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宇航員的隔離什麼樣?嚴密預防仍會在太空中染病

宇航員的隔離什麼樣?嚴密預防仍會在太空中染病


  


阿波羅11號任務的宇航員從月球返回地球後,他們的妻子在移動隔離設施(MQF)迎接他們

阿波羅11號任務的宇航員從月球返回地球後,他們的妻子在移動隔離設施(MQF)迎接他們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在進行自我隔離或正式的集中隔離,以阻止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的蔓延。對宇航員們來說,隔離並不陌生。幾十年來,在宇航員們出發之前,以及完成太空任務回到地球時,都要隔離一段時間,以確保他們沒有攜帶病毒,並做好飛行的準備(以阿波羅任務為例,隔離是確保宇航員沒有帶回任何「月球蟲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隔離期可以「確保他們在到達空間站時不會生病或潛伏疾病」。


  那麼,宇航員的隔離是什麼樣的呢?


  阿波羅計劃期間

  在NASA阿波羅計劃的早期,曾出現過阿波羅7號宇航員在太空中感冒的案例,他們很快就將飛船里的藥物和紙巾用完。儘管宇航員在太空中生病的例子很少,但這些早期問題導致NASA開始實施飛行前隔離。如今,這段隔離期定為兩周,期間只允許來自親密家屬的可控探望。實施飛行前隔離可以確保宇航員攜帶病毒進入太空的風險降至最低。


  後來,在阿波羅11號、12號、13號和14號任務的宇航員從月球返回後,NASA將他們隔離在移動隔離設施(MQF)內。NASA並不確定月球上可能隱藏的風險,並認為宇航員返回時可能會攜帶某種「月球蟲子」或「月球病」,進而污染地球。


  宇航員採集的月球樣品被另外隔離在受保護的容器中,並在月球物質回收實驗室(LRL)的受控檢疫設施中進行處理。不過,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地球物質污染月球樣品。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中太平洋回收區」歡迎阿波羅11號宇航員登上美國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海上被回收後,宇航員被直升機救起並送入一輛航空母艦內的隔離運輸車,即「移動隔離設施」(MQF)。圖中從左到右分別是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飛行員邁克爾·柯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埃德溫·奧爾德林。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濺落在夏威夷西南約812海里處,距「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隻有12海里。

圖3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中太平洋回收區」歡迎阿波羅11號宇航員登上美國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海上被回收後,宇航員被直升機救起並送入一輛航空母艦內的隔離運輸車,即「移動隔離設施」(MQF)。圖中從左到右分別是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飛行員邁克爾·柯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埃德溫·奧爾德林。1969年7月24日,阿波羅11號濺落在夏威夷西南約812海里處,距「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隻有12海里。 圖3

  阿波羅飛船在濺落到地球之後,宇航員們在一輛由Airstream 房車改裝的隔離運輸車——稱為「移動隔離設施」(Mobile Quarantine Facility,簡稱MQF)——內隔離了21天。NASA為他們提供了通訊設備及生活和睡眠用品。一個經典的畫面是,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透過隔離車上的窗戶,利用車上的通訊設備與尼克松進行了交談。很顯然,宇航員們在MQF里確實過得很開心。


  從這些隔離設施的相關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宇航員們歡笑的場景,有時候他們也表現得很無聊,或者在看報、聊天。阿波羅11號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甚至在隔離時藉由彈奏尤克里里打發時間。


  阿波羅11號的機組人員甚至在隔離期間舉辦了一場派對,為阿姆斯特朗慶祝生日,此時他還在接受降落地球後的隔離。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談到了這次隔離體驗,他說:「邁克·柯林斯和我過去常常在走廊上鍛煉和慢跑……我們觀察了地板上的一條裂縫,那裡有螞蟻爬進爬出。」這有點讓人細思極恐,因為如果螞蟻能進出,那它們帶回的任何一種「月球細菌」或微生物肯定也能進出。


  奧爾德林還補充道,在MQF運隔離期間,他把時間花在了撰寫任務報告和完成文書工作上,其中包括一張政府代金券,為他的月球之旅支付了33.31美元。

  阿波羅14號任務之後,NASA在收集的月球樣品中沒有發現任何生物活動的證據,也沒有發現官員們擔心的任何可能有害的物質。因此,儘管月球樣本仍處於隔離狀態,並繼續得到小心謹慎的處理,但從月球返回的宇航員已經不必再到MQF中隔離。


  阿波羅任務之後


在降落後的隔離期間,尼爾·阿姆斯特朗在MQF里彈奏尤克里里

在降落後的隔離期間,尼爾·阿姆斯特朗在MQF里彈奏尤克里里

  如今的NASA宇航員或許告別了MQF,但他們仍要進行飛行前的隔離,以確保身體健康和安全。除了隔離外,宇航員通常還要在發射前10天接受一次名為「L-10」的身體檢查,進一步確保他們在發射前沒有患病或感染。


  在太空梭項目期間,宇航員在隔離期間可以與他人發生有限的接觸。然而,一旦到達位於佛羅里達州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即太空梭的發射地,宇航員們就將接受一段更加嚴格的隔離。在那裡,機組的外科醫生也將與機組人員隔離。發射前兩天,宇航員們將接受第二次體檢,以確保他們處於最佳狀態。


  今天的宇航員隔離


  今天的飛行前檢疫,即所謂的「健康穩定化」過程,仍然是載人航天發射中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在飛行前兩周,宇航員將被隔離在航天基地的住處,包括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和約翰遜航天中心,以及位於哈薩克南部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拜科努爾航天基地。


  在兩周的隔離期間,宇航員不能與任何未經NASA飛行醫生許可的人有直接接觸。在隔離期間,宇航員們要花時間為即將到來的任務做準備。他們需要調整心理狀態,研究飛行程序,並保證休息和鍛煉,以確保他們在飛行中處於最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他們也會花時間進行視頻通話,與朋友和家人聊天。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宇航員像阿姆斯特朗一樣攜帶尤克里里進行隔離。


  即使有這些嚴密的預防措施,還是有宇航員在太空中染病。不過,考慮到宇航員執行太空任務的頻繁性,生病的情況已經極其罕見。事實上,自2000年以來,人類在太空中的存在已經大大增加,國際空間站上每一天都有宇航員駐守。


  新冠病毒的影響


  最近,由於聯盟號將於2020年4月9日發射,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擔憂可能將導致飛行前隔離期的延長。目前還不清楚這次(或未來的)飛行的隔離程序將有何變化,但NASA正在積極應對此次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


  NASA局長已經下令,NASA所有非必要任務人員都必須在家辦公。


  「NASA謹遵美國疾控中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控制的建議,」NASA發言人布蘭迪·迪恩補充道,這包括「清潔物品表面、保持社交距離、強調手部衛生並儘可能限制社交接觸,同時要求生病的NASA團隊成員呆在家裡。」(任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科學》子刊:吃太咸會降低免疫力!
銀河系中的「暗物質信號」是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