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青少年抑鬱的越來越多,怎麼辦?

青少年抑鬱的越來越多,怎麼辦?

當今社會,青少年抑鬱人數構成不小的數字。據報道,我國青少年抑鬱癥狀出現率高達50%,其中大多數為高中生。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我小的時候,沒有聽到抑鬱症這個名詞。但從很小起我就有現在所謂的種種抑鬱癥狀。自己想學好,但由於情緒起伏學習一直中不溜秋。

18歲那年,我由理科改成文科,在遠離家的地方復讀。那一年,不知道哪裡來的勁頭,我開始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用功。也就是因為那一年的用功,才有了我的今天。

記得剛開始復讀時,我整整哭了一個月,怨天尤人。現在才知道,原來那是上天的眷顧,上天對我有更高的期望。

人世間所有苦與痛,都可以化成某些積極的有益的力量,幫助人取得最終的成就。這是抑鬱症者的希望。

對於抑鬱症中的青少年,家庭與社會要行動起來給予愛。但最終,還是要喚醒他們自己內心深處的愛才能真正起作用。具體而言,這種愛有以下幾種來源:

1.來自家庭的愛

能幫助到抑鬱症孩子的愛最好是來自家庭,因為家庭提供的是一種親密的,穩定的支撐。但是患上抑鬱症的孩子通常來自於不完美的,有嚴重問題的家庭。這構成相矛盾的一個難題。

有意識要幫助孩子的家長,需要意識到:與孩子有效溝通,順著他的意思做計劃,這樣才能對他的病情緩解更有作用。比如孩子是否繼續上學的問題:

第一,本著尊重與愛護的原則與孩子好好溝通。如果他願意繼續上學,則可以與醫生商量,在上學過程中如何服藥,如何繼續諮詢心理醫生等事宜。

如果選擇退學在家養病,那麼家長可能要做好在家裡的各項準備。或者有人陪同或者送他前往某個地方進行一些遊玩培訓或者打工的事情。

第二,無論孩子怎樣選擇,都應該讓他知道父母的愛永遠存在,同時讓他知道抑鬱症的緩解,更主要人內在的調整。讓孩子學會活在當下,享受過程,不為某一個結果感到焦慮擔憂。

要做到這些,家長首先要戒掉為孩子感到焦慮的情緒。很多時候家長喜歡為看上去弱勢的孩子設想不太可觀的前景並表現出來,這樣其實是一種家長的焦慮與對孩子的詛咒。

也就是說家長需要從內心深處生出對孩子的希望,並真誠地為他鼓勁加油。這樣孩子才能更有可能走出抑鬱的深淵。

2.來自社會和他人的愛

他人和社會提供的幫助,由於沒有穩定性與延續性,難以達到效果。由於這種幫助時有時無,構成一種更加不確定性,可能加深孩子病情。外人要伸出援手,除非有非常大的具有信仰性的內力才有可能實施成功。

比如像國外有些人,他們領養了別人的孩子,作為自己家庭成員進行撫養。這些領養孩子家庭有足夠的愛,對於孩子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方面,我們國家需要更努力,來產生對孩子的積極正面的有效引導。

3.來自孩子自己內心的愛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對孩子進行認知上的有效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有問題是人類正常現象,而且問題的出現並不是由於他們的錯。讓他們發現自己美好的,有價值的,值得擁有的內在潛力。

這種教育一般是建立在孩子對教育者有一定的接受與信任的基礎上。

比方學校的老師對於有問題的孩子進行溫暖的深度的,持續的關心。與學生家長溝通,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進行關懷,這些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它會喚起學生自己的價值感,喚醒他內心深處的對自己的愛,從而有可能愛他人愛社會,成長為一個有健康心理的人。

如果青少年想自救,可以嘗試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如果你看了醫生,一定要遵醫囑吃藥,及其他注意事項。抑鬱症在必要的時候請求專家的幫助,並且欣然接受這種幫助,能夠更好的讓抑鬱症好轉。

第二,接受抑鬱,並與其為友,因為是抑鬱讓你更好的關注自身。

人很多時候情緒有問題,身心不健康,是因為過多的關注他人的看法,而忽視自己內在真實想法。人的靈魂受到忽視,通常會以病症的形式發出吶喊,引起人的關注。

第三,在學校期間你應該以自我的內心健康為主,學業為輔,量力而行。

在校的學習通常充滿競爭。同齡人的壓力:優秀生的成績,外向同學的表現,各種同學之間的人情世故;還有老師的眼光與評判等等,這些足以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

學會使用鈍感力,轉而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多做深呼吸,將自己的思緒集中到呼吸上,回到當下。人只要在當下就會不被煩惱與壓力所困擾,而是對當下的每一刻的美好充滿快樂輕鬆的情緒。

總之青少年有抑鬱症,他們急需來自各方的愛與關注。這樣才可能身心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戀愛半年後,他說:「你得過抑鬱症,我怕以後的小孩會受影響。」
神經科學可以預測自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