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詩欣賞 歸到家鄉

禪詩欣賞 歸到家鄉

歸到家鄉

宋·龍門清遠

兩岸蘆花一葉舟,

涼風深夜月如鉤。

絲綸千盡慵拋放,

歸到家山即便休。

【著者小傳】龍門清遠(1067-1120),臨濟宗楊歧派著名禪師,宋朝蜀(四川人)臨邛縣人。俗姓李,為人嚴正寡言,十四歲披剃出家,後參五祖法演禪師悟道。

【賞析】清遠禪詩,以澄明剔透、心機全泯的境界,描繪出歸鄉的美好。世人貪戀偷心,不願歸鄉。而禪師對學人所作的開示,就是粉碎其偷心,使其歸家穩坐。只要剿絕偷心,停止走作,歇卻弛求,當下即是歸家處,「絲綸千盡慵拋放,歸到家山即便休」。緣此,楊岐宗禪人反覆強調歸家的溫馨與祥和:「路途雖好,不如歸家(《虛堂錄》)。」「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清遠》)。

在禪詩的象徵話語中,還鄉、歸家是一個極其典型的喻象。正如法忠禪師所云:「千種言,萬般說,只要教君自家歇。」「千般言,萬種喻,只要教君早回去」。在楊岐宗的詩歌中,許多禪師抒寫了歸鄉的種種情境,如大慧禪師云:「世路風波不見君,一回見而一傷神。水流花落如何處,洞口桃源別是春。」圓悟云:「光景急如梭,賢明爭奈何,千林凋敗葉,一雁度秋灑。風急砧聲遠,山高月色多。誰當此時節,解唱紫芝歌。」清遠禪師的還有幾首禪詩同樣表達了回歸之感:「鬢髮已蒼浪,言歸恨不早。獨立秋風前,相思望江島。「無孔笛,再三吹。哩哩羅,羅羅哩。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猶唱翠眉低」。「掛得帆來遇便風,須臾千里到家鄉。臨門上岸逢妻子,歡喜情懷不可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一起緬懷,為逝去的同胞
如何理解佛法講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