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熊貓患致命罕見病,經36小時手術已轉危為安

大熊貓患致命罕見病,經36小時手術已轉危為安

◎ 陶玉祥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劇烈嘔吐……又一種罕見病欺負熊貓寶寶了。這次是「十二指腸靠幽門段腸管發生梗阻」這個傢伙。

「目前,大熊貓發生幽門或者十二指腸梗阻在國內外大熊貓圈養史上至今未見報道,臨床實踐更無經驗可以借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獸醫說。

術後恢復中的「毛桃」

記者8日從熊貓基地獲悉,所幸在獸醫團隊的全力治療下,梗阻於體內的食用竹食團被成功取出,患病大熊貓「毛桃」目前正逐漸恢復健康。雖然有驚無險,但面對史無前例的罕見病,從發現、確診,再到手術、解除安全警報,整個過程其實一波三折,並沒有那麼簡單。

2月4日,熊貓基地大熊貓「毛桃」(雄性,2016年7月26日出生)突然出現以精神萎靡、倦卧、食欲不振、排粘液便等為特徵的「排粘」反應。

在之後的4天里,熊貓基地獸醫團隊密切關注「毛桃」精神、食慾、大小便情況,補充水分,調節胃腸功能。在連續4天支持治療後,「毛桃」的精神狀況略有好轉,開始進食少量的食物,但一直沒有大便排出,且小便頻次也明顯減少。2月8日上午,「毛桃」在食慾廢絕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劇烈嘔吐,嘔吐物為泡沫液體和食物殘渣的混合,氣味酸臭,還伴有精神極度沉鬱的狀態。

在發現「毛桃」情況嚴重後,熊貓基地獸醫團隊立即對其進行了麻醉後的檢查與治療,發現「毛桃」多項指標異常。

根據現有的臨床表現並結合已有的實驗檢查結果, 熊貓基地獸醫團隊再次對「毛桃」病情進行了緊急會診,一致認為「毛桃」發病原因極可能為上消化道梗阻。鑒於「毛桃」病情危重,熊貓基地獸醫團隊再次緊急對「毛桃」進行了一系列更為細緻深入的檢查。結果顯示:十二指腸靠幽門段腸管發生梗阻。

梗阻在「毛桃」體內的食用竹食團

為確保手術成功,熊貓基地獸醫團隊在充分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的前提下,組織市內所有持綠卡的相關工作人員「逆行復工」!個別因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離的人員,也在線上參與了病例的討論與會診,並同時邀請核工業部四一六醫院外科專家對「毛桃」的整個手術治療給予全程指導。

2月10日, 熊貓基地獸醫團隊聯合核工業部四一六醫院外科專家順利完成了對「毛桃」十二指腸梗阻的手術治療,取出了梗阻於體內的食用竹食團。「手術過程只花了1個多小時,遠不及術前的各種檢查、各種評估、方案的討論等等所用的時間。」熊貓基地的獸醫感嘆道。

獸醫團隊在給「毛桃」做手術

儘管手術非常成功,但由於「毛桃」上消化道梗阻未解除前因劇烈嘔吐和食慾廢絕引起的代謝紊亂,特別是嚴重的代謝性鹼中毒,導致「毛桃」在手術後再次發生休克。面對這種突發情況,熊貓基地獸醫團隊再次進行緊急會診,經過團隊連續36小時無休的治療,「毛桃」終於解除安全預警並安全蘇醒過來了。「我們連續奮戰了三十多個小時,直至「毛桃」休克解除並安全蘇醒,沒有一人休息,哪怕是閉眼小憩一會兒。」一名參與手術的獸醫感嘆道。

在將「毛桃」搶救回來後,考慮到大熊貓可能抓扯腹部手術傷口,引起傷口感染甚至縫合口裂開導致手術失敗,熊貓基地醫護團隊對「毛桃」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的精心護理與跟進治療。

「手術後的『毛桃』非常聽話,每次想抓手術傷口的時候只要我們一叫它名字,它就會看一下我們,然後把手拿開,不再去抓傷口。」一位看護「毛桃」的飼養員說道,「現在『毛桃』已經基本恢復健康,食物也從剛開始的竹粉、營養液改為了現在的竹筍。排便情況也十分良好,糞便量每天23kg左右。」看著正在大口吃竹筍的「毛桃」,飼養員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36小時不間斷的搶救,「毛桃」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戰勝了病情,迎來了「新生」,看著逐漸恢復中的「毛桃」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高興。這次手術的成功,不僅挽救了一隻大熊貓的生命,同時也完善了大熊貓疾病救治理論體系,為大熊貓相關救治工作也提供了成功範例。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供

編輯:陳可軒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T179次列車為何沒能及時停住?
好大的「鍋」呀!