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誤屢教不改,真正的真相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01
前些天提到了我們要注意愛和溺愛的邊界,及時引導教育孩子的不良行為,後來有這樣一條留言:
有時候其實我們是知道愛與溺愛的邊界在哪裡,比如這位媽媽,她很清楚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但是可能我們缺乏有用的溝通手段。
曾經對這個很有感觸, 六六雖然一向乖巧,可是也有過屢教不改的時候。三歲多很喜歡看《海底小縱隊》,如果不管她,她能連著看2個小時不帶停的。可是這樣對她眼睛不好,於是我們規定看一定時間就關掉。可是她答應的好好的,到了關掉的時候就會大哭大鬧,厲害的時候會鬧上半個小時,一度我們都很頭疼。
心疼她哭的難受,六爸會求饒再給她看幾集,於是她就幾集幾集的看下去,不給看就繼續哭鬧。
這個其實就是溺愛,因為見不得孩子哭,不顧可能會導致的近視風險而縱容她一時的喜好。
我最初的處理方法也是錯誤的,耐心的和她講道理,她不聽繼續哭鬧的話我也會失去耐心,最後會嚴厲指責她,可想而知,鬧的更是雞飛狗跳。
所以,要不然是慣著,要不然就是指責,反正六六這壞毛病怎麼說都不改,我們倆還因為教育理念不一致而吵架。。。。。。
我相信我們很多人都容易這樣,教育手段非黑即白,所以通常是於事無補,然後就是束手無策。明知道孩子這樣做不對,卻找不到辦法解決。
02
和很多朋友溝通養育的過程中,其實會發現一個共性-道理都懂,但是事到臨頭就都忘了,總是簡單粗暴的一句「你別干這個了,這樣不好!」可是孩子並不懂為什麼不能這樣做,這樣做為什麼不好。
這種狀態我也一樣有過。在做了很多無用功之後,慢慢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其實,要想和孩子有效溝通,這幾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第一點:
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對孩子這個行為的判斷是否正確。
比如開篇所說到的孩子打人,以及六六無節制看動畫片不給看就哭鬧的行為,我們很容易將其視作是不良行為。
但是,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就提到:大多數時候,小孩子所作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不良行為。許多父母和老師對人類行為以及兒童發展了解的不夠,就把與孩子相稱的行為當成了不良行為。
六六無節制看動畫片,不給看就哭鬧。後來我等她冷靜後跟她溝通,她說因為她喜歡這個動畫片,我們不讓她看是不讓她喜歡。還批評她看動畫片不對,她覺得委屈。
對於我們所在意的「無節制」這個點,三歲多的六六並不能理解,她感受到的是「我們否定她喜歡的東西」這種結果。
所以,我們應該弄清楚這些起因,而不是盲目定義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不良行為。
第二點:
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建立在對怎樣達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想法上。
這就是為什麼在解決辦法中我們要耐心細緻的去溝通孩子的感受。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和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比如我們制止拒絕六六看動畫片後,她覺得被否定了,被傷害了。所以她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哭鬧。
而我們心軟見不得孩子哭後,通常會妥協。於是她得到了一個錯誤的信息:只要哭鬧,就可以接著看動畫片。
理解了這一點,在對待孩子問題的時候,我們更多需要思考的就是「她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這個非常重要。
第三點:
和孩子一起,探討出改變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總在說,通常孩子的錯誤觀念和錯誤行為目的逃不出這四種:
- 1.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得到關注我才有歸屬感
- 2.尋求權利-錯誤觀念:只有我說了算才有歸屬感
- 3.報復-錯誤觀念:我得不到歸屬感,但我至少能讓你同樣受到傷害
-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歸屬,我放棄。
通常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觀念,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找到識別目的和觀念的線索,對每一種錯誤目的進行有效鼓勵。
- 1.每個人都需要關注,但過度關注不是對孩子的鼓勵。
- 2.承認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做事情,可以邀請她一起來討論解決方案。
- 3.當孩子以報復來掩蓋自己受傷害的感覺時,我們不要還擊,要從報復循環里退出來,表達對孩子受到傷害的理解。
- 4.當孩子表現出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花時間訓練孩子,把事情細分到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基本步驟,向孩子演示她能夠照著做的小步驟。
比如不讓六六看動畫片她就哭鬧,她的錯誤目的是「我需要你關注我的感受所以我哭鬧」 「我要哭,哭了就可以說了算」。需要注意的是一件事情里,孩子錯誤觀念和目的可能會是一種或者多種。而改變這個,最直接的就是充分的告訴她我們尊重她的感受,我們可以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03
對六六無節制看動畫片的事情,以前我們總是她想看就看,覺得時間差不多就讓她關掉,她哭鬧我們就批評她這樣做不對,然後她可能會哭鬧的更厲害。
而後來我們改變了策略,簡單來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1.在每次看之前約定好看的時間,到時間之前我們會有提示(這個時間節點可以讓孩子提合理要求),比如告訴她再看一集就可以結束,給孩子一個心理預期的緩衝,然後按時結束,如果哭鬧我們會取消下次看動畫片的權利。
2.如果她到了時間還要看,家長需要堅定的告訴孩子:這是你和我約定好的,你需要遵守諾言。然後關掉動畫片,即便哭鬧,家長要做的是溫柔陪伴,堅持原則。
3.在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不要試圖講道理,也不要妥協。因為這種時候,即便是再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她也聽不進去。所以等待她發泄完情緒後再來共情,共情的細節我們講過很多了。
4.盡量客觀的去描述事情本身,比如強調「我們約好了按時結束所以現在需要關掉」;而不是批評指責,比如「你這樣做不對」「哭鬧不好」等帶著家長主觀判斷的字眼。
最開始自然不會是乖乖合作,可是數次哭鬧後,她發現不僅最後她看不了,反而影響第二天看動畫片,鬧得越凶不能看的時間越久。在這個哭鬧的過程中,她自己也很不舒服。
所以,在她的試探和拉鋸中,最後六六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和目的。而真的,在我們約定好的時間裡,她不哭了,到時間了會平靜的關掉。於是,母慈女孝,歲月靜好。
孩子會屢教不改,很大一種程度上是她並不知道自己犯了錯,即便是她乖乖的說我錯了,但內心並不這樣認為。所以,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否真的錯了,犯錯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事情,才是有用的管教邏輯。
很多時候,當我們改變一種管教方法後,不太可能立竿見影,孩子會有抵抗和不從,這並不是說這種方法沒有什麼用,而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是一個正常的節奏和步驟,這是新的管教方法最初會遇到的正常情形。不必沮喪,更不要輕易放棄。
我們看了很多育兒書,在養育中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然後會發現一個事實,並沒有哪種方法可以照本宣科的完全適用於自己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是不停調整細節,這個需要我們根據孩子的特點靈活機變,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只有我們真正讀懂她的內心,找到她犯錯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更好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想了解更多內容,關注華起智慧學堂,回復「輔導」,獲取專家老師輔導資格。
※不許哭,憋回去,正確面對孩子哭泣的心理因素,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中鼎赫讓孩子身心得到滿足,幼兒園裝修設計必須要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