全部的積蓄卻住得十分鬧心,為什麼會這樣?先別急著要答案,且來回顧一下買房的經過。

仔細想想現在人們買房大多考慮什麼因素?比對一下不同樓盤的開發商、房價、小區綠化、樓間距、車庫、周圍配套如何,商圈有幾個,交通是否便利、孩子上學是否便利、周圍是否有好學校等等這些外在的因素,我們稱之為不可改變的硬體環境,但很少有人會考慮小區居住人群這件事,就是孔子說的里仁為美否,而這是可以改變的軟體環境,選擇和什麼人住在一起,你是有得選的。在買房這件事上,人們為不可改變的執著太多,對能夠改變的卻常常忽略,究其原因,可能離不開城市化鄰里關係的疏遠,它並不像農村開窗開門,東家長西家短湊在一起嘮一嘮,各自都有要忙的工作,上班下班,各自回家難以碰面,並不需要鄰里有過多的交往。還有買房考察上有一定的困難,現房還好,期房就很難,所以這一條因素就常常忽略掉了。

可是這條因素恰恰是關係你住的開不開心,或者是一個蠻重要的人文精神上的影響因素。

如何理解「里仁為美」

我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一個母親考慮到孩子的未來,多次搬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住,孩子學到的都是一些祭祀喪葬之類的事情,做媽媽的覺得這不是孩子該學的;於是搬家,搬到鬧市區,孩子在外面學些市井買賣的玩意,和屠戶做鄰居,孩子每天也只能看到殺豬宰羊之類的,孟母又搬家,這次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有宗廟之事,孩子學到的是禮儀,孟子開始守秩序、懂禮貌、開始讀書,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里仁是否就是「學區房」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學區房,好學區往往一房難求,這是古今中外所有家長的苦心。那孔子說的「里仁為美」就不是就是要我們買學區房呢?學區代表著一定的教育優勢,它可以是仁德的一部分,但不是孔子說的全部,除了學區是一個參考標準之外,這個仁,更落地一點講,或許離不開日常的鄰里行為。

明智是明是非、知美惡

我前一陣子刷到一條視頻,一個女士花很便宜的價格買了一套房子贈送了200多平的露台,她很開心,可是她看了網友的留言又有點後悔買了,因為這個露台你住著是否開心或許不完全受她左右,還有樓上或者周圍的鄰居素質如何了。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孟母沒有看到這一點,可能歷史上會多了一位屠夫而不是一位大教育家;如果樓上的鄰居都愛扔垃圾,那這200平的露台就是一個理想的垃圾場,,磨滅了你對這個露台最初的美好設想,然後變成了和鄰居鬥智斗勇的戰士,那不是你所希望,可是環境把你塑造成了那樣的人。

如果條件允許,在買房之前,你大可以多觀察住在這裡人們的狀態,對垃圾的處理、對小區環境的愛護,鄰里之間人們交流的狀態,或者這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明智,不僅僅是對學區以這個關鍵點的把握,還有更多為人處世上的能明是非,知美惡。不要覺得鄰里什麼樣與我無關,你進入一種環境,從此都是息息相關。

所以孔子在這一章最初,就給了我們這樣實用的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子 的精彩文章:

亂侃秦漢財經史:孔子的嘆息
孔子沒去過秦國,為何秦國反而統一六國?孔子:這個鍋我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